隨著電子白板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從最初的計算機輔助教學到現在的多媒體教學和互動課堂,電子白板產品的應用日趨成熟和穩定,多種技術和方案融合發展。2010年電子白板的競爭更趨于“白熱化”。面對不斷涌現的電子白板廠商爭霸教育領域,面對高技術替代產品的不斷涌現(如明基、愛普生推出集成電子白板功能的投影機,如鴻合、艾博德推出的交互液晶觸摸屏),什么樣的品牌才能成為優勢品牌?什么樣的技術能成為未來市場主流技術?什么樣的電子白板企業能立于不敗之林?
電子白板市場繁榮背后所面臨的困境是不可避免的,這是一個產業發展的必經過程,隨著產業的不斷成熟,市場機制的不斷完善,優勝劣態的自然規律會讓一些優秀的企業在這個行業發揮最大的價值,然而在這種激烈競爭下對選擇產品的學校也是帶來了很大的困擾,用戶在選擇一個產品的時候往往會被很多聲音造成影響,他們更應該關注的是這個技術怎么能應用好,所以在電子白板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更多的白板廠商開始把觸角伸向軟件領域,但是軟件在我國的空白點和用戶對于軟件“免費”的觀念,使得很多廠商不堪重負,如何找到軟硬件相結合的平衡點是很多企業面臨的困境。
對于電子白板商家來說需要重新認清一個概念,你在行業內扮演什么角色?是做平臺還是內容提供者?現實說明目前很多電子白板企業很難做到內容提供者,而我們國內企業每一個都想做小麻雀。和所有人競爭,但是每一個東西都需要資源,軟件的開發在全球它是有規律,90%的軟件一定是失敗的,10%還有一半是要被推遲,不斷追加投資,能夠成功被接受的軟件只剩下2%。企業面臨大量的投入,這些投入從哪出來,白板沒有利潤可掙,而今天在國內我們的軟件都是在免費贈送,只有個別進入中國市場的國外品牌在賣軟件。
但是因為軟件是跨平臺的,在所有的白板上都可以用,所以我們還有依靠用戶的忠誠度,對知識產權的認知去安裝,企業的生存需要這些東西,靠它不斷基本的能力利潤去維持它繼續的投入,所以目前很多企業都很重視在軟件上的投入。可是在中國的大市場上做電子白板軟件是出力不討好的事情,沒有人愿意為軟件付很高的錢,但是作為一個負責任的企業,不投軟件就相當于對用戶不負責任,白板是沒有什么用的,只有軟件是有用的,白板只是展示的平臺,
普羅米休斯中國區總監盛登峰說:“競爭是一個馬拉松的,當這個行業里面只剩下幾家,它才會穩定下來,才會負責任,持續服務,這就需要一些企業來共同堅持服務軟件應用是有價值的,而且努力告訴用戶這些東西是有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