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正式對外公布了《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 ,并規定自9月1日起施行。第三方支付企業的法定地位終于得到了確認。市場準入資質的要求將不可避免的帶來全行業的洗牌,而政策的明朗化將讓第三方支付行業走上發展的快車道。
央行新規規范第三方支付
監管制度的滯后一度給高速增長的第三方支付市場帶來陰影,而《管理辦法》的發布首次明確了第三方支付服務的法定地位。第三方支付市場規模逐年擴大,并有望在2010年首次超過10,000億元人民幣。
第三方支付市場交易總規模與增長
與此同時,第三方支付這一交易方式所蘊藏的風險也不容小覷。第三方支付平臺發起方如果利用“客戶備付金的短期支配權歸屬不明”這個漏洞,將客戶備付金投資于高風險領域,極有可能引發信用風險。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交易平臺具有的隱蔽性和信息不完備等特點,也容易滋生套現、洗錢等非法行為。《管理辦法》的公布打破了此前的監管真空,央行設立了第三方支付行業的準入門檻并就客戶備付金的使用權限做出了明確規定。
準入門檻絆倒了誰
《管理辦法》列出了從事支付服務的非金融機構的資質要求,明確給出了申請支付“牌照”即《支付業務許可證》的最低門檻。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的規定指出,第三方支付平臺擬在省范圍內從事支付業務的,最低注冊資本限額為3千萬元人民幣,跨省的最低限額1億元人民幣。第三方支付平臺的主要出資人也被納入了監管范圍,《管理辦法》尤其強調了主要出資人必須擁有截至申請日的連續兩年的盈利記錄。這些規定體現了央行在第三方支付平臺經營許可證審批中的審慎性原則,資本儲備和現金流成了硬性門檻。據央行去年4月宣布對第三方支付企業進行登記備案時披露的數據,全國第三方支付企業有300多家,可想而知一大部分從業者將首先在這兩個門檻外倒下。
而對于支付寶(Alipay)、財付通(Tenpay)等行業領先者來說,他們背靠財大氣粗的出資人,邁過最低門檻是不在話下的,真正需要考慮的是客戶備付金的管理!豆芾磙k法》的第三章《監督與管理》明確禁止任何支付機構挪用客戶備付金,并且提出,支付機構的實繳貨幣資本與客戶備付金日均余額的比例,不得低于10%.
這一舉措從制度上為客戶備付金的安全提供了擔保,但是對于“支付寶”們來說,這卻是一個“水漲船高”的浮動門檻。支付寶目前的日均交易額超過12億元 ,但是客戶備付金遠遠超過這一數字,因為備付金還包括客戶被凍結,但尚未完成交易、確認劃轉的資金,以及客戶存留在支付寶賬戶的余額。假設每個交易從下單,發貨到確認收貨這個周期平均需要一周的話,那就意味著有超過84億的客戶備付金沉淀在系統里面,相應的支付寶需要拿出超過8.4億作為實繳貨幣資本。
《管理辦法》還對取得《支付業務許可證》的支付機構提出了持續監管的要求。累計虧損超過實繳貨幣資本一半的支付機構,將被央行責令停辦支付業務,這體現了對支付服務用戶負責的態度。而有重大經營風險或重大違法違規行為的,也有可能被責令停止辦理支付業務。類似“快錢”(99Bill)涉嫌卷入網絡賭博案 ,就足以為支付機構的從業者們敲響警鐘。
結論和建議
《管理辦法》的出臺將促使第三方支付企業從互聯網型,向金融型轉型,而這種轉型有助于第三方支付企業未來介入更多的金融服務領域;ヂ摼W型的支付企業經營策略偏互聯網化,例如更注重營銷推廣;而金融型的支付企業,經營策略偏金融化,例如更注重交易安全和風險控制等。而第三方支付企業要想介入類似基金申贖等交易金額大,對安全、風險控制等要求很高的領域,就需要經歷這樣的轉型。
央行此次出臺的《管理辦法》只是管理支付機構的綱領性文件,還有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需要另文規定。比如外商投資支付機構的業務范圍、境外出資人的資格條件和出資比例等,就都沒有在《管理辦法》中具體規定。目前第三方支付企業中,不少公司都有一些外資背景,因此這些問題不可回避,仍然需要央行進一步發布后續規定。阿里巴巴集團(Alibaba)作為支付寶的出資人,其最大股東中包括美國的雅虎(Yahoo)和日本的軟銀(Softbank)。而對行業老二財付通來說情況更復雜,一方面其出資人騰訊(Tencent)是香港上市公司,另一方面騰訊持股超過三分之一的的第一大股東還是一家南非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