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電影界的漫長耕耘相比,游戲界的3D之風雖然不大,卻似乎一直沒有停息過。第一款3D游戲誕生于20多年前,這部名為《德軍總部》的第一人稱射擊游戲,亦稱《3D狼穴》或《刺殺希特勒》。當年3D模式的開創,曾讓很多人痛恨自家的機器落后,鏡頭轉換的遲緩與人物立體之后的暈眩感讓人終于忍無可忍摒棄了它最初的震撼。然而,歷史不能埋沒它里程碑式的意義。
因為硬件條件的落后,3D游戲始終無法超越2D的大一統地位,偏安一隅,角落化生存著。而今,隨著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其操作性大大增強,3D游戲正逐漸崛起,淘汰2D市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卻也并非遙不可及。
數字化信息技術與3D技術的結合讓3D呈現出完美的視覺表現力,擴大了3D的展示舞臺。除了在電影領域的一枝獨秀之外,電視、電腦、數碼產品中的3D開發與應用也逐漸普及開來,給人們耳目一新的享受。
索尼、松下、夏普和三菱電子等日本消費電子產品品牌在平板電視機市場上似乎總是打不過后來居上的韓國小弟,每每失手的日本消費電子產業始終有種陰霾的感覺。然而,隨著3D電視的應運而生,明媚的陽光終于光顧日本消費電子產業大佬們了。
在被認為是下一代家庭娛樂新革命的3D電視市場上,幾家大公司都有鉚足力氣、奮起一搏的勁頭,新產品開發你追我趕、層出不窮。松下宣稱,2010年即將向市場推出100萬臺3D等離子高清電視、3D藍光播放器和3D眼鏡。而索尼也不甘示弱,表示到2012年,3D產品的銷售將占索尼消費電子產品一半以上的份額。然而,日本電子似乎還是慢了一步,乃至功虧一簣。三星于今年3月起首度在美國銷售3D電視,而截至8月31日已經售出100萬臺,占美國3D電視市場88.3%的份額。由于三星在美國市場狂打價格戰,索尼、松下均是怨聲載道。3D電視之戰,你爭我逐、硝煙彌漫。
然而,亦喜亦憂。與此同時,為配合索尼今年6月新發布的Bravia品牌3D電視,日本AV界老大S1宣布,S1發售兩部3D版AV影片開拓電視新市場。巴克萊資本分析師藤森澤佑二坦言,缺乏影片內容會阻礙3D電視的成長。他認為當紅AV女優的3D版AV影片是成功吸引消費者購買3D電視的一個誘因。倘若果真如此,3D不僅僅盤活了日本電子產業,讓其AV產業也更上了一層樓。當然,不管現實將如何演變,但是,3D電視大戰全面展開,這是有目共睹了。
國內TCL、四川長虹、海信電器反應也不慢,早在兩年前,卡梅隆正在拍《阿凡達》的時候,它們就已經開始進行3D技術研發。由此,今年能夠順利交出投身民用的產品也就不足為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