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十一”長假有時間,記者陪家人去家電賣場血拼了一把。不少賣場在門口都擺上上了3D電視,引得無數路人駐足體驗。不少人體驗后直呼過癮,直奔樓上選購去了。不過,賣場里一對母子的對話讓人很震動。
“我要這臺3D電視。”十歲的兒子看完《阿凡達》片段很興奮。“不能買這種,這電視看了就頭暈。”母親拉住兒子小聲的說。聽到這里,不禁愕然,3D電視真的孩子不能看嗎?
3D電視面世剛剛半年,概念頻出,再加上國家相關3D標準尚未出臺,連不少“資深”消費者都存在疑問和誤解,比如2D轉3D,比如價格。為此,記者走訪了多位家電方面的專家,總結并糾正對于3D電視理解的五大常見誤區,過一把“授業解惑”的癮。
誤區一:3D電視容易導致頭暈
正如本文開頭所說,在母親的眼里,3D電視容易頭暈,此話說對了一半。準確來說,刷新率低的3D電視容易引起頭暈,業界最高的400Hz 3D電視已經基本解決頭暈問題了。
常見的3D電視采用快門式3D技術,其原理是通過一副主動式快門眼鏡,交替左眼和右眼看到的圖像,大腦將兩幅圖像合成,進而產生了單幅圖像的3D深度感。據此原理,圖像交替速度越快,即刷新率越高,畫面質量越穩定。畫面的基礎刷新率到100Hz(即左右眼每秒各分得50幀圖像),僅相當于2D電視的50Hz,這是頭暈現象的“病根”。
為此,很多3D電視將刷新率提高一倍,達到200Hz,才能確保3D畫面的穩定性。不過,由于目前的3D片源動感較強,如《阿凡達》和世界杯比賽等,只有200Hz刷新率的話,就會出現拖尾和殘影等問題,影響3D的觀感。目前,高端的3D LED液晶電視刷新率最高達到了400Hz,足球飛行再快,也不用擔心拖尾問題,頭暈等不適現象從此拜拜了。不過,專家也提醒,由于兒童的眼睛還處于發育過程,觀看電視(包括3D電視)的時間不宜過長,至少1小時休息一會兒。
除了刷新率低之外,另外一種3D電視也是造成頭暈的“罪魁禍首”。在前不久召開的“健康3D”論壇上,中國立體視像(3D)產業聯盟首席專家李玉光列舉了一家德國專業雜志對兩臺2D轉3D電視的測試。結果顯示,在觀看1小時后測試人員就感覺到頭暈。為此,不少專家呼吁,為了享受真正健康的3D,廠商應該拒絕2D轉3D過渡型電視,開發和推廣真正的3D電視。
誤區二:有了2D轉3D電視,3D片源不用愁
眾所周知,3D片源缺乏是3D電視需要邁過的門檻,過渡型的2D轉3D電視應運而生。不過,由于體驗效果差,一度讓人關注的2D轉3D很快遇冷。
不少消費者體驗后發現,2D轉換后的3D電視播放的節目效果畫面很模糊,遠遠不如宣傳和促銷員所展示的那么好。比如,動畫等節目基本沒有3D立體感,與轉換前的畫面沒啥兩樣兒;而體育類節目經3D轉換后,更讓球迷們極其郁悶。在看了2D轉3D的南非世界杯電視轉播后,有網友發帖“大吐苦水”,“最有3D效果的莫過于賽場的記分牌了”。
據某3D電視品牌銷售人員介紹,2D轉3D電視確實能將2D內容轉換成3D效果,但前提是,其轉換的內容必須是藍光高清的。對于普通節目,實現的效果只能是“偽3D”。2D轉3D電視只能是一種湊合用的過渡產品。
如今,3D內容越來越多,僅十月期間,就有《堂吉可德》和《生化危機4》等多部3D大片上映,11月的廣州亞運會將成為在中國首場直播的3D賽事。有了真3D節目,何苦花錢買“偽3D”找罪受呢?
誤區三:3D電視太貴,可望不可及
自從今年4月LG在國內推出首臺3D電視以來,大多數家電廠商隨之都推出了3D新品,不過價格動輒三兩萬,讓普通消費者不敢親近。
而今,半年過去了,3D電視瘋狂跳水,據專業家電網站最新報價顯示,如今多款3D電視價格與同尺寸LED液晶電視相比只高出2000-3000元左右,而且購買時還會贈送藍光DVD播放器和3D眼鏡。
業內人士分析,經過“十一”促銷后,3D電視的價格已降至歷史最低點,不少3D電視僅為萬元左右,達到了普通家庭的接受水平。由于價格合理,不少3D電視都出現了斷貨現象。讓人驚奇的是,效果最佳的3D電視LG LEX9尺寸達72英寸,擺在電視柜幾乎有一人高,標價接近中級轎車,瞄準“有別墅的高端人群”,其銷量也是遠超預期。
誤區四:3D電視觀看普通節目沒啥區別
記者走訪賣場時,聽到有的消費者這么說,“現在3D片源太少,把電視買回去也只能看普通節目,和2D電視一個樣,還不如買臺普通的LED。”技術人員澄清說,用3D電視即使看普通2D節目,效果也會更好。
據介紹,由于3D電視是目前各大電視品牌主推的新品,無論在設計還是技術方面,都代表了業內最為領先的水平。目前,好的3D電視多采用新一代LED--FULL LED背光技術,或者400Hz刷新頻率,或者可視角度極大的IPS硬屏等,因此,即使是用3D電視看普通節目,仍然比普通的2D電視畫質更清晰、色彩更逼真、動態效果更佳,而且更節能省電,可謂“一分錢一分貨”。
誤區五:外觀和尺寸跟3D效果無關
對于2D電視,相信大家都有這樣一條共識,就是電視的外觀設計只存在是否美觀,是否能夠吸引人的注意。而電視的觀看效果主要處決于畫質清晰度、色彩還原度等,與外觀則完全沒有關系。然而,在3D電視上,這一共識卻不再成立。
由于3D電視最終是讓觀眾融入其中,身臨其境,如果電視的邊框過大,則會讓人觀看時不能物我兩忘,全心投入。就像我們觀看萬花筒一樣,只有視野全部投入其中,才能真正感受到立體的奇妙世界。3D電視的體驗表明,越是尺寸大,邊框越是超薄,越能感受真正的3D震撼。
記者近日在賣場發現,無邊框設計和大尺寸已經廣泛用于LG 3D電視上,而72英寸的LG LEX9作為全球最大的3D LED電視,則將3D體驗推進到3D IMAX時代。當打開72英寸的LG LEX9電視機,整個畫面好像懸在空中,巨幕般的屏幕幾乎充斥了整個視野,猶如身臨3D IMAX影院。無邊框設計讓人完全感覺不到電視邊框的束縛,3D效果真是嗨到極點。
如今,3D是一種流行趨勢,追隨《阿凡達》的腳步,上海世博會里的種種3D內容體驗震撼了數以百萬的游客,大量游客為了親身體驗寧愿排上幾小時隊。隨著3D影片、3D游戲、3D體育比賽(特別是下個月的亞運會)等3D內容的越來越多,我們對3D電視的認識也逐漸去偽存真。而有了好的3D電視,在家也能感受IMAX影院般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