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2006年和2008完成共計1.5億元人民幣兩輪融資后,觸動傳媒目前正進行第三輪融資,計劃融資總額約1.5億元人民幣,并預計2010年實現上市。作為目前中國唯一的互動觸摸式新媒體,觸動傳媒2003年從上海起家,迅速向北京、廣州、深圳推進,勢頭迅猛。2009年初,觸動傳媒作為國內戶外互動媒體,榮登 “紅鯡魚全球百強” 榜單,成為投資界注目的新星。
但本刊記者調查了解:觸動傳媒光環背后也蘊含很大風險,其在北京等市場拓展似乎并不如其披露的那樣樂觀,簽約市場份額是否已經達到70%值得懷疑;而且,出租車廣告的被動收視效果也值得再調研。
成立于2003年的觸動傳媒,是中國最大的出租車視頻廣告運營商,集互動廣告技術服務、體驗營銷服務和廣告數據調研服務為一體。但面對外部下滑的經濟環境影響及新媒體殘酷的競爭格局,正處在大投入的爬坡時期,其前景令人擔憂。 狂鋪市場
作為目前中國唯一的互動觸摸式新媒體,觸動傳媒投放于出租車上的互動功能廣告模式填補了一般戶外媒體廣告的一個技術空白,其市場從上海到北京,從廣州到深圳,逐漸鋪開。 而這項技術是觸動傳媒創始人兼CEO馮暉中1998年在美國拉斯維加斯乘出租車時看到的DVD PLAYER——這是他第一次接觸到這種獨特的具有互動功能的廣告模式,由此看到了商機,就將其引入中國。
馮暉中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我們的競爭力在于擁有獨特的互動功能。” 他將觸動傳媒定位在出租車廣告市場。于是在出租車內,一塊約10.4寸的普通液晶屏能吸引乘客的注意,加上其獨有的互動觸摸式功能,成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能夠自主研發的創新性媒體企業。據報道,這項技術歷時7年、耗資逾3000萬美元。
據說,觸動傳媒獨特的模式吸引了挑剔的廣告主。“大多數的新媒體只期待15%的客戶會在一年內再度投放廣告;而在觸動傳媒,有80%的客戶會在3個月內成為‘回頭客’。”馮暉中曾說,“我們的廣告銷售業績連續兩年增長了1000%,而最近幾個月也沒有增長放緩的跡象,僅在2008年最后一個季度,業績就增長了100%。” 2009 年他的目標是業務收入超過2億元。
據稱,觸動傳媒不到3年就在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安裝了1.5萬多部互動熒屏,并與10個城市的多家出租車企業簽訂了合同,僅在京滬兩地,簽約的出租車數量占市場總量的70%和95%。 觸動傳媒也吸引了資本的關注。觸動傳媒分別在2006年7月和2008年3月完成兩輪融資,共計獲得由亞盛、啟明、上海鼎嘉創投、愈奇創業投資公司的投資資金1.5億元,公司稱目前正在進行總額約1.5億元人民幣的第三輪私募股權融資,并預計2010年上市。投資者包括啟明創投、臺灣聯合電子、亞盛(亞洲)有限公司和韓國LG旗下的一風險投資基金等,其中啟明創投在觸動傳媒尚未投入使用時就對其進行了第一輪投資,之后參與第二輪投資,預計也將加盟第三輪投資。“前期的投資者仍然會繼續追加。”馮暉中表示。
優勢
2009年初觸動傳媒榮登《紅鯡魚》雜志評選的“紅鯡魚全球百強”榜單。那些獲得“紅鯡魚全球百強” 稱號的企業,都是從全球包括美國、法國、英國、德國、俄國、日本、加拿大等30多個國家的200多家候選高科技企業中嚴格甄選而出的。據悉,諸如谷歌、百度、E-bay、SkypeGoogle, Yahoo!,Skype,YouTube、阿里巴巴等如今耳熟能詳的行業巨頭,都曾留名于此。
而且觸動傳媒也獲得2008年度 “中國十大傳媒創新人物” 和 “中國十大新媒體”兩項大獎。 觸動傳媒在行業寒冬能獲多項殊榮? 特點一:技術優勢
觸動傳媒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專利技術,它為觸動傳媒建立了很高的技術壁壘,從而延伸出許多增值服務。“我們花了7年的時間投入數百萬元的研究經費才擁有這項技術”,馮暉中對其他媒體說。這項技術有20項專利,克服了黑屏、震動等問題,這與使用CF卡上傳和更新數據及播放的一般電視系統完全不同。
觸動傳媒有一支超過30人的IT技術研究開發團隊,現已研發出第三代系統,還將再架設一臺用于上傳和下載信息的全新通訊系統。 特點二:高端定位
出租車的乘客屬于“三高人群”(高收入、高消費、高學歷)。 據統計,93%的出租車乘客屬于高收入者,且96%乘客年齡在21歲到49歲之間,82%的乘客接受過高等教育。平均一位出租車常客每月大約會乘車40多次,如此,廣告主只需要在一座城市的3000輛出租車上發布廣告,就可以接觸到約90%的高收入人群,而如此的傳播效率是傳統媒體的3倍多。
據新生代市場調查,年齡中93% 的受眾是介于25歲至49歲之間,收入中96% 的受眾的個人月收入在人民幣3000元以上,職業中40% 的受眾的職位在管理層,其中一半是就職于公司企業,將近10%的受眾是企業所有者,100%是白領工作者,這些出粗車常客所處的社會層次,大多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良好的職業背景,良好的收入背景,并占據了國內主流消費
特點三:渠道之道
馮暉中說,觸動傳媒在進入不同城市的出租車行業時,會選擇和當地有實力的生意伙伴簽約合作,通過他們來介入市場,這些伙伴包括出租車行業協會、出租車車隊負責人等。在上海,大的出租企業有五六家,談判相對輕松;而深圳9000多輛出租車分散在近百家企業里,談判比較耗時,廣州和深圳的情況就比較類似。 據說,截至目前,觸動傳媒在上海已和22500輛出租車簽約(超過出租車總量的70%),在北京則和超過60000個出租車簽約(超過市場總量的95%)。并且在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已安裝了1.5萬多部互動熒屏。他們去年計劃將上海的互動熒屏在6周內從8000多個增加到1萬個;北京現有的3000個互動熒屏預計在6到8周內將增加到1萬個;還要在深圳安裝1500臺互動熒屏。 夢想與現實的距離
一位戶外媒體行業的資深研究人員告訴本刊記者:應客觀看待戶外媒體公開發布的信息,這個行業數據水分很大。 “戶外媒體表面看起來很風光,其實有些傳媒公司正在苦苦支撐,由于市場推廣難度大,加之其液晶屏庫存積壓,技術維護成本很高,造成現金流困難,已經舉步維艱。”一位戶外媒體業內人士告訴本刊。 從第一塊屏幕在美國研發,但帶回國內卻運作不了,只好改而把中國作為研發基地,來完成互動技術,觸動傳媒對該項技術的前期投資較大。而企業一旦進入市場后,成本更高,據悉,一個液晶屏的成本大約為兩三千,觸動傳媒如今在上海投入8000輛,成本約20,000,000元,在北京投入3000輛,成本約7,500,000元。出租車內環境又存在顛簸,濕熱等問題,對屏幕的技術含量有更高的要求,同時,出租車屏幕還需要大量的技術支持和工作人員的維護,據了解,主要在醫院懸掛液晶屏的炎黃健康傳媒,其2007年、2008年突飛猛進鋪市場的時候,維護隊伍就有一百多人,成本很高。另據了解,除了出租車市場外,觸動傳媒還打算將觸角伸向醫院、博物館等場所。
受全球經濟危機影響,廣告類企業收益大幅下降,戶外媒體業越來越遭到市場冷遇:三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新媒體公司——分眾、航美以及華視傳媒的股價也都呈下跌趨勢。2008年下半年,世通華納、分時傳媒以及分眾旗下的好耶相繼傳出上市計劃擱淺的消息。易觀國際2008年初的統計,樓宇市場除了分眾外還有8家,航空領域有7家參與者;公交領域,民營有4家,廣電系統運營另外的4-5家;醫療則有6-8家渠道商;除了美容院、健身場所外,基本每個細分領域都有6家以上的運營行同時搶占市場。 從2008年開始,新媒體真正進入“跑馬圈地”時代。激烈的競爭必然推高了渠道的進入成本。據了解,幾年前戶外媒體進醫院等場所比較容易,進場費很低,但現在同類戶外媒體搶占同一個渠道,如醫院。本刊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幾年前醫院新媒體(炎黃、互力等)進醫院安裝液晶屏的時候,幾乎沒有進場費,但現在有四、五家戶外媒體要進入該市場。某醫院后勤部門的負責人告訴本刊:“大家都想進來,也都有‘關系’,只好采取類似競標的方式,誰給的錢多讓誰進來;我們也對他們有了更多地要求,比如其播放廣告的時間不能超過總量的20%,更多要播健康教育或體育等內容。”
另外,還有許多戶外媒體一直在分列車廣告這杯羹,其中廣源傳媒最引人注意,它的廣告投放渠道就是列車。但現在新上的動車組軟臥車廂卻看不到廣源等液晶屏,而成了新面孔“中鐵綜合”的液晶屏。看來,近水樓臺的‘中鐵綜合’顯然比廣源更有競爭優勢,廣源的份額會變得越來越小。
近日,本刊記者就有關列車廣告的情況采訪了中鐵世紀傳媒廣告公司的王先生,據王先生透露,從來沒有任何一家公司通過審批的形式在列車上投放廣告,不管是車廂兩頭的LED顯示屏,還是軟臥、動車里安放的視頻電視。
根據國家鐵路局相關指示,列車內不得以任何形式為任何公司播放宣傳廣告。旅客在乘車過程中所了解到的信息都是國務院和鐵道部的宣傳片小樣、生活小常識、車票的買票方式、發生緊急情況后的應急措施、中國鐵路的最新消息,只有很少一部分廣告。一位列車廣告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現在視頻電視的生產和銷售脫節,列車要考慮到自身的形象問題,所有的細節問題還要進一步洽談。”
那么觸動傳媒的內容情況如何?據了解,視頻區播放的內容包括硬性廣告和軟性的宣傳推廣信息等,兩者的比例基本維持在2:1。通過本刊記者對部分乘客的采訪得知,女性乘客大多對播放的小廣告感興趣,比如減肥、瘦身、美容,廣告內容短小精彩,信息含量少,易懂易記,吸引眼球,但絕大部分乘客對播放的內容不感興趣,對這種廣告表示不歡迎。另一方面,投放的廣告所承載的信息還有待商榷。
資本對戶外新媒體的熱情也正在減退。隨著金融危機出現,風投資金日益萎縮,融資總額集體跳水,資金鏈緊缺或斷裂,眾多投資陷入現金流困境,何以顧及新媒體的融資需求?一位資深媒體分析師對本刊記者說,新媒體洗牌格局已在所難免,要么“并購”,要么滅亡,向左走還是向右走,十字路口患隱憂。
據CTR對2008年的市場研究數據顯示,相比電視、電臺、報紙、雜志等傳統媒體,唯一表現下滑的戶外媒體的廣告整體投放額持續下滑,較2007年下降了4%。曾創造“一夜暴富”神話的分眾傳媒在2008年下半年被新浪收購。新媒體行業已如履薄冰。
日前,上海市交通港口局發布了《上海市出租汽車車廂廣告設置規范若干規定》,明確表示在今后新增的出租車車廂內不得設置發布車載信息視頻廣告,而現有的出租車車載視頻也將逐步拆除。據報道,觸動傳媒在上海安裝的出租車車載屏幕數量為8000塊,在北京安裝3000塊,目前,上海的市場份額比重相對較多,而政府此類限制性規定的出臺,無疑給剛剛起步的觸動傳媒雪上加霜。不僅是上海市,當本刊記者打電話詢問北京的情況時,北京運輸管理局負責人透露,現在北京也在逐步拆除安裝的視頻電視,理由是不符合安全要求。作為觸動傳媒的大本營,這一突如其來的“禁令”,使上海的主力地位動搖。2010年世博會召開在即,上海有關部門對廣告行業的“大清理”,不管出于何種原因,結果都將造成企業削減廣告預算,減少廣告投放份額,企業一撤,戶外媒體的生存就岌岌可危了。
北京市場調查
近日,本刊記者電話采訪了北京部分出租車公司,包括北汽、首汽、漁陽聯合、萬泉寺、北方,金健、銀建等公司均對出租車視頻屏幕的情況不甚了解,其中某出租車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不讓安。”據記者走訪的出租車司機反映,部分公司強制司機安裝視頻屏幕,但司機個人必須交納800——1000元的押金。而且,這塊只有兩個巴掌大小的屏幕耗電量卻相當驚人,“我們車上一個電瓶通常情況下會用一年半,但安裝視頻顯示屏后也就用一年。”一位司機對記者大吐苦水。司機免費為廣告商播放宣傳廣告產品,除了每天向公司交納份錢之外,還要為消耗的電瓶量買單,這樁買賣對司機來說虧大了,難怪90%的司機要自行關閉視頻屏,節約用電。
“提起這個視頻廣告,我可沒少聽乘客的抱怨,他們有些剛上車的時候對這個視頻小屏幕還比較感興趣,但時間長了,它總是不停的重復播放廣告,乘客就煩了,而我們和乘客又無法叫停,現在我只好拔掉它,去公司開會時我再安上,所以這個視頻屏已經很久沒開了。”記者乘坐出租車時,一位司機向記者反映到。如此一來,觸動傳媒安裝的視頻顯示屏形同虛設,廣告商所投放的廣告不能傳播給乘客,廣告的傳播效果微乎其微。由此看來,觸動傳媒、出租車公司、出租車司機三方都在滿足己方的利益最大化,卻忽視了三者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 本刊記者隨機采訪了30位路人,他們之中有80%的聽說過視頻屏幕,但僅有10%的人對其有好感。經常乘坐出租車的高先生對記者說:“我特別痛恨那個視頻廣告,我們每天工作都很累,好不容易想在出租車上睡一會兒,可視頻廣告總是播個不停,而且聲音很大,液晶屏光線刺眼,真是造成了視覺聽覺的污染。”同是出租車常客的麥小姐也深有同感:“看出租車上的廣告令人頭暈,屏幕離乘客的距離很近,特別晃眼,萬一司機急剎車,乘客的人身安全就得不到保障了。”
另據記者調查顯示,相比于視頻廣告,車載雜志更受乘客的青睞。它使乘客有自主選擇權,可以隨意翻看,了解地產、美食、文化、休閑購物等文字信息,有一定的廣告效益。北京各大出租車公司最少半個月,最多兩個月開一次會,同時更換車載雜志,讓乘客及時快速得了解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