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廠商推新片收不回成本,硬件廠商欲強推卻因價格高昂得不到市場認可,藍光BD雖然在全球高清碟機格式之爭中獲得勝利,且在中國市場推廣數年,但至今仍打不開局面,面臨的問題不斷。面對當前網絡下載資源日漸豐富或將吞噬實體產品的情況以及競爭對手CBHD(中國藍光高清)欲在國慶期間與其決一雌雄的高調表態,BD集體噤若寒蟬。
這引起了外界對BD在中國市場未來前景的猜測,事實上,據記者了解,BD缺乏的不是技術,最大的問題是軟硬件廠商間的“不和諧”,彼此叫勁和相互觀望,這或許正是BD陣營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作為高清碟機格式代表技術之一的BD,由于參與其中的成員眾多,而最有望成為全球統領下一代高清碟機市場的標準格式。去年2月BD戰勝HDDVD后,業內人士都以為BD在全球市場的推廣會一帆風順,但是作為特例,中國市場的表現讓BD有點無所適從。
記者對比BD今年和前幾年的推廣措施后發現,今年中國市場的推廣并沒有太多新意。在最近一次的BD媒體交流會上,BDA(藍光光盤協會)和媒體交流的依舊是BD在國際市場的表現如何搶眼。
據介紹,自2006年6月誕生至今,藍光光盤在全球市場累計銷售已超過3000萬張,且目前市場上有1500余部藍光光盤格式電影。2009年第一季度,藍光光盤在美國的銷量接近900萬張,與2008年第一季度相比,銷量增長了將近一倍。同時,2009年歐洲市場的藍光光盤格式硬件產品的銷售與去年同期相比,平均增長400%。
相比之下,BD推廣長達五六年之久的中國市場的表現卻不如人意。
截止到2009年7月份,共有25家中國公司獲得藍光格式的授權,在中國市場目前為止有90部好萊塢的藍光電影上市。記者了解到,這25家中國公司中有不少是直接面向海外市場的,如東莞宏威、惠州德賽等,還有一些企業則采用既支持BD又支持CBHD的方式降低風險。片源方面,90部電影更是不足全球1500多部藍光電影的6%。
相反,一直被大家指責沒有進展的CBHD近日則明顯加快了步伐。清華大學光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陸達告訴記者,目前CBHD產業化正在加速。今年國慶期間,裝有AVS音視頻解碼和DKAA數字版權保護系統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CBHD將實現量產,在國慶前,還將有四五家國內影碟機企業加入到CBHD的陣營中來。華納公司、中國唱片總公司年內也將推出200部CBHD碟片。
BD陣營龐大,雖然優勢明顯,但成員之間的內耗也不容小覷。這既包括硬件廠商之間的相互競爭,也包括內容廠商和硬件廠商之間的相互觀望。
記者了解到,中國市場一直遲遲沒有打開局面的真正原因是市場上存在CBHD和BD兩種格式。內容商雖然在全球市場上看好BD,但在中國市場卻有點猶豫不決。內容商總是希望CBHD或BD硬件市場能夠先做起來,然后再跟進內容。而硬件商則希望先得到內容商的支持,希望內容豐富后能帶動硬件銷售。
這種相互叫勁的情況一直沒有得到緩解。《中國電子報》記者去年采訪迪斯尼家庭娛樂大中華總經理CarolChoi,今年采訪華特迪士尼家庭娛樂中國區市場總監葉廈軍,均沒有得到滿意的答復。據了解,前期投入成本大、風險高是這些軟硬件廠商都不愿意先行大筆投入的原因。
“迪士尼公司實際銷售的數量不方便透露,但是可以透露給大家的是每一張影片壓制的數量是以千計的,發布的數量也是以千計的。”華特迪士尼家庭娛樂中國區市場總監葉廈軍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但是據了解,一部BD格式的新盤片如果需要收回成本的話,銷售數量至少需要突破萬計,而目前內容商在中國推廣的BD影片銷售最多千片,根本不足以支撐成本支出。對此,葉夏軍表示:“一部藍光電影編輯的投入就需要2萬-5萬美元,我們不會一直無成本考慮的推廣下去。”
記者了解到,BD電影制作成本巨大,很多廠商不愿意冒這樣的風險發展市場。中國華錄作為國內率先推廣BD的碟機企業,2007年初成立了自己的內容編輯公司———華錄文化產業有限公司。但是兩年半過去了,該公司僅僅完成了包括《赤壁上》、《梅蘭芳》、《神話》等在內的20部藍光電影的制作,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
記者做過一個簡單的統計,在網絡下載越來越普及的年代,愿意花500元去購買一臺高清碟機的朋友已經寥寥無幾,更何況目前新品最便宜的高清BD碟機價格在2000元的高位,且內容也很不豐富。
雖然此前BD成員一直強調成本不是問題,CBHD能把成本做下來,BD同樣可以。但從目前市場情況和發布的新品碟機來判斷,短期內BD碟機的價格大幅下跌完全沒有可能。索尼公司BD戰略室企劃部統括部長,藍光光盤協會聯席董事長河內幸紀表示:“價格問題不太好說,未來具體的價格會變成什么樣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不會漲價。”
內容商地位強勢,不會率先降價推廣普及BD,硬件廠商的推廣雜亂無章,也是BD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
據了解,今年BD陣營的成員將尋求從BTOB(企業之間)向BTOC(企業對消費者)轉型。“我們認為前期工作已經到位,今年應該是把藍光BD引導給消費者的一年。”以華錄為代表的BD支持者這樣解釋大規模啟動銷售的原因。
記者獲悉,作為推廣BD最為積極的國內企業,華錄從去年開始就積極開拓終端市場,力圖在下一代高清碟機市場搶得先機。去年中國華錄集團有限公司營銷副總監凌冰朔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就強調要大力開拓市場,隨后華錄不斷發布自牌藍光BD碟機,試圖吸引消費者的眼球。
然而市場銷售證明,此舉并沒有得到消費者的關注。“目前并不是最佳的時機,一是公眾對高清碟機的認識還不很全面,二是至少2000元的售價對大部分消費者來說仍舊偏高。”奧維咨詢零售研究中心副總監李影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
此外,華錄在BD推廣宣傳上劍走偏鋒。中國華錄產業有限公司銷售一部副部長王卓軍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華錄目前在中國推的是藍光播放機,而不是藍光DVD機。據了解,藍光播放機最大的功能是滿足非正版讀碟的需要,而松下、索尼推出的BD格式碟機目前不能播放非正版的光盤產品。但從長遠角度出發,這一點無論是對于宣傳藍光,還是宣傳華錄,都是毫無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