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聲道分為預先錄制和游戲兩種。預先錄制已廣泛應用于各類傳統影院和家庭影院中,一些比較知名的聲音錄制壓縮格式,如杜比AC-3(Audio Coding 3,第三代音響編碼)、DTS等都是以5.1聲音系統為技術藍本的。5.1采用左(L)、中(C)、右(R)、左后(LS)、右后(RS)五個方向輸出聲音,使人產生猶如身臨音樂廳的感覺。這五個聲道相互獨立,其中“.1”聲道,則是一個專門設計的超低音聲道,這一聲道可以產生頻響范圍20~120Hz的超低音。其實5.1聲音系統來源于4.1環繞,不同之處在于它增加了一個中置單元。這個中置單元負責傳送低于80Hz的聲音信號,在欣賞影片時有利于加強人聲,把對話集中在整個聲場的中部,以增加整體效果。
DVD影片除了在視訊影像畫質方面較VCD高出不少外,更重要的是其原始音場的重現。要將影片中的音場效果表現出來,絕不會是二個音箱就能夠達到的,至少四個音箱才是構成一個音場的基本要求,六聲道的音箱組在全音域的整體表現會更好。由于此應用牽涉到視覺場景與聽覺的結合,對于影片中音場的呈現會有相當高的要求,如果不以多聲道的音箱組搭配,影片播放出來的音場準確性和真實性便會受到質疑。
游戲5.1主要是3D定位,從音場效果方面來看,傳統3D定位音效的效果對于前、左、右的聲音定位很明確,但是在對于后方及具有高度的聲音,就可能會因為每個人的感受不同而有差異,這對于3D游戲來說,無疑是一個頗為不利的因素,因為在游戲中只能看到前方的景象,對于其它位置的動態就必須仰賴于聲音才能掌握,若是將喇叭換成四聲道或以上的產品的話,這個問題便可迎刃而解。
正確的音場需要聲卡和音箱共同努力,在1999年上半年曾經出現某些聲稱支持4聲道的聲卡,但是在實測之后才知道,它是將原有的二聲道訊號復制一份而成為后方二聲道,如此一來,自然是前方與后方的聲音是相同的,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四聲道。只有使用真正支持5.1的聲卡和音箱,并且保持角度、高度、距離、前后左右聲道連接的正確性,才能真實地還原音場。
5.1系統的誕生,宣告了在此之前的諸如APX、Spatializer 3D、Q-SOUND、Virtaul Dolby、Ymersion、A3D等技術的終結,它達到了真正的3D環繞聲效果。一般來說,實現游戲5.1,只需要5.1聲卡和音箱,如果要進行5.1影像播放,還需要增加一個杜比解碼器。
要注意的是,Dolby Digital(杜比數字音效)并不全是5.1聲道,它只是數字錄音的總稱,細分為:
1、DDM,即Dolby Digital Mono,杜比數字單聲道音效;
2、DDS,即Dolby Digital Stereo,杜比數碼雙聲道音效;
3、DDS,即Dobly Digital Surround,杜比數碼環繞音效,雙聲道存儲,環繞聲道為單聲道,共五聲道;
4、Dolby Digital 4.0,即杜比數碼環繞音效4.0,四聲道存儲,環繞聲道為獨立的單聲道錄音,五聲道;
5、Dolby Digital 5.0,即杜比數碼環繞音效5.0,五聲道存儲,后方環繞聲道是獨立雙聲道,共五聲道;
6、Dolby Digital 5.1,即杜比數碼環繞音效5.1,六聲道存儲,環繞聲道是獨立雙聲道,共六聲道;
DTS,即Digital Theater System,數字劇院系統,它采用與AC-3不同的壓縮技術將環繞音效儲存至DVD,播放時必須采用專門的系統,才能將隱藏在DVD中的5.1聲道釋放出來。DTS跟Dolby Digital 5.1的最大差別在于兩者使用不同的“算法”,Dolby Digital 5.1將相同的資料壓得更少,占用最小的空間。DTS不刻意追求最高的壓縮比,因此也有機會保存更多的資訊,如果處理得當,可以提供優于杜比的表現力。
DVD中的聲音儲存方式,除了Dolby Digital和DTS數碼環繞音效,還有歐洲的MPEG 2、SONY發展的SDDS,或以高音質立體聲為基礎的PCM數碼格式等,但目前DVD主要還是利用Dolby Digital和DTS來記錄聲音,營造豐富的環繞效果。
也許大家還聽說過THX,它是美國大導演喬治.盧卡斯所提出的電影院播放標準,其目的是為了提高電影院的影片聲音播放水準,使觀眾能完全感受到導演所要表達的企圖。因此它對電影院的空間與所有音響器材都有相當嚴格的規定,甚至播放時銀幕的亮度都有一定的要求,而且電影院在發給THX執照之后還必須每半年接受復檢一次,以免器材老化而不符標準。THX規格后來也由電影院延伸至家庭用的器材,與電影院有著同樣嚴厲的規格,目前已有許多廠商生產符合THX標準的影音器材。一套完全由THX規格器材組成的AV系統應該能夠達成以下的效果:全頻段的高音及低音、聲音更為平順自然、在聽覺范圍內最少的低音失真、更清晰的人聲定位。
能得到THX認證的器材非常昂貴,而且大多都得搭配Hi-End的音響器材才能發揮其效果,因此通常有THX效果的家庭影音系統,大多價格不菲。
音箱增多之后,不是雜亂地往電腦旁邊一放即可。為了突出5.1的效果,對每個音箱的位置都有嚴格的要求。PC系統服務于個人,不能絕對按家庭影院相同的方法來擺放音箱,不過,仍有一個簡單法則:高音音箱擺在高處,低音音箱擺在低處。
前方音箱以一字排開的方式面對聆聽者擺放,左右分別放置一個音箱,中置音箱放在顯示器前的桌面上或顯示器的頂部。前置音箱與中置音箱的高度盡可能相同,而且這三個音箱的正面應在同一平面上,或是中置音箱稍微向后一點,但其正面應與前置音箱的正面平行。前置左右兩音箱之間的距離與聽者的位置有關,在正常的觀看位置上,音箱與聽者的角度為45度。
環繞音箱擺在聽者的左右兩側,兩個音箱面對面朝向聆聽者,兩個音箱與聽者的距離相同,并將這兩個音箱放在高于聽者坐姿時頭部以上60~90厘米處。第二種方案是在聽者背后的墻上吊掛音箱,環繞音箱朝向前方或面對面。
人類對重音的定向不敏感,重低音音箱的擺放位置較為隨意。然而,電腦音箱的低頻范圍不是想像中那么低,還是放在聽者前方的地面上為佳。假如低音音箱出現諧振現象,即開大音量后出現不正常振動的聲音時,可以為它安裝膠墊、或在低音音箱上面放置書本等重物來消除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