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續約還是分道揚鑣,谷歌和MySpace表現出截然不同的態度。
前不久,有消息稱谷歌正在同MySpace就續簽網絡廣告合作協議的事項進行談判。有關人士透露,谷歌方面的態度是愿意繼續與MySpace合作,但前提是要大幅降低向后者支付的營收保證金,由原來每年的3億美元降低到5000萬至7500萬美元。
曾在業界轟動一時的谷歌與MySpace巨額廣告合作,如今還有一年就要到期了。兩家公司是繼續合作,還是就此互道再見,都足以牽動業界神經。
就在谷歌有意表露出降價要求時,MySpace卻假裝并沒在意對方的態度。MySpace的后臺——新聞集團及所屬高管日前曾表示,希望在與谷歌接下來的廣告合作協議中,擴大兩家的合作范圍,以便向后者出售更多旗下的傳媒產品。
一個態度堅決要壓低價碼,另一個卻張羅著更多的合作,避而不談錢的事。谷歌與MySpace唱的兩出戲,著實令人摸不著頭腦。
曾經的熱情
兩家公司的廣告合作是在2006年開始的,當初谷歌的態度和現在相比,可謂截然不同。
MySpace曾是全球最大的青少年社交網站,2005年被新聞集團這一強大靠山收購后,注冊用戶數量更是以每周150萬的速度劇增。他們在推出英國網站后,還積極往歐洲其他國家進行擴張,市場價值一路飆升。當時的MySpace正在尋找搜索引擎合作伙伴,為它提供搜索服務和廣告服務,谷歌、微軟成了最有希望的入圍對象。
此前,谷歌和微軟之間對廣告的爭奪戰打過不止一次了。2005年兩家就為爭奪AOL大打出手,最后谷歌在同意對AOL投資10億美元后,戰勝了微軟。這次也不例外。
2006年8月,MySpace的母公司福克斯互動媒體和谷歌簽署了一項為期三年、價值9億美元的巨額廣告協議。按照合同要求,截至2010年6月30日,谷歌將每年支付約3億美元的保證金,成為MySpace的獨家搜索技術和文本廣告提供商。
或許谷歌也覺得自己當初簽約太過匆忙,于是雙方又在2007年2月再次對最終結果進行討論。但即便如此,谷歌后來還是意識到自己給MySpace的價格過高了。
MySpace樂享其成
2007年10月,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在一次會議上語氣婉轉地說,“公司此前與新聞集團旗下的社交網站MySpace簽署的合作協議,目前雙方合作情況好于當初預期!背酥,施密特沒有再透露其他細節,更沒有說明谷歌在MySpace上投放廣告業務是否已經進入盈利階段。
隨著合作的進一步加深,谷歌終于掩蓋不住對合作的悔意。“我們在MySpace投放的大量廣告并沒有獲得應有的收益!盙oogle聯合創始人兼技術總裁塞吉·布林在2008年1月31日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現出不滿。
與谷歌合作協議中,MySpace獲得保證金的前提是達到一定的搜索頁面瀏覽量。一位業界人士分析說,MySpace通過破壞用戶體驗,達到這一要求輕而易舉,因為MySpace的默認搜索結果最終都是返回了谷歌網站,但這種誘使搜索的行為并非出于用戶自愿。
除此之外,令谷歌最不滿意的是MySpace逐漸下滑的訪問量。最新數據顯示,1月份MySpace的全球獨立訪客人數為1.26億,Facebook則達到2.36億,雖然在美國市場MySpace仍居鰲頭,但2月的市場份額由去年的72.9%下降到52.2%。市場研究機構SanfordBernstein分析師邁克爾·內桑森去年將新聞集團股票降級為“部分持有”,理由就是MySpace未能實現新聞集團董事長默多克確立的營收達到10億美元的目標。
上述人士還稱,盡管谷歌通過MySpace獲得了大量廣告點擊,但實際上給廣告客戶帶來的業務量并不大。而且谷歌根據和MySpace合作近三年所掌握的第一手評估數據,認為MySpace頁面瀏覽量每年下滑約20%,這令谷歌非常失望。
總之,在這場合作中,谷歌、谷歌的廣告客戶以及用戶都不滿意,只有MySpace樂享其成。
一顆紅心兩種準備
盡管MySpace首席執行官歐文·范納塔曾在公共場合不止一次地強調,與谷歌的合作協議對自己很重要,但并不是營收的主要來源。不過,市場調查公司eMarketer不這么認為,該公司預測,與谷歌的廣告合作交易占MySpace營收約三分之一的比重。顯然,失去谷歌這個大客戶,MySpace的廣告收入將失去保證,除非續約協議能夠帶來與當前不相上下的營收,否則它們將會面臨裁員的危險。
但新聞集團旗下的這個社交網站并沒有因此甘做砧板上的魚肉。在推出了“主頁接管”等為吸引廣告客戶提供的更多服務之后,福克斯互動媒體還與微軟進行接觸,洽談廣告合作事宜,借此向谷歌發出信息——“沒了你MySpace照樣能活”。一位國內搜索公司人員說,微軟也具有同樣的資金實力了。
華爾街人士分析認為,如果能充分利用MySpace的龐大流量,微軟沒有太多理由拒絕加盟此項廣告業務,尤其是這樣一個可以打擊谷歌的機會。那樣的話,MySpace在與谷歌進行談判時,底氣也要足得多。
當然,這是在微軟能介入并開出與谷歌相當金額的前提下,但事情卻遠沒有想象中的美好。SanfordC.Bernstein的分析師邁克爾·南沙生認為,“外界對MySpace的盈利能力仍存有疑問!笔聦嵣,美國華爾街的分析師也多不看好MySpace與微軟的合作前景。
眼下,微軟在廣告業務上相對薄弱,微軟CEO鮑爾默也曾承認,該公司在廣告和搜索領域里遠不及對手谷歌。曾與微軟進行廣告合作的Digg因不滿對方的業務,甚至提前解約。MySpace如果轉投微軟,能否創造與谷歌同樣的營收并不好說。
盡管谷歌與MySpace合約期滿后,不乏其他搜索公司參與和MySpace的廣告合作競標,但MySpace很難再找到第二家愿意出9億美元高價的搜索引擎合作伙伴了。
有傳言稱,新聞集團派出了最出色的談判人員——執行副總裁邁克·郎與谷歌進行談判,不難看出,MySpace對續簽仍抱有極大期望,但也不得不為談崩后的收場做準備,抓緊時間尋找替代營收的新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