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觀點:
國內企業邊緣融合產品與國際品牌的差距主要是時間差距
邊緣融合三種技術兩大陣營的混亂正是巨大的市場需求的體現
Window平臺邊緣融合器將持續占據高端融合市場
邊緣融合是大屏幕顯示的最佳解決方案,異型顯示墻的唯一解決方案
投影產品的技術進步將帶動邊緣融合大屏幕的更大普及
液晶拼接墻產品普及依然面臨超大視野、超大畫面的技術難題

徐先生首先向我們介紹了華控邊緣融合產品的發展歷程。徐先生指出,華控最早涉及這一領域是在2003年的時候。03、04年,以軍用市場、指揮調度大屏幕顯示為主,通過這一階段,華控積累了豐富的邊緣融合項目技術經驗,并為以后華控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在2005年前后,國內大屏幕顯示市場進一步發展,華控的邊緣融合產品正式進入民用市場。也開始了與全球邊緣融合處理器巨頭的正面較量。徐先生指出,華控一開始主要做軍品,軍品對產品穩定性、安全性和效果要求是最苛刻的。華控邊緣融合一開始就具有高起點、高要求的特征,這使得華控在以后的市場競爭中,與國際領導品牌較量顯得更加得心應手。
徐先生告訴我們,07、08年華控在國內邊緣融合市場已經取得了40%份額的領先優勢。這一優勢得益于華控優秀的產品技術積累,同時也與國際企業對國內企業的輕視有關系。06年上半年之前,國內邊緣融合市場國際企業幾乎是壟斷的,“那個時候某企業壓根沒把華控等國內品牌放在眼里”,但是事實證明華控最后是成功的。
徐先生告訴我們,華控邊緣融合處理器是基于windows平臺的硬卡式產品。在最終的融合效果上絕對是國內領先的:0.1像素的高精度融合、智能自動色彩校正、融合校正,以及明年將問世的智能幾何校正等高端產品,在國內市場絕對處于領導地位。與國際品牌比較也不處于弱勢。
邊緣融合系統最大的工程難度之一就是系統調整,融合邊帶的校正等等。以往的產品主要依靠投影機本身的性能和依靠有經驗的工程師憑眼睛、憑感覺調整。這種方式使得工作效率比較低,而且由于調整人不同最后的效果也會有差異。徐先生著重指出,這種過渡依賴于人的調整方式尤其嚴重的阻礙邊緣融合產品應用的普及化,是必然面臨淘汰的。華控在邊緣融合校正上已經開發出全智能的色彩校正和融合校正系統,大大降低了工程調試的難度和成本。同時,該系統也保留了人工微調的功能,以及線路衰減補償功能,滿足更多客戶的個性需求。此外,華控即將在明年初推出智能幾何校正技術等高端產品。到那一時刻華控產品將目前國內領先的基礎上再上一個臺階。
對于邊緣融合的系統校正,徐先生有獨到的認識。徐先生指出,智能調整技術并不像有些客戶想象的只是在系統安裝的時候應用一次。由于整體系統的復雜性和龐大性,投影融合設備可能在使用中遭到觸碰,從而使畫面融合精度降低。這種情況下,以往需要花費很大的時間成本重新調整系統,但是客戶應用了華控的智能化調整產品,在面臨這種情況將節約非常多的成本,并把對客戶應用的影響降低到最小的限度上。
徐先生認為,邊緣融合技術是一個品質要求、穩定性要求和售后服務要求都非常強的產業。華控這一塊目前擁有六七十人的研發團隊,研發力量在國內首屈一指。同時,華控始終以軍品的標準嚴格要求一款產品的開發和測試進程,“通常一張卡的開發周期都在兩年以上”。徐先生指出,邊緣融合本身就是高端應用產品,性能質量來不得半點馬虎。此前,華控也發生過一些客戶由于價格等原因采用了其他廠家的產品,但是一兩年后發現性能不行又重新找華控升級系統的。
華控在國內市場擁有著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徐先生告訴我們,去年改革開放三十周年,深圳博物館三層改革開放展廳的整個顯示工程都采用了華控的邊緣融合產品。龐大的畫面、出色的光電效果贏得了業界同仁、當地領導以及來自海內外的眾多觀眾的贊譽。其中,一塊2*8的交叉融合屏幕更是成為整個邊緣融合產業的典范工程。
此外,徐先生還提到了華控邊緣融合在海南的一個應用項目:客戶要求用邊緣融合模擬顯示海南島周圍水域的情況。這就要求在圓形顯示的基礎上,畫面中間還要“摳出”一個海南島,變成了雙環顯示。華控運用自己在幾何調整方面的優勢,圓滿完成了客戶交給的任務,成功解決了這個在國內邊緣融合應用中絕無僅有的難題。
徐先生認為,客戶選擇華控更多的是出于對華控產品的信任,華控技術創新上的領先性。但是徐先生并不否認國內企業與外資企業的技術差距。但是,徐先生認為這種技術差距不是一成不變、不是不可以跨越的。國外市場,由于經濟發展水平和客戶支付能力的影響,導致了市場起步、成熟都比國內早。徐先生認為3DP等國際企業的優勢更多的是時間上占了優勢,而并不是在根本實力上占據上風。現在華控已經在國內市場份額上處于領先位置,未來將在技術實力上進一步超越國際同行。
面向未來,華控要做邊緣融合市場領軍者
談話中,徐先生也談到了國內邊緣融合市場的發展。徐先生一連用數個“亂”字來形容國內的邊緣融合產業:品牌亂、企業亂、技術體系亂、市場也亂。不過,徐先生認為這種“亂”恰恰說明邊緣融合未來市場的巨大,說明這個產業的生機勃勃。
在技術體系上,除了華控采用的windows平臺的硬卡式產品,還有純嵌入式架構的產品,以及華控也有研發的純軟件融合產品。徐先生并不否認其他技術體系的優點。嵌入式系統主要優點是成本較低,同時可以把矩陣等功能集成到機器里面,這進一步降低了客戶的工程成本。但是,徐先生一針見血的指出,嵌入式產品的軟肋主要在應用的性能上。例如幾何校正華控可以做到17*17個點0.1像素級的校正,這是嵌入式產品難以達到的水平,以及高端仿真項目的應用等。Windows平臺硬卡式產品也有他的弱點。最大的是基于PCI總線、PCI-X總線等的架構通信帶寬有限,不能像嵌入式系統那樣把更多的功能,例如信號矩陣、中控等集成進來。不過幸好這對那些注重高性能的客戶并不是什么大問題。
華控在市場上也并沒有感受到來自嵌入式系統的價格優勢的過量沖擊。由于邊緣融合是一種顯示技術,到底效果怎么樣,用眼睛任何人都可以直接看出來。客戶自然知道該選什么產品。在虛擬仿真、軍隊這樣的高端市場,windows平臺下的硬卡式產品領先優勢非常明顯。當然,“如果遇到客戶預算有限的情況,華控也會主動推薦一些低成本的方案”。因此,在會議室這類對性能要求不是很高的工程中嵌入式融合器更受歡迎。
此外,徐先生告訴我們07年開始國內市場也出現了一些應用純軟件融合技術的邊緣融合應用。華控將這類產品連同硬件稱作“播放機”。徐先生表示,軟件融合具有成本極低、開發門檻低、多種功能相互融合更方便的特點:甚至一些企業能把視頻會議功能也寫進去。不過,徐先生指出目前軟件產品主要的應用還是解決純硬件系統成本過高、系統復雜的問題,應用于比較簡單的單一的視頻播放展覽展示場所。一套系統只用一臺主機、只要計算機處理能力足夠,理論上可以支持10幾個通道,而且不用考慮多通道的“同步”問題(解決網絡同步產生的網絡風暴等)。這使得軟件融合器在單一視頻播放的案例中的應用非常具有特色和吸引力。
除了邊緣融合產業內部的不同技術陣營的競爭,徐先生也談到了整個大屏幕市場不同技術陣營混雜亂戰的情況。例如液晶拼接墻技術、DLP拼接墻技術、MPDP拼接墻技術、LED大屏顯示技術等。徐先生向我們指出,在多種大屏幕顯示技術中邊緣融合在效果上應該算的上是“最高端的”,也僅有邊緣融合能夠真正做到“無縫拼接”和“非規則屏幕、非平面屏幕的任意拼接”,特別適用于超大尺寸畫面的應用。
DLP顯示技術主要是箱體空間比較大、顯示效果,尤其是長時間使用后色彩也不是很理想,接縫技術無論怎樣進步也不能本質上做到無縫拼接的水平,同時,也不能滿足弧面、球面、圓形等多種不規則顯示系統的應用需求。LCD拼接技術,接縫質量還有待進一步改進、顯示性能穩定性也需要時間來考驗。在大尺寸單元上,例如80英寸、100英寸成本也過高:這些方面限制了目前液晶拼接產品的具體應用,而哪怕是兩通道的邊緣融合系統,也能輕易的把畫面做的很大,這是投影技術的最根本優勢。至于MPDP等離子拼接顯示產品,徐先生指出由于返修率高、壽命低和殘影的嚴重困擾,經過近幾年的市場體驗期基本已經進入“淘汰”的陣營,未來也許會從市場上消失。邊緣融合和LED技術的競爭主要體現在舞臺工程上。由于邊緣融合能夠提高更為多變的效果、在舞臺過程中實時可變的、可編程的背景,越來越多的導演的選擇正在轉向邊緣融合技術。
對于邊緣融合顯示產品的未來發展,徐先生認為高分辨率、7*24小時開機、上面提到過的多種智能調整功能等都是主要的發展方向。尤其是高分辨率顯示技術,近年來發展進步非常之快。在原來1024*768分辨率的基礎上1400和1920的產品正在逐漸增多。高分辨率的優勢在于兩臺16:9的全高清投影機做雙通道融合,就可以形成三臺或者四臺1024*768投影機做邊緣融合所能顯示的畫面大小。不僅工程成本會顯著降低,同時也提升了系統的穩定性。高分辨率顯示產品的應用會對融合器市場提出更高的技術要求。分辨率越高,數據處理計算任務越重,對融合器計算能力和穩定能力的要求也會更高。徐先生表示市場這種發展趨勢對于華控這樣技術實力雄厚的企業意味著更好的淘汰小品牌的機會。
7*24小時連續開機的趨勢,其實不是邊緣融合市場的發展潮流,而是工程投影機技術的一個方向。目前巴可、科視、松下等都有類似產品推出。徐先生告訴我們,此前邊緣融合系統很少應用于監控調度市場,主要原因就在于投影顯示不能滿足7*24小時開機的需求。隨著這方面的技術突破,以及產品價格的下降,未來邊緣融合產品在7*24小時連續開機投影機的配合下,必將得到更大范圍的應用,也會引導邊緣融合大屏幕和DLP拼接大屏幕在監控市場“直接碰撞”。
在談話的最后,徐先生表示,雖然09年市場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很多項目的開工受到推遲、預算有一定的壓縮,但是華控對國內邊緣融合市場長遠的發展充滿信心。徐先生表示,華控一直以軍品的嚴格標準要求自己,以最高端的技術和最穩定的產品為客戶提供最出色的大屏幕顯示解決方案。在未來華控會繼續以高端技術突破為中心,向世界一流的邊緣融合技術供應商的角色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