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是海水,一面是火焰;一面是來勢兇猛席卷全球的經濟危機,一面是全球頂尖IT產品的展示秀。
2009年CES(國際消費電子展)便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登場了,由于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其參展規模的確有一定的縮水。不過作為全球IT產業的最頂級展臺,2009CES還是吸引了包括索尼、東芝、微軟、三星、海爾等各大廠商來參與,它們也紛紛使出渾身解數,在很多領域都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將自己在數碼、影像、無線互聯、移動通信等方面的最新產品和成果呈現在廣大消費者面前,也讓處在經濟危機浪潮中的人們大飽了眼福。
在本次展會上,掌上微型投影、也就是袖珍投影機已然成為一大亮點,像3M公司就推出了以LCos反射式投影技術芯片為基礎的MM200微型投影,作為MPro110的更新產品,它的體積再度減小,更是可以被應用于手機、MP4、數碼相機等其他便攜設備之中。
東芝也展出了其新款微投TDP-F10,采用了DLP投影芯片和LED光源,鍍了鉻的外殼不但光滑耐磨而且時尚,標稱亮度已經能夠達到100流明,展示的實際投影效果也是頗為了得。另外,東芝更是與會宣布將盡快完成產品量產計劃,以便惠及更多的投影消費者。
其它包括明基、奧圖碼和LogicWireless等公司也都展示了旗下的微型投影產品,這也說明了微型投影機已經越來越受到廣大投影廠商的重視。現如今,應用了DLP技術的微投已經產生了眾多商務機型,像東芝、三菱、三星、LG等公司,而愛普生、三洋、索尼等也都開發出了基于3LCD技術的LED袖珍機雛形,相信也會在不久的將來也都有同類成品發布。
實際上,微型投影從出現到這會兒也不過是三四年的光景,可是其產品關注度和普及速度卻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象。簡單的說來,以往的投影由于受到體積的制約,也只能在某一兩個的領域里應用。微型投影就不同了,它的外形小巧,不但是可以被輕松地放在口袋里攜帶,更是能夠被集成投影模塊,應用在手機、數碼相機、筆記本等移動設備上,既能在外觀上與其“宿主”完美搭配,同時也可以輕松實現真正的移動投影。
由于體積小巧備受廣大消費者關注和喜愛,是促進微型投影發展的重要原因,可這也只是一個方面;可微型投影這一年來真正實現了量產化和快速發展,還是源自于兩大關鍵問題被逐步解決。
首先是投影芯片,傳統的投影顯示芯片主要采用LCD、DLP和LCOS等三大技術,而微投影技術則主要包括MEMS微機械式微投、HTPSLCD、DLP和LCoS等,而其中最常見的還是后三大顯示技術。
得益于其簡潔的光路設計,DLP微投技術已經在袖珍便攜投影領域取得較明顯的優勢地位,不論是之前的經典袖珍機東芝TDP-FF1A、三菱PK-20、三星SP-P310ME,還是去年底登場的聯想M300和奧圖碼PK-101,這些實現產量化的微型投影無不應用DLP微顯示技術,而本次CES2009上展出的東芝TDP-F10和明基GP1也都應用了這一投影技術。
更重要的是,去年11月份,德州儀器宣布開始大規模生產這種微型投影的專用芯片,包括專門為嵌入式設備而開發DPP1500芯片(主要應用于筆記本、手機、以及其他手持設備上)和主要應用于超便攜投影的DDP1505,它們擁有數以萬計的象素單元(開口率超過92%)來實現投影,并且轉換速度都低于20微秒,還使用DarkChip技術,可以實現更真實的對比度效果,更可以顯示廣闊的色域,能夠更好的配合LED光源。
不同于DLP微投技術,HTPSLCD主要采用白光光源通過三色色采空間合成的成像機制,光機系統也相對簡單、成本較低。不過這種微投技術的芯片響應速度較慢,且需采用三片顯示新品系統,也就使得體積較大,另外受到了微加工工藝的限制,其在進一步縮小尺寸的同時要提高分辨率也比較困難,這也限制了其中微投影上的利用。
真正可以與DLP微投二分天下的則是LCoS反射微投技術,它一般采用單芯片式設計,旨在降低功耗和成本,這種微顯示芯片及其驅動的功耗也是最低的。而且其光源系統設計和芯片驅動設計簡單,成本易控,對液晶響應速度的要求也更低,優勢也是非常明顯的。在這一領域,JVC和3M公司是最主要的開發商。特別是3M與奇景光電聯合推出的LCOS微投影技術解決方案也已經投入量產,繼MPro110取得不錯的市場業績后,3M公司在本屆CES2009上又推出了其升級版MM200,仍是受到了廣泛關注。
很明顯,DLP和LCOS微型投影芯片的大批量生產將會降低微型投影的成本,它們也將是改造和提高移動投影設備的一大進步,能夠促使微型投影的時代以更快的速度到來。
其次便是LED光源的改進,LED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發光二極管,其最顯著的特色就是光電轉換效率高、彩色飽和度高、體積小、耐震動、耐沖擊、不含有毒物質、低壓供電、對人體安全、壽命超長等等。
相比于傳統的投影所采用的UHE、UHP等燈泡,LED光源具有很多優勢:首先是LED光源體積小,非常適合研發更為小巧的投影機部件,使得投影產品更加便攜化;LED還是真正意義上的冷光源,工作過程不會像傳統投影燈泡那樣產生大量的熱量,非常有利于投影產品的散熱,更容易控制噪聲;LED光源壽命長,這也就意味著投影機再不用像之前那樣頻繁更換燈泡,增加后期使用成本了,像應用了LED光源的東芝TDP-F10和三星SP-P310ME的燈泡壽命就長達20000小時。
不過,LED光源還是具有成本不易控制、亮度不夠兩個致命缺陷。首先是亮度不夠,實際上,最早的白光LED光源光效能只有5流明/瓦,到了05年已經提升到50流明/瓦,亮度較之傳統投影的確有較大的差距。如今,隨著廣大投影廠商的不斷努力研發和改進,LED光源已經擁有更好的發光率、更大的功率、更好的發光角度以及更出色的單色發光性能,在發光亮度上也有了較大的提升,像東芝 TDP-F10的標稱亮度就已經達到了100流明。更有業內人士預計,到了2015年,LED的光效可能達到150-200流明/瓦,屆時,LED光源將為微型投影機提供更高的亮度。而且,新型的LED光源還實現了交直流兩用,能夠更好的改善熱管理。
成本不易控制也是LED光源的一大缺憾,不過,由于廣大投影廠家都在下力氣加快研發和各品牌間的技術合作,如今的LED光源的生產成本已經得到了一定的壓縮,這也是當前微型投影價格逐漸平易近人的原因。更有人指出,和PC領域的摩爾定律一樣,LED光源的價格每10年將會降為原來的1/10,而性能將提高20倍,這也對其成為微型投影的光源提供了更為有利的條件,對于那些致力于微型投影的廠商和廣大消費者來說,也都將是一大利好消息。
一方面LED光源亮度提升、成本進一步可控;另一方面,微型投影芯片、特別是DLP和LCOS投影芯片模塊也正逐步實現量產化,這都將更有利于微型投影成本的降低和投影功能的進一步提升,這也是其近年來發展如斯兇猛的原因。
據太平洋媒體協會2008年分析報告顯示,微型投影這兩年正以年均200%的速度快速增長,與此同時,各類嵌入投影功能的電子產品更將會以年均近300%的速度增長。再加上CES2009等各類展會的刺激,越來越多的人們正開始更加了解、關注并選擇微型投影,而且東芝、三星、奧圖碼、明基等廠商都在不斷努力并加強合作,各類微型投影產品也是不斷問世,我們可以想象,未來微型投影產品的發展將會更加迅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