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滯后 民族廠商積極布局等離子面板
要晚于國外的傳統豪強,中國于02年才開始發展等離子產業,不過,由于政府部門和相關企業對該項新型產業的重視,我們的民族等離子產業也在02年至04年這些年取得了于傳統國外廠家同步的成績。
然而,從2005年至今,我們的民族等離子產業的發展速度卻大大滯后于全球產業的發展,更落后于液晶電視在國內的發展。而造成我國等離子電視產業落后的主要原因是技術上的落后,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在等離子產業的核心技術上掌握不夠全面,不能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等離子的核心技術包括顯示技術、邏輯驅動技術以及濾波玻璃技術。顯示技術從基礎技術的研究到性價比產品的量產,需要時間比較長,中國企業在這方面起步較晚,要想真正趕上甚至超過那些國外的傳統豪強難度是非常大的;而邏輯驅動技術則是跟顯示技術密切相關,隨著西安交通大學等研究機構深入研究邏輯驅動技術,雖說也尚未成熟,趕超的希望相比較來看也是較大的。
我國等離子電視明顯滯后還有這樣的原因,那就是民族企業很少像長虹那樣,長期堅持做等離子產業。這也是因為等離子的上游產業鏈資源主要集中在日韓、歐美等幾個企業,我們很難學到,而液晶產業鏈的開放度則相對較高。
當然了,咱們的民族廠商是沒有放棄希望的,以長虹、海信為代表的很多品牌都堅持等離子電視并非是一種淘汰的技術,這些年一直都沒有放棄在等離子市場上做文章。我們先說說在核心技術研發上做得較好的長虹,長虹這兩年一直都在致力于等離子電視超高清、薄型化技術和綠色環保等方面的研究。然而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國外等離子電視的傳統豪強都玩不轉了,我們的民族廠商到底能不能擺脫滯后,在09年有所作為呢。
還有一條更不利的消息,那就是歐盟表示將在春季實施電視機的“最低能源表現標準”,要求強制標示最耗電的電視和最不耗電的電視。按照歐盟的規定,42寸等離子電視一年要消耗822度電,而同尺寸的液晶電視只要350度,CRT電視甚至是更少,在能耗方面做得不好的等離子電視則是受到這項規定的嚴重沖擊,而以長虹為代表的民族等離子廠商也是受到了較大的影響,等于是在“傷口上又撒了把鹽”。在長虹希望以自身行動重新激起廣大等離子廠商有所作為的同時,歐盟一道指令則給了我們的民族PDP產業蒙上了陰影。
不過在這一規定發布的同時,以長虹為代表的民族廠商也沒有停滯不前,而是和日韓等離子廠商一樣,在潛心研發降低等離子能耗的新一代等離子技術,以避免在能耗規則強制實施后被淘汰,據稱效果是比較不錯的。
自去年3月份,長虹集團便與彩虹電子共同出資成立“北京世紀雙虹顯示器件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200萬元,雙方各占50%股權。到了下半年,兩家公司又簽訂了增資協議,將雙方合資的等離子項目資本金從200萬元驟增至18億元,由長虹和彩虹電子分別占有80%和20%的股權。
前些日子,長虹和彩虹聯合建設的等離子屏生產線已經在四川綿陽破土動工,總投資額將要超過8億美元,前期投資也已經達到3億美元,進行生產基地建設,如今該生產線已經正式竣工投產,預計可以實現年產200萬塊等離子屏的生產能力,而長虹也在去年底宣布其等離子顯示屏及模組項目一期工程建設將在09年3月底正式量產,如今也快到了這個時間了,相信長虹應該不會讓廣大國人失望。
長虹等離子屏(PDP)
此外,隸屬于熊貓電子集團的南京華顯高科有限公司,自06年4月成立以來一直也在致力于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蔭罩式PDP技術的產業化。該項目也得到國家科技部和省、市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并被列入“國家2007年新型平板顯示器件產業化專項”,并獲得發改委2000萬元人民幣資金支持。
目前,蔭罩式PDP項目已申請專利209項(其中發明專利141項),并獲得授權專利69項,專利內容涉及結構、材料、工藝、設備、外觀等各個領域。據稱,華顯高科今年宣布將建設年產100萬臺規模的PDP模組及整機生產線,承諾用最短時間建成大規模生產PDP的產業化基地。
現如今,以長虹、華顯高科為代表的很多國內廠商都在積極布局等離子面板生產線,而且它們在向等離子上游產業進軍的同時,還希望在液晶上游也有所突破,也就是要開始等離子和液晶兩條腿走路的產業布局。而這種“兩條腿”式的研發模式,也非常有利于我們的民族廠商為等離子電視找準市場定位,更好的布局等離子面板,促進等離子平板產業更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