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仿真是從武器裝備仿真發展起來的一個研究領域,泛指與軍事有關的所有仿真技術、仿真系統或仿真方法。由于它來源于系統仿真領域,所以它只能是系統仿真中的一個應用領域,與工業仿真、能源仿真等相對應。軍事仿真可以說是工業界的一個概念,更多地從技術角度強調武器裝備的仿真與應用,但近年來也逐步增加了作戰仿真的內容。而戰爭模擬則是軍方的概念,更多地從戰爭、作戰的角度進行研究,盡管兩者研究的方法和范圍有很多相近之處。
國外軍事仿真以美國最為先進,回顧近二十幾年來美國軍事仿真大事記,從其國會立法中明白了美國為什么把仿真放在戰略位置而倍加重視。根本原因就在于仿真的經濟有效性和能夠帶給高技術工作機會。軍費開支總是有限的,基于仿真的采辦就能更快、更好、更省地實現武器系統采辦。聯想到我國軍事仿真的發展情況,形勢喜人,但要再接再厲,抓住現代軍事仿真的主題,發展我國軍事仿真技術,讓我國軍事仿真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持續發展,在數字化、科學化、智能化、虛擬化、網絡化、集成化和協同化的方向上大踏步地前進!
一、數虎圖像可以為軍事模擬仿真系統提供以下解決解決方案 :
1、軍事沙盤 電子沙盤:沿海作戰環境虛擬仿真分析系統 沿海作戰環境虛擬仿真輔助決策系統 ;邊境地區數字化作戰環境分析系統 · 邊境地區數字化作戰環境分析決策系統 ;三維實景兵要地志 · 城市防空虛擬仿真指揮系統
2、戰場環境模擬系統:三維軍事地形圖集(含景觀地貌) 三維實景作戰模擬仿真系統
3、指揮決策仿真模擬:軍、師、團指揮訓練三維模擬仿真系統,數字邊疆作戰環境分析決策系統
4、新式武器與裝備的研制和應用.武器拆卸 新武器威力模擬等
5、作戰訓練與人才培養方面:模擬操作 模擬演示 模擬駕駛等仿真訓練系統
二、數虎圖像軍用仿真技術包括幾個方面:
1. 建模技術 它是仿真技術的核心和基礎。
2. 硬件技術仿真系統的硬件包括計算機和各種物理效應設備。
3. 軟件技術包括仿真支撐軟件等。它使模型和硬件得以有機結合。
4.用戶界面技術用戶界面是人與仿真世界交流的途徑,在軍事仿真系統中的主要目標是實現直觀分析和真實逼真的訓練環境。虛擬現實(VR)成為作戰仿真界面設計方面的熱點。
5. 網絡技術網絡在大規模逼真作戰仿真系統中的作用是使各種軍用仿真設施能夠實現資源共享。
三、軍事模擬和仿真的應用
(一)在新式武器與裝備的研制和應用上,軍事模擬也可以得到很大的效益。比如,在美國國防部測繪局在1995年8月到9月北約對波黑進行大規模空襲期間,曾在意大利的空軍基地建立一個作戰模擬設施,利用偵察衛星拍攝的高分辨率圖像與測繪據提供的波黑地區的數字地圖相結合,通過作戰模擬所產生的靈境環境,模擬戰斗機在波黑地區上空的飛行。經過這個仿真環境的訓練,極大地提高了實戰的成功率和飛行員的適應性。又比如在巡航導彈防御第一論證階段,通過演示來探索對付超視距巡航導彈的作戰能力。美軍的中央司令部、空軍、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等單位參加了這一計劃的作戰模擬。美國陸軍在推出著名的“愛國者”導彈的時候也大量采用了仿真和建模的方法,其結果大大提高了這種導彈在實戰中的可靠性。
(二)軍事模擬也能夠應用在作戰訓練與人才培養等方面。這些方面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徹底檢查部隊的訓練戰略,更新傳統的訓練觀念;培養單兵或小范圍作戰編組的作戰技能。這些仿真系統的準確性和逼真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圖像的仿真程度也已經與實物、實景相差無幾。特別是訓練仿真系統具有在危險小、消耗低的條件下訓練出較強作戰技能部隊的特點,因此受到世界各國軍隊的極大重視。通過在模擬實驗室里進行訓練,部隊可無須進行實際操作就能理解現代戰爭的概念和流程,士兵在戰前就可確切知道他要完成什么樣的任務,從而提高完成任務的能力和增強完成任務的信心。而且,分散在各地的部隊無須集中就能通過模擬器材一起訓練。從排到營的機械化分隊可演練協同作戰,攻擊機可演練從不同基地起飛執行同一任務,艦只可演練相互間的配合和策應,特種作戰部隊可反復演練預定作戰任務中的每個細節。此外,仿真模擬演練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大規模實兵演習,節省大筆經費。
其次是研討發展趨勢。另外還有在過去成功的作戰模擬系統的基礎上,繼續向一體化的、聯合作戰的模擬系統發展;更多的包含作戰模擬設施的作戰演習。以檢查部隊的訓練為例,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已經允許軍隊以一種過去完全想象不到的方式來培訓戰術、戰役和戰略軍官了。
在部隊訓練方面,模擬仿真技術同樣大有用武之地。目前,外軍的虛擬現實訓練技術已發展到相當水平。到上世紀80年代末,美國陸軍訓練士兵還是采用野戰訓練和模擬訓練兩種方法。野戰訓練的主要問題是燃料、彈藥消耗大,場地、安全都有困難,組織大規模演習費時又費力,模擬訓練所用的模擬器可能比它所模擬的真實裝備還要貴。為了解決部隊訓練問題,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1983年開始實施模擬器聯網計劃,把分散在各地的訓練器用計算機聯成網絡,形成分布式交互仿真,實現異地聯通與互操作。
(三 )作戰仿真模擬
一般而言,作戰模擬可分為實地軍事演習、現場實驗、沙盤作業、圖上作業、戰爭對策、計算機模擬等幾種類型。采用虛擬現實技術不僅為研究戰爭提供了科學的方法,使研究的進程更加逼真、更加接近于實戰,實現作戰過程的仿真模擬,而且使研究的結果更加可信,從而有利于提高指揮藝術和作戰技能。計算機作戰模擬是把對抗的全過程結構組成和大部分規定事先編人計算機程序,然后用計算機語言描述戰斗過程,并用計算機進行處理的一種新型模擬方法。
通過計算機作戰模擬,不僅可以在嚴謹的科學基礎上對新的作戰理論原則、作戰行動規則進行多方位的論證,并通過模擬對抗,計算各軍、兵種部隊的攻防作戰能力,經過比較挑出最佳作戰方案,而且可以使指揮員置于陸、海、空、天、電五維全方位的作戰空間,從而擺脫二維空間的思維枷鎖,使指揮藝術得到更充分的發揮,事實上,“沙漠盾牌”作戰計劃的藍本就是出自“內部觀察90”的計算機模擬演習。
采用計算機進行作戰仿真模擬,無須調動一兵一車就可以上演出一幕幕威武雄壯的戰爭活劇,因此備受各國軍隊的青睞。目前,美國國防大學已為軍官開設了軍事政治課程以及聯合與合成作戰模擬課程。美三軍主要作戰中心每年都要接待各類高級指揮和參謀人員進行作戰模擬訓練。為了統一建模方法和統一數據格式,美陸軍部推行了作戰模型改進計劃,設想在一個統一的管理機構下建立一個具有層次結構的陸軍作戰模擬系列,將陸軍各兵種的作戰模型全部納入這個體系中,以培養適應未來戰爭需要的陸軍軍官,而俄軍條令也規定,團以上作戰計劃的制訂必須經過計算機模擬鑒定。當前,計算機模擬正在被越來越多國家的軍隊視為作戰計劃制訂的必要環節。
(四)指揮決策仿真模擬
虛擬現實技術運用于指揮決策模擬,主要是輔助指揮員進行決策和指揮作戰。指揮員不僅能夠在虛擬的戰場上空飛行,視察傳感設備對敵方兵力部署等敵情、戰情的感知情況,而且還能看見位于敵方觀察點的部隊,通過多方位的觀察,可以進一步了解敵人當前的意圖,更清楚地展現我方智能搜索設備的盲區(如雷達盲區)、電臺配置的具體細節、通信節點部署的實際地理環境特點等。此外,運用建立在網絡基礎上的分布式虛擬現實系統,還可以建立諸軍兵種合成指揮系統。在戰爭決策模擬中,利用大規模并行處理機的建模和模擬仿真技術,可以精確地再現戰區作戰態勢,逼真地模擬戰場環境,并精確地預見未來戰術、戰略上的發展態勢,從而能夠為指揮決策提供盡可能接近實際的戰場情況,使指揮員能夠正確地指揮作戰和進行戰略決策。
(五) 信息網絡虛擬(欺騙)戰
信息網絡虛擬(欺騙)戰是以計算機成像、電子顯示、話音識別和合成、傳感等技術為基礎實施的信息欺騙。它通過信息網絡某一節點,把己方計算機與對方聯網,或戰前通過各種途徑將虛擬現實技術植入敵方的指揮控制信息系統中,把己方的虛擬信息即假情報、假決心、假部署傳輸給敵方,迷惑敵人,誘敵判斷失誤向敵指揮官和士兵發布敵方軍官假命令,使敵聽命是從,改變敵方指揮官的作戰意圖,使敵軍事行動陷入混亂。這種戰法能使敵方在三維聲像環境中,看到酷似實物的立體交戰圖像,使敵方產生錯覺,增大了欺騙的真實性。由于虛擬現實技術在軍事上能把接受者投放到一種逼真的、為作戰而設置的現實中,可以模擬未來戰場各種復雜情況,從而使敵改變決心和部署。1994年4月,隨著美軍第一支數字化部隊的建立,美軍就開始著手運用虛擬現實技術進行模擬對抗性演習,并專門成立了虛擬現實技術欺騙戰研究小組,由其具體負責技術研制和試驗。
此外,仿真和建模方法也可以應用在核武器使用上,應用在信息作戰中去。綜上所述,利用軍事建模與仿真技術來開發新技術,并努力使其轉化為經濟上能夠承受的、決定性的軍事能力,正是當前國際上質量建軍的重要方向之一。
軍事仿真包括武器技術仿真、武器系統仿真以及作戰仿真等,已經在軍隊訓練、武器裝備研制、作戰指揮和規劃計劃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成為國防領域的一項關鍵技術。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軍隊普遍面臨作戰方式變化和國防預算縮減的雙重壓力,而軍事仿真以其在一系列局部戰爭特別是海灣戰爭中發揮的有效作用和相對低廉的成本,更加引起各國政府的普遍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