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屆CCBN期間,芯片企業帶來了不同的新理念。有企業表示,要為電視和機頂盒平臺增加更多互動互聯特性,并改善界面,提升用戶體驗,以滿足新興網絡互動業務的需求.
在本屆CCBN期間,芯片企業帶來了不同的新理念。有企業表示,要為電視和機頂盒平臺增加更多互動互聯特性,并改善界面,提升用戶體驗,以滿足新興網絡互動業務的需求;有企業則表示要提高性價比來度過機頂盒后增長時期;另有一些企業則要開拓中國自主標準市場。在CCBN期間,本報記者對推出新理念和新策略的數字電視芯片企業進行了深入的采訪。
意法半導體:提升電視平臺互動互聯性和用戶體驗
意法半導體(ST)是芯片企業中最早與中國運營商合作,開展數字化和互動增值服務嘗試的廠商。同時,它也是最早支持中國自主音視頻標準AVS的企業之一。在本屆CCBN展期間,ST聯合產業鏈上各環節的合作伙伴,共同為參觀者詮釋了為滿足互動業務需要,在未來幾年內機頂盒與電視平臺的技術演進趨勢。
ST大中華區副總裁、消費電子與加密系統產品事業部總經理李容郁先生表示,未來,如果數字電視和機頂盒要擔當起實現新興網絡互動業務的重任,就要從內容、互聯互動以及用戶體驗三方面來增強其性能,而這要求傳統的數字電視和機頂盒平臺要采取多項新技術。
引入互聯互動技術
從內容方面來看,未來電視不僅要播放各種高價值內容套餐,還要允許用戶瀏覽網頁內容,并能滿足互動點播的需求。這就要求電視和機頂盒平臺具有完備的解碼能力,不僅能夠支持H.264、MPEG2、VC-1、DivX、AVS等傳統電視領域的解碼標準,還能支持現在PC平臺上的各種流行的格式,如Flash、Real等。此外,電視和機頂盒平臺還要滿足眾多音頻格式的要求,如Dolby、WMA、DTS、MP3、MPEG1/2以及AACLE-HE。另外,由于知識產權和未來開展交易的要求,電視和機頂盒平臺要采用安全保護技術。“這也是未來平臺與傳統電視平臺的重要區別。”李容郁先生表示,“例如,先進平臺要具有各種數字權限管理系統以及條件接收和安全系統。”
從互聯互動方面看,電視和機頂盒平臺如果要開展網上購物、在線游戲、網絡教育、家庭銀行以及社交網站等互聯互動業務,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提高其連接性和互操作性。今天,被各種產品廣泛應用的連接技術,如USB、藍牙、Wi-Fi、以太網、LAN、HDMI、HomePlug等將被應用到電視和機頂盒平臺上。
而在此次CCBN期間,ST毫不掩飾其對DisplayPort這一新接口標準的喜愛。“DisplayPort作為新的開放工業標準,因為具有無版稅、可擴展、可升級以及可縮小連接器尺寸等優點,并能夠降低有線電視噪聲和耗電量,所以是一個非常有前景的連接技術。”李容郁先生介紹,“我們已經在這方面提供了全系列的解決方案。”
在互操作性方面,DLNA以及ma@rovision等互操作標準正被越來越多的設備采用,以實現各種設備之間的互操作。ST也與合作伙伴一起進行了基于DLNA的互操作性演示。
此外,中間件技術在互動應用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今年該技術受到空前的關注。記者觀察到,在ST的展示中,他們聯合了OPENTV、NDS、茁壯、alticast、ZENTEK、OCEANBLUE等多家中間件企業,演示基于ST的最新平臺,在這些中間件系統之上開發的電視購物、互動廣告、電視聊天、股票信息、視頻點播以及網絡瀏覽等互動業務。
提升用戶體驗
iPhone手機、Wii游戲機等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與提升了用戶的使用體驗有關。而電視和機頂盒若想在家庭媒體中心中承擔重任,也要重點提升用戶的體驗。李容郁先生也表示,提升用戶的體驗成為他們越來越關注的事情。
“傳統電視靜態二維圖形界面已經不能滿足今天人們與電視進行互動的需求。”他說,“電視只有具備了時尚的外觀,友好、簡單易用的輸入方式以及快捷訪問各種內容和信息的界面,才能達到新興網絡互動服務所提出的要求。”為此,當前各種已經應用到電腦、手機以及游戲機上用來提升用戶體驗的技術,開始被應用到電視和機頂盒等傳統平臺上。
在ST的演示中我們看到,3D動態效果、OpenGLES2.0和OpenVL1.1接口、Java等優化動畫效果的技術,Flash、SVG、Bluestreak、AIR&JavaFX等優化界面的技術,浮點單元、高MIPS/Mhz比例、啟動和重啟時間短、頻道切換時間短等快速響應技術,MEMS遙控器、觸摸墊/觸摸屏、相機檢測等輸入設備等都被應用到電視和機頂盒上。
此外,一系列優化音視頻的技術,特別是畫質增強技術和音頻后處理的技術等都是廠商需要重視的關鍵技術。
李容郁先生介紹說,在影像增強技術方面,ST擁有獲獎的影像增強技術,如Faroudja視頻優化校準方案、MCTi100Hz/120Hz膠片電影防抖動和運動影像模糊補償技術等。同時,ST也展示了基于STi7105的音頻后處理方案。
提高產品能效
高能效也是對先進電視和機頂盒平臺的一個要求。“雖然當前機頂盒的選購標準在于功能和價格,但未來我們堅信消費者將用更開闊的視野來評估機頂盒的總體成本,包括最初購買成本、電費開銷和(設備不再使用時的)設備處置費用。”李容郁先生表示,“為此,ST的戰略重點在于減少能源浪費,通過靈活的電源管理來監測和調整機頂盒內部組件的能耗。”這些元件也可能被置于機頂盒外部,例如,圓盤式衛星電視天線內的低噪聲模塊(LNB),機頂盒內的大型子系統,包括硬盤甚至是芯片內的個別模塊。
除了可編程電源管理技術,ST還采取開發新的工藝來降低能耗。ST現行的55nm制造工藝技術針對低功耗經過優化,僅此一項就比未進行優化的55nm技術節省約10%的能源。
而在本屆CCBN展期間,ST重點展示的STi7105、STi7111和STi7141、STi5197以及STi5189都應用了上述提及的多項相關技術。
恩智浦:市場后增長期提供高性價比產品
本報記者馮健
恩智浦(NXP)通過對科勝訊的收購,增加了衛星、有線電視和IP機頂盒的系統解決方案,并擴展了其已有的地面、IP機頂盒以及數字電視產品組合。收購使恩智浦成為數字視頻系統(數字電視和機頂盒)市場前三名技術提供商。在本屆CCBN展期間,恩智浦半導體家庭娛樂事業部數字機頂盒大中華區經理江振輝先生向記者介紹了機頂盒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如何應對機頂盒市場后增長時期所面臨的諸多挑戰。
根據市場調研公司iSuppli的統計,2008年,中國數字機頂盒整體出貨量達到1.08億臺。到2012年,中國數字機頂盒整體出貨量將達到1.24億臺。而從2008年到2012年,該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僅為3.4%。江振輝先生認為,這就意味著,目前中國數字機頂盒市場正處于后期增長階段。雖然產量會繼續提高,但這一產業鏈中的所有參與者都面臨價格與利潤上的競爭,因此,產業鏈上下游最關鍵的事情就是創新。
江振輝先生表示,面對當前的形勢,對恩智浦來說,他們在提供全面機頂盒產品和解決方案的同時,更要集中力量提供高性價比的解決方案,即他們要同時提升在技術領先和成本降低兩方面的能力。
為此,在本屆CCBN展上,恩智浦發布的STB150系統解決方案不但集成了用于DVB-C信號接收功能的單芯片,還配備了高性能32位ARM9處理器,而且第一次引入了TDA18252HN硅調諧器。該調諧器整合了調諧功能與中頻選擇能力,省去了低噪聲放大器和SAW濾波器等昂貴的器件,從而簡化了總體系統設計并降低了系統成本。“這個平臺專為中國市場設計,集成了茁壯的中間件。”江振輝補充說,“該平臺還支持中國國內所有的條件接收系統(CA)。”
江振輝先生還表示,除了總體市場外,中國有線機頂盒市場還面臨挑戰。例如,在中國有線機頂盒市場中,不同的運營商與不同的CA提供商合作,導致了CA格式的多樣化。“對制造商來說,單一標準無法滿足全部的市場需求,而完全支持各種CA格式會給機頂盒企業帶來很大的負擔。”他說,“這就要求芯片廠商的解決方案既能支持多種CA格式,又能滿足客戶差異化或定制化的需求。”為此,目前恩智浦已經與各個CA提供商合作。而通過認證的高級CA標準,能夠符合中國DVB-C運營商的需求。
談到高清機頂盒市場,江振輝先生表示,恩智浦也在積極參與該市場的發展,目前已經推出了一系列高清解決方案,例如STB225H.264/VC1高清機頂盒開發工具包,可以滿足相關市場的需求。
法國迪康:應對移動電視五大技術挑戰
本報記者劉超
在本屆CCBN展覽會期間,法國迪康公司表示,芯片企業在開發移動電視便攜產品時,要應對五大技術挑戰。
目前市場上帶移動電視功能的手機、PMP、導航儀等各種手持終端越來越多,這些產品也受到消費者的歡迎。但從技術角度來說,這些產品面臨五大難題:其一,標準太多。例如,就中國市場來說,就有DTMB、CMMB等標準。與此同時,國際上還有DVB-T、DVB-H、DVB-SH、ISDB-T和T-DMB等諸多標準。這些不同標準給移動便攜設備的使用帶來了諸多麻煩,同一個產品可能換了一個國家或地區就面臨著無法使用的問題。其二,免費與收費需要不同的設計方案。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標準,有的標準是收費的(通過條件接收模塊實現),有的標準則是不收費的。這對產品設計的靈活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三,外置天線給使用帶來不便。目前幾乎所有的移動電視接收裝置基本上都需要一根外置天線來接收信號,這給用戶的使用帶來了很大的不便。而如果把天線內置到產品中,接收靈敏度必然會受到影響。
其四,運營商對接收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受目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運營商對網絡基礎建設的投資受到一定限制,他們迫切希望在已有網絡基礎上覆蓋更廣泛的地區,支持更多的用戶。這就要求移動電視終端和接收芯片要有很高的接收靈敏度,產品在較弱的信號下也能接收到節目。其五,小型化與低功耗挑戰。便攜產品的特點要求芯片越來越小,功耗越來越低。
法國迪康公司營銷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俞青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他們推出的便攜設備移動電視接收芯片和方案,主要解決上述五大難題。首先,針對標準不統一的問題,他們推出基于可編程架構的移動電視接收芯片平臺“Octopus”。該平臺能夠無縫地支持許多現有的和即將推出的移動電視標準,從而幫助移動終端制造商走出多個標準或標準尚未確定的困境。該可編程架構平臺目前可以支持包括CMMB、DVB-T、DVB-H、DVB-SH、ISDB-T以及T-DMB等多個移動電視標準。接下來,他們的新一代產品會增加對其他新標準的支持,如ATSCM/H、DVB-T2等。該芯片還內置條件接收硬件加速模塊,幫助便攜式移動電視終端廠家靈活應對免費和收費的不同市場。
針對目前天線內置和接收靈敏度的問題,他們將于今年第二季度推出一款天線控制芯片。通過與天線供應商的緊密合作,他們盡量避免了天線內置造成的靈敏度下降問題。針對小型化,他們把調諧、解調、內存和電源管理模塊集成在一顆單芯片內,大大減小移動電視接收子系統所需的外圍器件數目,并最終減小便攜式產品的PCB尺寸。該芯片基于65納米工藝,在功耗方面也將保持行業領先的位置。
NEC電子:開拓中國自主標準市場商機
本報記者劉超
根據相關統計,達到中國地面數字標準DTMB的產品已經部署了100萬臺,而符合中國直播星標準的機頂盒一期招標工作已經結束。這些中國自主標準的產品市場需要半導體廠商及時提供各種器件及解決方案。
據悉,中國計劃今年在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及部分地級市共100個城市開通地面數字電視,預計今年地面數字電視機頂盒市場可增長到200萬臺~300萬臺。
在這種形勢下,NEC電子第二SOC事業本部副事業本部長新津茂夫介紹說,NEC電子將瞄準這一市場,與中國軟件及解決方案設計公司上海暉悅數字視頻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合作,提供包括從電路板到軟件在內的可支持中國地面數字廣播的電視解決方案。
據悉,此次合作開發的系統集成了NEC電子的圖像處理系統芯片EMMA3TL和驅動軟件以及來自上海暉悅的中間件和應用軟件。電視機制造廠商使用該解決方案,就可以在短時間內開發出可接收支持新一代視頻壓縮規格H.264/AVC的地面數字廣播信號的全高清數字電視。而為了配合地面數字電視向高清發展的趨勢,NEC電子此次推出的EMMA3TL可支持新一代視頻標準H.264,可接收H.264的音視頻。此外,該芯片還支持新一代音頻標準DolbyDigitalPlus和HE-AAC,并內置USB及以太網等外部接口功能。
新津茂夫希望將NEC電子的圖像處理系統芯片與上海暉悅在中國積累的系統經驗相結合,為中國電視機廠商提供符合中國市場需求,并能為中國高清電視用戶帶來更完美視聽享受的全高清電視整機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