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于2009年3月北京國際展覽中心召開的第十七屆CCBN上,最引人注目的產品不是什么“大件”家當,而是小小的機頂盒產品。作為國內廣電轉型,數字化改造、直播星工程建設和三網融合的“接收端”設備,不計其數的廠商欲在機頂盒這個“大市場”大展雄風。
展商陣營上,凌汛和上海高清兩家主要芯片企業對各種機頂盒應用方案的推廣不遺余力。小到USB棒,大到衛星接收機方案給與了全面的展示。終端廠商方面,長虹、海信、康佳、創維等彩電巨頭的積極性和大顯、UT斯達康、大中訊通、同洲電子等無數專業型企業展開了全面的PK。
為什么CCBN機頂盒如此火爆呢?促進機頂盒市場繁榮的原因主要是消費者端的電視終端與迅速轉型中的廣電網絡的不匹配矛盾。拿消費者最熟悉的城市數字電視機頂盒舉例,其主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城市有線電視網絡數字化改造之后,與消費者傳統的模擬電視的接受制式不匹配的問題。類似的問題還出現在地面無線數字電視、CMMB數字移動電視、網絡電視(IPTV)、衛星電視、農村文化共享工程專項內容等方面。
據統計表明,國內彩電應用市場(包含手持和車載設備)規模超過四五億之多,其中城市有線用戶達1.6億,此外還包含大量的地面無線和衛星電視用戶。在今后數年內,這些用都將面臨著從傳統的模擬信號向數字信號的轉型過程,這一過程中消費者全面更換數字電視機的時間將遠遠落后于廣電網絡的轉換速度。因此,國內機頂盒市場的總體規模將幾乎與彩電產業的規模相當。巨大的市場機遇,是眾多廣電企業在CCBN展會上極力推廣機頂盒產品的重要原因。
近年來,伴隨國內數字電視整體轉換和直播星工程的推進,數字機頂盒產品也在本次CCBN展會上展現出眾多新亮點。
有線標清機頂盒市場漸趨穩定
普通標清機頂盒產品的主要市場是運營商。城市有線網絡轉換中,消費者必須配備配套的數字電視接受設備。而讓消費者自掏腰包,增添一臺幾百塊錢的機頂盒,必然會遭受廣大消費者的反對。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內外數字電視轉換的主要經驗是由機頂盒廠商、有線電視網絡運營商和政府共同承擔。其中,運營商和機頂盒廠商的投入成本主要從以后的增值節目收入中得到補償。
這種面向有線電視整體轉換市場的,基本免費贈送給消費者使用的機頂盒產品,廠商普遍面臨著賣了產品錢賺不到手的困境。運營商獲得機頂盒往往具有很長的還款賬單期,甚至是與廠商約定以今后數字有線電視網絡經營的利潤來付款。因此,眾多機頂盒廠商紛紛抱怨運營商市場是燙手山芋,絕對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味又燙嘴。
本屆CCBN上,廠商對這類產品依然給予了一定的展位支持。CCBN展會某種意義上是“銷售型”的展會。現階段雖然單向標清機頂盒市場的運營情況并不讓廠商滿意,但是在現有階段這一領域還是機頂盒產業的核心市場、最大市場。
據統計表明截止去年底,國內城市有線網絡市場已經接受5000萬部左右的普通標清機頂盒,占到有線電視網絡用戶的三分之一。在未來數年內,還將有至少1億臺該類產品的市場空間,等待廠商爭奪。該領域主要廠家絕不會放棄CCBN展會這樣的市場公關機會,在該類產品市場日趨穩定的同時,廠商間的份額爭奪將更加白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