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液晶電視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進入千家萬戶,如果您也是一名液晶用戶,相信您應該聽說過“壞點”這個詞兒。而且,我們應該還聽說過有很多消費者在選購液晶電視的時候都希望商家能夠提供“包點”的服務,就算是加錢也在所不惜。為嘛呢?壞點之于液晶電視就像人臉上的“痘痘”一般,看著就是那么的讓人生厭。想想也是,上萬塊錢買個電視,當然不希望它臉上長了“痘痘”。
首先,筆者先從液晶板的基本原理說起,來向大伙兒好好介紹一下什么叫“壞點”。
咱們知道,液晶電視機的核心部件是液晶面板,它是由眾多像素點組成的,而這些像素點按照不同的方式排列組合,就可以形成五顏六色的畫面。
液晶面板的每像素點是與三個獨立的液晶單元盒相對應的,而每個液晶單元盒中都有一個條狀的液晶材料,通過與其對應的驅動管改變電壓,進而改變液晶的旋光狀態,從而獲得不用的通光量。
于是,在液晶面板的生產過程中,任何一個液晶單位盒對應的驅動管如若出現故障,都會直接導致液晶材料不能轉動,這樣的話,壞點也就形成了。就這么說吧,假如三原色(紅綠藍)中的紅色產生了故障,該像素點不能正常的改變顏色而成為一個固定的紅色的點,那么在很多淺顏色的大背景下就能很明顯的顯現出來。
一般的,液晶電視的壞點包括三種,即是暗點、亮點和壞點。
我們知道,液晶面板是由大量的像素點所組成的.它們都能夠顯示黑白兩色以及紅、黃、藍等三原色。再由顯示著不同顏色的像素點進行組合,便可以看到不同效果的圖像。
如果個別像素點已經無法產生顏色變化,不管液晶屏幕所顯示的是怎樣的圖像,屏幕都無法顯示,便是通常說的“黑點”。
而一旦開機,便一直發光,讓人非常討厭的便是“亮點”,這種壞點還可能導致黑屏的情況下呈現的紅、綠、藍顏色中一種顏色的像素點,或者是屏幕上本該呈現紅、綠、藍三色中的一種顏色時卻只能呈現出白色,這些都稱之為“亮點”。
再有就是,白屏情況下為純黑色、在黑屏情況下為純白色,或者是切換到紅綠藍三種模式下,還是只顯示為純黑色或純白色的情況,這都統稱為“壞點”。
2007年1月1日其開始實施的SJ/T11343-2006標準(LCD國家行業標準)里,這樣規定道:A區是指液晶電視屏幕中央、高度和寬度都是屏幕高度和寬度一半的區域,除此之外的區域便是B區。該規定允許在A區里有不多于兩個暗點,A+B區則不能多于八個,而在1/9*1/9的面積則不能多于兩個;A區里不允許有亮點,但是可以有彩點一個;而A+B區域里,卻不能有多于兩個的亮點或彩點。
不過,消費者需要注意的是,國家“三包”規定對平板彩電并不適用,返修的話都是廠商說的算,所以大家在選購機器的時候一定不能混淆視聽。當然也是有一定標準的,消費者可以參照上面的LCD國家行業標準,深入了解這些標準,以便和廠商進行交涉。
另外,液晶面板上的壞點可以說是一種硬傷,重某種程度上講,它是不能被完全避免的。不但會產生在制造過程中,而且在液晶電視的使用過程中,隨著機身受到撞擊或自然損耗,液晶電視同樣會出現一個或多個壞點。曾經有報道稱,一個消費者在連鎖店面里挑選的一臺沒有壞點的液晶電視,在運回家后,開機卻出現了兩個暗點。而且,液晶面板壞點一旦出現,是無法被修復的,只能更換顯示屏。
所以說,我們在選購液晶電視的時候,就應該從根本上重視這一問題,很多消費者都喜好在白屏的情況下尋找暗點,或者是在黑屏的時候搜尋亮度,當然了,這種做法是沒有問題的,可實際操作起來卻是費力、費時又毀眼睛。
這里,筆者教給大家一個赤手空拳找壞點的方法,很簡單,不用借助什么工具,先把液晶屏全綠,在這個時候尋找暗點,接著把屏幕全藍,在這個時候,如果有亮點的話,您一眼就能看得出來,不相信的話,您可以到一些液晶電視的售后處找個有壞點的電視試一下,這個方法絕對是又省時又方便。
可能有人會說,“你不是說過,有人買了個沒有壞點的電視,被運回家,便出現了倆亮點么,遇到這種事情,我們該咋辦?”我在上面就提到了,液晶電視的壞點本身就是個硬傷,它不但會產生在制造過程中,也會出現使用或運輸過程中,像那種情況只能是怪運氣不佳了,真是“喝涼水都塞牙”。不過,筆者還是的提醒大家伙兒,您在購買液晶電視前,還是可以就“壞點”問題與銷售商達成某種協議的,商定一下,非人為因素造成壞點的出現,到底該怎么解決。畢竟在未付賬的時候,主動權還是在咱們消費者手里握著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