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王姓先生來電反映,其不久前在網上看到了一款液晶電視產品的介紹,對其心儀不已。但是待到買到家之后,才發現型號差了一個字母,產品功能也有明顯不同。這件事令王先生非常氣憤。
其實,擁有像王先生類似遭遇的用戶不再少數。平板電視產品和傳統電視比較,目前還處于產業的導入期。產品更迭加快,價格波動也比較大。這使得市場上型號類似的產品比較多。尤其是同一品牌的產品,型號雷同的更是不再少數。這種表示混亂的局面給諸多消費者帶來了不便。
據悉,廠家型號的設定通常具有一定的意義。例如采用液晶技術還是CRT技術,具不具有流媒體功能、是不是全高清、屏幕尺寸大小等等。有些時候還與產品采用的那家的屏幕有關系。但是型號的設定通常又只有幾個字母。因此彩電產品型號上的一字之差,往往導致實際的產品謬以千里。這種情況,即便是商場的銷售人員也未必能分的清楚,就更不用提普通消費者了。
國內彩電市場產品型號不僅從在相似的問題,有時候還有變更的問題。某電視企業的銷售人員表示,一個基本功能的產品如果銷售較好,上市奇會很長。這期間產品價格的變動,或者采用上游零組件的變動,都可能導致型號的微小變化。這種變化與平板產業的快速發展是分不開的!叭绻a品變了型號不動,消費者可定不會同意”,該工作人員略帶委屈的表示。
同時,廠家也愿意將一些受歡迎的造型、功能在更多的產品上應用。而產品型號中很可能含有與產品造型功能有關的因素,因此,當一個產品系列出現新產品替代舊產品的時候,消費者也會誤以為是原有產品變了型號。這種情況的發生往往與產品價格的變化緊密聯系。例如一款產品看似價格調整了2000快錢,但是很可能是廠家又推出一款外觀相似的低價位產品。在產品的功能、性能上可能存在著不同的地方。
“在消費類產品領域,型號復雜多變的情況普遍存在,只是這種情況原來主要出現在IT產品上,而不是家電上,所以部分消費者接受起來有一定困難”,一位業內資深人士表示。據調查發現,像筆記本電腦之類的IT產品,往往一個造型對應數款配置不同的型號。同時每隔幾個月這些型號都會由于硬件配置的變動而發生改變。
專家指出,消費者避免型號混淆造成買錯產品的事故出現,最好的辦法還是自己要細心。首先是在網上查找資料一定要型號一致;再者,賣場砍價的時候,也要弄清楚型號,不要“超不多”;第三交款的收貨單上的型號必須“一字不差”;最后產品送到家里消費者也先看好型號,如若有問題要及時提出。
在平板電視等產品的型號問題上,消費者最需要的是改變以往大眾家電產品哪種型號簡單,或者以外形和尺寸代替型號認識產品的觀念;樹立起型號是產品唯一身份證的習慣。相信只要消費者有了這種重視型號的意識,向王先生那樣的誤會就能從根本上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