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大多數液晶電視的圖像設置菜單下,會有亮度、對比度、色溫、色彩飽和度、色調等選項,將這些選項的數值調整到合理位置,即可顯著改善液晶電視的顯示效果,讓它顯示的畫面更適合我們的欣賞習慣。下面,筆者就給大家說說這些選項分別都起什么作用,以便讓大家日后能夠更好地調校自己的液晶電視。
1、亮度影響液晶電視色彩表現的真實
液晶電視的亮度是指亮度是指畫面的明亮程度,它也是液晶電視的一項重要參數指標。合理的亮度可令我們的眼睛更舒適,同時也不會影響畫面的色彩表現。一般來說,過高的亮度一方面容易引起視覺疲勞,同時也使純黑與純白的對比降低,影響色階和灰階的表現。因為液晶電視的亮度是通過調整背光來實現的。背光源亮度越高,就更容易沖淡液晶電視本身的色彩,導致畫面泛白。
現在市面上很多液晶電視的亮度動輒號稱1000流明、2000流明,其實并不好,要知道傳統CRT電視的亮度一般為300-600流明左右,已經表現相當出色了。就實際使用情況來看,液晶電視的亮度調整在50%是比較合適的。如果還覺得過亮,可根據實際情況再調低些。如果亮度超過70%,就又可能影響畫面的色彩表現了。
小帖士:目前液晶電視的亮度普遍是由背光源控制的。因為液晶電視所采用的LCD面板為非發光性的顯示裝置,須要藉助背光源才能達到顯示的功能。目前液晶電視普遍采用的是CCFL(冷陰極熒光燈)背光技術,它有一大缺點就是色域狹窄,這也是大多數液晶電視只能表現NTSC色域75%左右的原因所在。因此新興的LED背光源技術開始受到廠商們的青睞,采用LED背光源的液晶電視能夠表現出更寬的色域,可以達到NTSC色域的100%以上。
2、對比度影響液晶電視的畫面細節
對比度則是屏幕上同一點最亮時(白色)與最暗時(黑色)的亮度的比值,對比度越高意味著能夠呈現更多的畫面細節,能夠表現更多的色階,從而使得色彩更加艷麗。只可惜,目前市面上大多數液晶電視所標示的對比度數值,都是所謂的動態對比度,基本沒有太大的實質意義。
正因為如此,我們在調整液晶電視時,也不能將它的對比度調整的太高,否則也有可能導致畫面泛白的情況出現;如果太低了,則可能出色畫面色彩非常清淡的情況。一般而言,50%左右的對比度值是比較合適的。另外,如果非特別需要,最好將液晶電視的動態對比度功能關閉。
3、色溫的調整影響液晶電視色彩風格
色溫是表示光源光譜質量最通用的指標,單位為K(開爾文)。一般來說,任何光線的色溫是相當于上述黑體散發出同樣顏色時所受到的“溫度”。顏色實際上是一種心理物理上的作用,所有顏色印象的產生,是由于時斷時續的光譜在眼睛上的反應,所以色溫只是用來表示顏色的視覺印象。
每個人對色彩都有著不同的喜好,有人喜歡濃艷的色彩,有人喜愛淡雅的色彩,不同的色彩風格,就可通過調整色溫來實現,色溫越高,顏色越偏藍,屬于冷色調。色溫越低,顏色偏紅,屬于暖色調。我們在調整電視機的色溫時,可根據個人的喜好以及使用環境的燈光效果來確定,以便讓液晶電視的色彩風格符合自己的喜好。
4、色彩飽和度影響液晶電視畫面色彩的濃艷
色彩飽和度是色彩調整的一個重要項目,有的也簡稱它為色度,色彩飽和度的高低決定了液晶電視色彩的濃艷。因此,要想讓液晶電視的畫面表現更出色,合理調整它的色彩飽和度也是很重要的。
一般來說,喜歡濃郁色彩風格的,色彩飽和度可以調高些;喜歡淡雅色彩風格的,色彩飽和度則不能調得調高。但是,如果色彩飽和度過低,則會讓畫面失去色彩;色彩飽和度過高,因為色彩過分濃艷,也是無法正常觀看的。
5、色調就是液晶電視畫面的風格
色調是指液晶電視畫面色彩外觀的基本傾向。在明度、純度、色相這三個要素中,某種因素起主導作用,我們就稱之為某種色調。我們通常可以從色相、明度、冷暖、純度四個方面來定義畫面的色調。具體到液晶電視中,不同的節目類型,如懷舊片、言情片、青春片、戰爭片,就有各自不同的色調,不同導演拍出來的片子,也是有各自不同的色調的。因此,在欣賞電影大片的時候,可以根據不同的影片,在菜單中調整相應的色調,從而使得畫面表現更加真實。
6、合理利用液晶電視預設的圖像模式
現在各大品牌的液晶電視,一般都預設了諸如影院、電視劇模式、圖片……等圖像顯示模式。在這些圖像顯示模式下,廠商根據實際顯示需求,將亮度、對比度、色彩飽和度、色調等參數預設了合理的數值,用戶只需通過遙控器一鍵切換,即可實現調用,從而讓液晶電視顯示的畫面更加真實、靚麗。
合理利用液晶電視預設的圖像模式,可讓我們省時省力地讓液晶電視畫面呈現出最佳的顯示效果,何樂而不為呢?
寫在最后
液晶電視顯示畫面的調整,本來就是一件非常主觀的事情,不僅需要時間和經驗,而且也不是一次性調整就可以達到最佳狀態的。它需要通過我們不斷的試驗、體會,最后從中找到一個最適合自己觀看的模式,從而讓液晶電視畫面展現出讓自己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