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投影機行業內普遍認同微型投影機產品的潛力,雖然大家都推出了微型投影機產品的計劃,但我們在市面看到的產品很多卻是“擁有微型概念的便攜投影機”產品。當然,這樣的產品也難以給予一個明確的市場定位,因為動輒幾千元的價格也讓廠商很為難。
如上圖我們看到,科技感十足的“投影眼鏡”也許更容易讓我們想到這款產品是賣給哪個人群,而微型投影機的尷尬正是難于定位,因為它的高昂的價格讓我們望而卻步,并直接導致了產品的性價比逐漸滑向“無線接近0”的深淵。
說到這里,不得不提的是美國的一家玩具制造商,名字不太記得了,但是他們提出了一個概念——投影玩具,即通過成本控制讓微型投影機成為一種玩具產品,他們通過各種手段竟然使得同樣類型和性能的產品價格低于主流市場70%左右,即便它是以犧牲產品品質和壽命為代價,但誰會真的使用它10多年呢?
這里我要嚴重的感謝下國內的山寨企業,因為正是他們的努力才使得我們用的起手機電腦等等產品,當然投影機行業的價格下調也離不開無所不能的山寨的鯰魚效應,正是他們的存在才使得“高清”終于沖破六千大關。而同樣由于價格大幅下調,瀕死的720P才得以絕處新生,成為目前家用產品中最受關注的產品,反之,若真的如藍光一樣“毫不妥協”,必然會處處遭遇困境。
綜上所述,雖然微型投影機技術上突破靠光源亮度,但本質上其價格才是真正致命之處,而如果真要達到人手一部的效果,也許我們只能寄望于山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