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注重生活品質的高清玩家和時尚人士來說,新年擁有一件高清新品自是一件樂事。在高清播放機領域,藍光播放器和網絡播放機正為人們所爭議;而就藍光播放器而言,國際藍光(BD)和中國藍光(CBHD)的較量也初步顯露。業界表示,隨著中國藍光陣營的擴大,藍光播放器型號的增多和價格的逐步回落,以及藍光碟片片源的增多,中國藍光產業鏈勢必迎來快速發展期。 藍光播放器借高清平板上位
據了解,在傳統的顯像管電視時代,VCD是作為與之配套的一個播放產品,成為補充收看電視節目的一種娛樂方式。而在純平顯像管彩電時代,像素更高的DVD成為了新型播放機;而后,在彩電步入平板電視時代后,打著“高清”旗號的EVD、HVD、HDV等多種格式播放機開始見諸市場,卻因廠家眾多、品質參差不齊難以形成統一標準,在推廣上也更難以展開。然而,高清平板電視普及的苗頭卻讓生產碟機廠商看到了新一輪商機,也為高清播放機的橫空出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高清播放機領域,網絡播放器和藍光播放器首先成為了爭議焦點。2008年初,索尼在國內發布了第一款售價為4999元的藍光播放機。同時,藍光碟片片源也極為稀缺,并保持著100元以上的高額身價。由于價格的“高不可攀”,索尼的本款播放機在國內市場卻遠遠不如其在國外的火爆局面,但卻讓消費者帶來了一個高清播發機新選擇。與此同時,以硬盤為介質的高清播放器卻以相對低廉的價位,成為不少入門高清玩家的首選。
然而,硬盤播放器的發展也受到了一系列因素影響。依靠硬盤播放高清節目需先從網絡上下載高清文件、設置高清播放機。這不僅對網速有較高的要求,還要求使用者需要具備一定的計算機和網絡方面的專業知識。因而,選擇以這種方式播放高清節目的大多為時間充裕、精力豐沛的年輕人。相反,藍光播放器卻操作便捷省心,放入高清碟片即可觀看高清節目。
“隨著藍光播放機價格的不斷下跌,藍光播放機有望像DVD一樣迅速普及開來。”業內人士表示,但藍光格式以外的高清播放設備也會在相當長的時間存在,百花齊放的狀態更能助推高清產業的迅速發展,也有助于藍光播放機的價格緩和。
中國藍光低成本拓市場
回溯碟機行業最近十余年的發展,國產碟機企業總是受制于國外的技術標準和高額的專利收費,而這一局面卻在藍光播放機時代來臨時開始有了轉機。當索尼、飛利浦、松下等廠家在國內推出國際標準藍光(BD)產品的同時,以新科、TCL等為首的中國藍光(CBHD)陣營也開始密謀翻身。
去年11月,在工信部指導下,中國高清光盤產業推進聯盟成立。經過近一年的聯合開發,中國藍光技術規范完整確立,產品開發全部完成。國內外內容提供商、光盤碟片生產商、光盤生產設備提供商等相關企業,組成了完整的中國藍光產業鏈。光盤的容量大大提升,雙層容量達到了30GB,圖像清晰度達到頂級的1920×1080。由于采用獨特的版權保護技術,碟片內容商的利益得到嚴密保護。業內人士表示,中國藍光標準的出臺,打破了先進國家的技術壟斷,增強了中國影碟機在國際舞臺上的話語權。
“CBHD碟片的成本優勢是與生俱來的”,據新科新聞發言人陳長峰介紹,CBHD與DVD的結構及物理格式相似,生產工藝相互兼容,對現有DVD生產設備而言,稍加改造就可以用來生產CBHD碟片,“而碟片是形成中國藍光產業發展的基礎”。據悉,目前,以CBHD格式的藍光碟片市場售價為40—5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