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經常進行圖形制作的朋友打電話過來說他買了一臺專業級的LCD,但與之前的CRT顯示器相比,色彩差了好多,用800電話詢問客服,回復是需要調試后,色彩效果才能達到最優效果。無奈,只能趕赴其家中,幫助他對LCD進行調試,但在對機器進行簡單的調試后,我有些失望了。這款機器確實置有不少色彩方面的特殊技術,廣色域和高對比度的Logo非常醒目貼在機身之上,但卻使用了TN面板制成,因此不論怎么調試,它的色彩效果都不及廣視角面板的機型,更不要說與CRT顯示器相比了。
很顯然,我的這位朋友是被忽悠了,因此才買了這臺所謂的專業級LCD。但我們也不得不佩服廠商對產品的定位,隨便為TN面板加上個廣色域和高對比度,就愣說是色彩能與CRT相匹敵的專業級LCD。而由于價格要比真正的專業級LCD低出很多,上當的消費者自然絡繹不絕。
那么,到底什么樣的LCD才能被稱作是專業級LCD呢?很多人在面對這個問題時,首先會想到價格,因為任何IT產品只要是與專業二字沾邊后,價格都會比普通的同類產品高出很多。其次會想到接近真實的色彩顯示效果,這是由于人們對專業級顯示器的概念大多數都局限于做圖專用的緣故。
實際上,所謂的專業級顯示器,是針對不同類別的用戶進行特殊針對性設計的機型,用戶群不單單只針對專業的制圖工作者,像一些針對商業展示用途而設計的機型,都可稱為專業級顯示器。而大多數顯示設備廠商為了讓自己的一些LCD能夠獲得較好的銷量,大肆對其進行夸張式的宣傳,甚至最終將其包裝成為一款“專業級LCD”,這對于最終的消費者而言,無疑會有一種上當受騙的感覺。因此,此次我們就將專業級LCD上的一些購買盲點告知大家,以便您能夠對專業級LCD擁有更多的了解。
近期,廣色域和LED背光兩大技術好似異常的被各大顯示設備廠商所看好,而由于兩種技術能夠為LCD帶來更加豐富的色彩顯示,因此被廣泛的應用于“專業級LCD”之上。但擁有寬廣色域的LCD,就真的能夠為專業的圖形制作者提供較為較為真實的色彩嗎?
面對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搞清的是LCD的廣色域是怎樣達到的?現在,幾乎所有的廣色域LCD,都是依靠背光技術來實現的。由于傳統CCFL燈管在螢光材質上的限制,紅光呈現能力偏弱,加上所搭配的彩色濾光片的混色效果較差,最終的NTSC色域只能達到72%到75%左右。
為了有效增強色域值,一些面板廠商開發出了CCFL背光的加強技術——W-CCFL背光。這種W-CCFL只是對屏光材質進行改良,在CCFL基礎上采用了特殊的涂層就能將色域飽和度從原本的72% NTSC色域提升到92% NTSC色域,而多色濾光片方案幾乎不會增加成本,因此目前大多數主流廣色域液LCD顯示器都是采用此種背光技術,這也是為何一些采用TN面板的民用LCD也擁有92%的NTSC色域的緣故。
與民用級廣色域LCD相比,擁有廣色域特性的“專業級LCD”則多采用LED背光技術。LED背光的優勢就在于能夠為LCD提供超越100%的NTSC色域值。從表面上來看,LED背光似乎為“專業級LCD”提供了更加豐富和真實的色彩表現。但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
通常情況下,一說起專業級顯示器,人們往往會首先想到近似真實的色彩表現,這就使得專業級LCD的面板選用十分的重要。除了特殊用途之外,大部分的專業級LCD均采用非TN面板制成,而是否擁有更加色彩表現的廣視角面板機型就一定是專業級LCD呢?
將廣視角面板與8bit的驅動IC搭配在一起,就自稱是制圖領域的專業級LCD,這在LCD市場中相常見,多以臺系品牌為主。液晶顯示器上常見的廣視角面板,可分為VA和IPS兩大類,兩者都比TN面板擁有更加豐富的色彩表現和寬廣視角范圍,且是真正能夠顯示16.7M色的8bit面板。但單純的以面板而論,普通采用廣視角面板的LCD,絕對無法被稱為是專業級LCD。
像24英寸這種較為高檔些的娛樂用機,極大多數都采用廣視角面板制成,且不說面板類型是VA還是IPS,從這類機型的OSD菜單就可以看出他們是偏向娛樂設計的。而一些使用廣視角面板,并自稱是專業級LCD的機型,在OSD菜單中除了一些民用常規選項外,并沒有加入任何的專業色彩調控功能。雖然在色彩純正表現方面,廣視角面板要比TN面板的校正方便一些,但普通圖形工作室并不配備色彩校正儀器,這就使得“專業級制圖顯示器”的稱號成了空談。
當然,一些資金并不充裕的專業制圖者,使用“蜘蛛”等第三方的色彩校正儀器,對普通的廣視角面板LCD進行校正后,當作自己的制圖用顯示器,這也確實是一種廉價的制圖用LCD采購方案。但需要注意的是,一臺所謂的“專業級制圖LCD”在購買之后,需要用儀器進行繁瑣的色彩校正,才能勉強用來做多色彩圖,此時此刻,它又怎能稱得上是一款專業級LCD呢?
相信大多數普通的電腦用戶,并不會十分的關注LCD面板的bit值,但對于“專業級LCD”而言,液晶面板的bit值與驅動IC所能處理的bit值則顯得尤為重要。
像之前的大多數民用TN面板LCD,均使用的是6bit面板,搭配6bit的驅動IC,成品機只能顯示器16.2M色。之后,一些顯示器廠商為了讓自己的產品更具有賣點,在采用6bit面板的同時,使用8bit的驅動IC與之相搭配,軟調節出16.7M色,而這種調節出的16.7M色并不真實,與原生8bit的廣視角面板具有很大的差距。同樣的,一些“專業級LCD”,在采用8bit面板同10bit驅動IC的情況下,也聲稱自己是10億色顯示器,從實際角度出發,這幾乎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現在只有極少部分的面板廠商在生產10bit的液晶面板,這類面板可以使RGB三原色各自擁有2的10次方,也就1024個灰階表現,配合相應的10bit驅動IC,便可顯示1024x1024x1024=10.7億色。現今只有NEC的2690WUXi和少數的高端專業級LCD,采用10bit的IPS面板制成。其中,NEC 2690WUXi搭配的IC內部配備12bit LUT(LOOK UP Table即12bit色彩查找表,非直接的12bit伽馬修正驅動),能夠從約686億種顏色中篩選出10億種最佳顏色,其顯示效果要比傳統的8bit LCD在還原物體的色彩上更加準確。
由于很多專業圖像設計師對于LCD面板的bit值技術也不是過于了解,致使輕信一些LCD在使用8bti面板的同時,卻打出能夠顯示686億色甚至5490億色的宣傳。也許廠商真的使用13或12bit的IC計算出這些數量的顏色,但面板本身只能顯示16.7M色,這無疑是在自欺欺人。
面板的bit值能夠顯示多少種顏色與廣色域可以說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概念,相對而言,廣色域的表現方式要更加直觀一些,而面板和驅動IC的bit值則很少在普通的專業級LCD宣傳中出現。但作為高端的制圖和醫用專業LCD,則十分需要共同擁有10bit面板和驅動的LCD,以便獲得更加出色的灰階效果。
19英寸寬屏擁有1680x1050分辨率,22英寸寬屏則擁有1920x1200分辨率,看起來這兩個尺寸寬屏LCD的分辨率好像都錯升了一級,但事實上,具有高分辨率的中小尺寸LCD確實已經面世。與之前使用筆記本面板擁有1920x1200分辨率的17英寸寬屏不同,具有高分特性的19和22英寸寬屏LCD采用了地地道道的桌面級LCD面板制成,而這種LCD并不是讓您用來看高清電影的,因為它們是一種另類的專業級LCD。
在有限的顯示面積中,增加更多的象素,使得具有高分特性19和22英寸寬屏的點距要比常規同尺寸機型小出不少。此時,使用這類LCD,瀏覽文檔顯然是相當的費力,但作為監控用機,它們的優勢則會完全體現出來。
上面這幅《電力系統監控軟件》的截圖很顯然是不完整的,因為在較小分辨率下,整個監控區域是需要左右拖動,才能進行完整觀看的。此時,具有大分辨率特性19和22英寸寬屏的優勢則被體現出來,在占據同等桌面空間的同時,您也許不用再使用鼠標拖動,就能夠看到完整的監控區域,這對于監控人員來說,更加省時省力,且產品購買成本上也要比大尺寸大分辨率的LCD低出不少。
也許很多電腦用戶并不明白,家用級LCD正不斷向大屏發展,而具有高分辨率特性的LCD則不斷向小屏進發,這未免有些背道而馳的寓意。對此,希望您能夠理解的是,所謂專業級LCD正是為特殊應用人群而專門設計的液晶顯示器,具有超強色彩體現的專業級LCD只是為制圖用戶而專門設計的,而諸如超窄邊框的LCD則是為多屏拼接而設計的,其同樣可屬于一種專業級LCD。
通過前面的介紹,相信大家能夠看出,真實的色彩對于制圖用LCD固然重要,但并不是所有的專業級LCD都需要擁有接近真實的色彩表現。像一些監控和拼接類的LCD,就是加強了機身設計,并把其與專業應用結合在一起后,才被稱為是專業級LCD的。
至于一些特殊的顯示加強技術,則需要廠商對其進行長期的調試才能達到專業級用戶的使用要求,否則就會出現物極必反的現象。
專業二字好說,但不好做,為特殊用戶群專門設計的LCD,更加難做。在此,我們也呼吁各大顯示設備廠商,不要將專業級LCD在專業應用方面的效果表現當作兒戲。消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在購買此類產品時,將會越來越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