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由奧維咨詢主辦的“首屆中國商用顯示(B2B)發展高峰論壇”(以下簡稱大會)在北京萬壽賓館隆重舉行。作為大會協辦單位投影時代應邀對大會全程進行了直播報道。大會上,與會專家提出了一個敏感的問題:不斷大尺寸化發展的平板顯示產品與傳統商用大尺寸顯示解決方案投影機產品之間的市場重疊和替代問題。
作為全球平板顯示產業的領導者,等離子顯示技術當之無愧的第一品牌松下的與會代表,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系統等離子顯示器營銷公司總經理蔡偉清先生在大會發言中指出,“松下的專業PDP顯示器從2001年開始廣泛應用到B2B的各個領域”。這些領域不僅局限于對電視信號的顯示和監看、公共場所的電視廣告和信息的顯示,也包括政府企業各種會議室的視頻顯示、學校教室多媒體應用,這兩個傳統投影機產品的強勢市場。午間茶歇的時間,在投影時代網與蔡先生的交談中,蔡先生再此表示出對大屏幕等離子顯示器件產品“替代”傳統投影機應用趨勢的濃厚興趣。
大會另一位特邀嘉賓,冠捷集團興捷聯有限公司TV事業部總經理劉丹先生,更是以一個奇妙的形容提出了商用平板的應用空間范疇。劉先生指出,平板是掛在墻上的電視,一定意義上只要有墻的地方就能有平板電視。針對會議室、教室等傳統投影機的應用場景,劉先生認為,“投影一開會的時候就黑燈瞎火的。不開會效果也不好,像封在墻里面的工程”,替換成平板產品能明顯提升應用效果和應用檔次。劉先生特意舉例說明這種趨勢:遠大空調的會議室全部應用的是松下65寸的等離子,沒有投影的,“因為效果好,對客人尊重,開會不用關燈,為了企業的形象和禮貌,把投影丟掉了,提高檔次”。
大會嘉賓對商用平板,特別是對大尺寸產品與傳統投影機產品應用的重合市場的關注也引起了到會眾多觀眾的注意。一些擁有傳統投影機業務的廠商和教育界參會代表特別對這個新提法感興趣。而就筆者認為,平板之代替投影雖然構想美妙,但是還只是處于“實驗”階段:與大尺寸平板比較,投影機價廉物美的特點是不容忽視的。
之所以部分高端市場的客戶,例如遠大空調率先選擇會議室引入平板電視,其原因不外乎兩個:第一平板應用方面,不需要額外的音箱和顯示屏幕也可以工作,而其操作更為簡單;第二體現公司的“門面”,更多的消費認為平板是新興的高技術產品,而且應用對環境光線幾乎沒有要求,所以也顯得對客戶比較“尊重”。
以上是平板產品的兩個優勢,而從基本的功能和價格方面來看,平板現有產品60英寸已經可以實現比較經濟的批量生產,無論是液晶還是等離子產品價格均可以控制在10000-25000元之間。其價位并不比高端客戶需要選用的高端一些的“投影機”昂貴多少。在不是很大的會議室內,例如長度小于7米,這樣大小的畫面尺寸也能很好的滿足“視野”上的需求。這也是促使遠大空調選擇等離子產品部署會議室的原因之一。
然而,談論平板和投影機之間的競爭關系,不能僅僅思考平板產品的優勢,而忽略投影機的“性價比”。在高端高亮工程市場,平板完全不能滿足客戶的應用需求;在以家庭影院娛樂為重的應用中,家庭影院投影機的性能優勢也非一般平板產品可以取代。即便是在教育和會議應用場合,投影機的“價格”優勢也不容小看。
首先,如果消費者需要的不是60英寸級別的顯示畫面,而是八十英寸甚至更大的畫面,投影機產品的應用成本僅為幾千元到幾萬元。而相對尺寸的平板電視產品價格則以十萬元計算:夏普108寸液晶的價格為150萬,三星82寸液晶的保價也在40萬以上。對于觀看距離超過7米的用戶(絕大部分教室都滿足這一條件),80英寸以上的畫面,甚至是120英寸的畫面幾乎是必須的“應用條件”。在這些市場,平板將以幾乎不能滿足客戶功能的“劣勢”而不能有所作為。
第二,對于那些未必需要80寸以上尺寸畫面的用戶,甚至是四五十英寸六十英寸畫面也可以滿足應用需求的用戶,投影機產品的優勢則在于價格。目前主流的商用和教育投影機的價格尺度是2500-8500元,這樣的價位實現的畫面尺寸較同等價位平板電視至少擁有50%到一倍的巨大優勢。尤其是對于一些普及型市場:包括教育行業的農村和基層學校、班班通工程;中小企業的會議室應用,3000多元的投影機能實現的大尺寸效果是同價位平板電視無論如何也不能媲美的。
因此,站在目前投影機應用市場的細分需求的角度來看,即便是教學與會議應用市場,至少超過60%的客戶或者無法接受平板高昂的價格,或者投影機在提供足夠大的畫面的同時更為便宜。平板對投影機市場商務和教育應用的替代過程,必須在平板實現以下兩個功能特點之后才會規模化的發生:第一,80寸的平板價格降到一兩萬元;第二,三四千元能購買五六十寸的平板電視——而這兩個條件幾乎是短期內不可能實現。
在未來的商用顯示應用中,平板電視在高端教學與會議室市場的滲透已經成為必然,這一趨勢也不能被阻止。那些以往市場高度集中在高端市場的投影品牌:例如日立、愛普生、已經退市的東芝等等,其市場地位岌岌可危。但是,對于那些主要抓住投影機的性價比市場的品牌,平板的威脅還遙遙無期:宏碁、雅圖、奧圖碼等均將是這些市場的受益者。而市場結構比較均衡的品牌,松下、索尼等(這些品牌還都擁有自己的商用平板業務)則必須考慮好自己的未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