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設計方案思想
海關遠程監控系統總體結構設計和建設遵循“統一規劃、統一規范、分布實施、注重實效、安全可靠”的方針。同時,為了達到系統的總體目標,整個系統的設計應該堅持以下原則:
1、可靠性與安全性原則
充分考慮選用可靠、成熟的技術和產品,系統的可靠性是系統成功建設的重要前提。在系統的設計中,多層安全保護機制和措施,確保各種數據的完整性、準確性和安全性。
2、開放性與標準化原則
在系統設計中,采用開放式的設計思想,保證系統與其他應用系統之間具有完善的接口。并且采用已經被廣泛使用的工業標準和技術標準規范,以充分和其他應用系統無逢集成和連接。
3、擴展性與網絡性原則
充分滿足了現有的條件和需求,又可兼顧未來技術的發展和進步、系統需求的增長,系統具有較強的擴展性。可利用現有的網絡遠程傳輸前端的視頻流,網絡中的任一計算機均可作為分控點,遠程監視、控制與指揮。網絡分控點的擴充,只意味著IP的擴充。
總之,本系統充分利用了當今的最先進的設備、網絡和技術,實現現代化、智能化、數字化、網絡化管理。
二、系統實現
天盈隆智能安全聯網管理系統(TYL—NMS)多級遠程監控系統的實現海關遠程監控系統是在機場現有監控系統基礎上,在機場關與總關之間建設以海關現有關區網(IP協議)為傳輸平臺的遠程數字視頻監控系統,實現機場關現有模擬視頻監控系統與新建數字監控系統之間的連接與控制,使得位于總關辦公樓的關領導和相關業務部門能夠實時遠程監視機場關業務畫面,在技術條件許可時實現遠程對現場攝像機云臺鏡頭的操作功能。該系統須具備良好的擴容能力,中心處理系統不再增加配置的情況下,具有二期工程增加若干個現場監控點的上聯擴展容量。
三、系統描述:
圖 4-1 遠程監控系統拓撲結構
根據海關物流遠程監控的實際需求,將系統設計為三級遠程監控體系結構,如上圖所示。
在前端航站樓旅檢現場、拼裝區、快件中心現場和安全聯網監控現場分別設置一臺天盈隆智能安全聯網管理系統(TYL—NMS)分控主機,由于該系統強大的數據處理和系統集成能力,可以實現在一個平臺上完成數字圖像監控采集、壓縮、存儲、傳輸、防盜報警監控管理、遠程控制等功能,從而降低系統的造價、提高了監控維護的效率并降低了使用難度。
天盈隆智能安全聯網管理系統(TYL—NMS)對矩陣輸出的視頻信號進行數字化采集、MPEG4壓縮、本地存儲、并通過以太網接口接入機場局域網,它將壓縮后的數據以多播方式發送到機場局域網內供機場關領導實時監看,同時它還可以將壓縮后的數據通過海關辦公網絡發送給總關的服務器。
在海關總關設置監控服務器,它提供了對前端監控工作站的分層次管理,對整個系統內所有用戶的管理和分級權限控制;用戶可以通過WEB方式登錄服務器,實時監看對他授權的監控點,同時用戶可以根據需要將音視頻數據實時存儲在中心服務器上;服務器數據庫記錄了所有視頻資料信息(視頻文件可以是分布在各個監控工作站或監控服務器)、報警信息、監控點信息、其它數據信息,一般用戶通過WEB登陸服務器,可以在統一的界面查詢任何對他授權的信息,并可以以流媒體方式點播歷史資料;對于前端和中心之間不支持多播的網絡環境,服務器提供了單播到多播的數據轉發,這樣中心的多個人員查看前端的實時流大量節省帶寬。
在海關總關設置一臺總控工作站,總控工作站采用奧天盈隆智能安全聯網管理系統(TYL—NMS)總控主機,它可以實時觀看任意監控工作站的任意攝像頭,支持同屏24路實時監看,可全屏模式顯示接等離子或DLP大屏幕顯示系統;用戶還可以設定多個輪巡組對前端監控點進行輪巡監看;可遠程設定前端監控工作站的各項參數;在監控工作站實現了對矩陣控制功能后,可獨立地針對不同的信道進行遠程控制。
總關的用戶和機場海關的用戶都可以實時監看前端授權的任意監控點,但他們的處理方式有一些不同。每個用戶都會有控制通道和數據通道,控制通道負責權限控制、連接建立、遠程控制等,數據通道是音視頻數據的承載通道;對于總關的用戶,每個客戶端都是和監控服務器之間建立控制和數據通道,而對于機場海關的用戶,控制通道是和監控服務器建立,而數據通道是采用監控工作站的多播數據通道。這樣整個系統所有用戶的權限控制統一由監控服務器完成;機場海關用戶接收監控工作站的多播音視頻數據,不會占用機場關到總關的網絡資源;總關用戶從服務器接收多播/單播音視頻數據,不管有多少人監看,對同一個監控點,在機場關和總關之間只會占用一份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