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民族產業發展的絆腳石
命運掌握在別人手里,利益主要被別人賺取的山寨行為如果不能被很好的制止,陷入困境的只能是我們自己的民族產業。
山寨行為逃避國家稅收的方式將是國家沒有足夠的支付能力發展公共基礎事業,構建產業發展的基礎設施。山寨行為破壞民族產業原始資本和技術積累的鏈條,拿來主義、組裝主義、利潤微薄的山寨行為不可能承擔起民族產業壯大的重任。山寨行為在國內產業升級的關鍵時期出現、在國內創新能力建設的關鍵時期出現,并非完全偶然,山寨行為打擊的第一個對象恰恰是有了一點積累和實力的民族電子產業(平板電視、投影機、MP3、數碼相機、手機等)。山寨行為的控制鏈條被產業巨頭控制,命運受人擺布,不具有獨立產業結構特征,不能成長為強大的產業力量。山寨企業的成長將會遭到來自山寨行為的打擊,漂白的山寨企業將喪失山寨優勢,并受到其他山寨企業的競爭,進而陷入兩難發展境地,甚至走向消亡。
在國內市場山寨行為的盛行,就像是有人在加速發展的民族電子產業面前放置的一個陷阱。其目的就是將崛起中的民族產業困在原地,困在低水平加工的原地。有分析指出,上游企業不反對甚至支持山寨行為,除了他們有錢可賺外,更重要的目的是通過山寨行為以更低的價格來打擊,國內品牌對外資品牌競爭中采取的“農村包圍城市”戰略。山寨是產業鏈高端企業故意放出來的“游擊隊”、“破壞分子”和民族產業發展的絆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