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技術上的先天劣勢,DLP無疑必須要有更先進的技術來改變彩色顯示這一短板,于是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對于色輪的改進技術,例如3段RGB、4段色輪、六段色輪、黃金色輪、增益色輪等等。與此同時,3LCD技術的出現使得DLP技術陣營必須加快腳步,于是又有了極致色彩技術的出現,當然3DLP對色彩的提升也是很明顯的,但是高成本的限制,使得3DLP更多應用于高端領域。
極致色彩技術
極致色彩技術的基本原理是:為了提高光效率,使用額外的濾色片,即通過黃色濾色片、青色濾色片分別提升在燈泡能量580nm、500nm區(qū)域的利用率,對于UHP燈泡而言,這樣一個五色照明(紅、藍、綠、黃、青)投影系統最終可以將亮度提高達50%(相較于傳統三色解決方案); 在傳統的紅、綠、藍(RGB)色輪上使用極致色彩技術同樣可以改進色彩處理,即所有色輪在不同的濾色片之間都有一個過渡區(qū)域,當該過渡區(qū)域照亮DMD時,色彩處理器會妥善利用“混合光”,紅色加上綠色生成黃色,紅色加上藍色生成洋紅,藍色加上綠色生成青色,這實際就形成了六色系統,拓展了色域;在這種情況下,色彩處理器可以使用黃色、青色和洋紅來提升顯示器的亮度,這樣可以使用更加飽和的原色;與傳統的位數固定的色彩計算不同,極致色彩計算使用了浮點算法,確保了計算的精度,噪點降低,顯示的色彩更加逼真,提升的計算精度加上拓寬的色域可為具備極致色彩技術的DLP投影系統生成超過200萬億種的色彩。
自然色彩矩陣非常復雜,調節(jié)紅、綠、藍、紫蘭、紫紅、黃色六種顏色其中一種,而讓其他五種顏色不受影響,以前很難達到,但使用極致色彩系統以后就可以做到,如果我們認為畫面中某一個顏色不夠,可以進行調節(jié),然后達到我們所需要的色彩效果。另外還使用了3D技術解決畫面閃爍的問題。使用了分離、重疊等技術,使畫面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