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清數字電視概念沖擊下,數字電視產業已經呈現爆發性增長態勢。除了高清電視機,數字電視接收器(俗稱機頂盒)也開始吸引逐利廠商注意。
機頂盒蛋糕誘人
7月18日,索尼宣布推出專門針對地面高清信號的DST-HD100C數字電視接收器,這也是首個外資平板電視品牌正式切入高清數字電視機頂盒產業鏈市場。而此前這塊市場由本土廠商長虹、創維等區域壟斷經營。
所謂地面高清數字電視,是指高清數字信號通過地面無線方式傳輸與接收的數字電視。除了地面無線發送的高清信號外,還有衛星和有線兩種方式能夠讓我們欣賞到高清電視節目。但是現在,由于技術和成本限制,一般消費者還無法享受衛星高清數字電視;而對于有線高清數字電視,則也會受到當地有線電纜連接和有線電視接口的限制。相比之下,地面高清數字電視則以簡單的機頂盒和天線,用最低的成本帶來了便捷易得的高清。而且,與有線高清數字電視相比,地面數字電視節目基本是免費的,這無疑更讓高清電視節目輕松的"飛入尋常百姓家"。
資料顯示,目前,中國擁有龐大的機頂盒生產能力,已經成為機頂盒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業內研究機構提供的數據顯示,2007年我國機頂盒市場出貨量達到6500萬臺。
難撼國產品牌絕對優勢
不過,隨著國內數字電視產業進程的推進,機頂盒市場多半由長虹、創維、海信等國內平板廠商所壟斷經營。相對而言外資品牌較難介入。這主要是因為各地數字電視運營需要與當地有線電視運營商捆綁合作,而外資品牌囿于市場和固有營銷特點,遠不如本地廠商與運營商關系緊密。
分析人士稱,盡管針對家庭中第二臺(套)機頂盒不再免費,而在市場上留下了豐厚的運營空間,但這樣的市場同樣未必對價格昂貴的洋品牌有利。譬如,一般長虹、創維的機頂盒價格在千元以內,而索尼新款機頂盒的售價在1990元,幾乎是國產品牌的兩倍。此外,即使消費者購買了機頂盒,仍然需要向當地運營商購買數字電視使用卡,即SIM卡。如此對售后和服務安裝更是提出更高的要求,在這方面,國產品牌似乎也更具備靈活的營銷優勢。
相關鏈接
中國電視數字化進程
中國從2003年開始進行有線電視的數字化進程。到目前為止,已經在30多個城市完成了整體數字轉換,并擁有2000多萬戶數字電視用戶。目前,通過衛星和有線電視傳輸方式已經播出了三個高清頻道,包括央視高清影視、上海文廣新視覺和CHC高清電影頻道。
2008年1月1日,通過數字地面廣播方式開通了央視高清頻道,5月1日北京電視臺的BTV高清頻道也在歌華有線電視網絡中播出。
根據國家廣電總局的工作部署,2008年6月底,六個奧運城市(北京、天津、沈陽、上海、青島、秦皇島)以及廣州、深圳兩個城市,都將開播通過地面數字電視廣播方式傳輸的高清電視。(戴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