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從技術發展的進程來看,電子會議系統已經歷了三代:第一代是全模擬技術;第二代是模擬音頻傳輸+數字控制技術;第三代是全數字技術(數字音頻傳輸+數字控制技術)。本文簡單介紹了全數字會議系統的核心技術——一、 多通道數字音頻傳輸技術的現狀,并剖析了臺電公司獨立開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MCA-STREAM”多通道數字音頻傳輸技術。
一、 會議系統技術的發展
從技術發展的進程來看,電子會議系統已經歷了三代:第一代是全模擬技術;第二代是模擬音頻傳輸+數字控制技術;第三代是全數字技術(數字音頻傳輸+數字控制技術)。
第一代會議系統是全模擬技術的會議討論系統,它首次采用"手拉手"連結的話筒、噪聲門和小功率揚聲器,不再需要蜘蛛網般的話筒引線,使用者只需要按動一個開關即可發言,不需要操作人員控制,不需要使用調音臺,操作非常簡單,是傳統擴聲系統的一大進步。如圖1、2、3所示。
圖1:Auditel 會議討論系統的原理圖 圖2:英國Auditel會議討論系統的基本架構 圖3:PHILIPS CCS800會議討論系統
第二代會議系統產品引入了數字控制技術,實現了會議簽到、發言管理、投票表決、同聲傳譯和視像跟蹤等功能,典型產品有SONY的SX-M700系列,臺電的HCS-3100系列。如圖4。
圖4:臺電HCS-3100第二代會議系統
第二代會議系統產由于采用了數字控制技術,大大擴展了會議系統的使用功能,提高了會議效率。但是由于音頻傳輸仍使用模擬方式,傳送每種語言至少需要一根專用傳輸線路,如果需要傳送10種語言,就需要10根音頻傳輸線和2根電源線及數字控制信號線。這種專用傳輸線纜不僅昂貴、復雜,而且連接點的故障會增加,無法滿足傳送越來越多語種的要求。模擬音頻傳輸的另一個重大缺點是,音頻信號電平的衰減隨傳輸距離的增加而增加,使信號噪聲比越來越差,系統的高頻響應越來越差,通道之間的串音越來越大......,隨著傳輸距離的增加(如超過50公尺),音質變差問題是無法克服的。在大型會議系統中,接地問題引入的干擾(如照明設備、工業電器設備和廣播通信設備等),一直是難以解決的另一個煩惱問題。
第三代產品是全數字會議系統,其核心技術是多通道數字音頻傳輸技術。多通道數字音頻傳輸技術從根本上解決了多芯線纜模擬音頻傳輸存在的接地噪聲、設備干擾、通道串音、長距離傳輸等問題,聲音保真度極高,接近CD音質,同時大大方便了施工布線,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
目前全數字會議系統及其核心技術只有少數幾家國外公司擁有,會議系統高端市場也因此一直被他們所壟斷。深圳臺電公司于2004年成功研發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MCA-STREAM(Multi-Channel-Audio Stream)多通道數字音頻傳輸技術,并推出了基于MCA-STREAM技術的新一代HCS-4100系列全數字會議系統,臺電公司也從而躋身于國際上少數幾家擁有全數字會議系統設備及其核心技術的供應商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