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最大的電視消費國,數字電視產業的發展意味著一次重大的電視產業升級機會。作為終端設備供應商的彩電企業在這次產業升級機會面前,面臨著非常嚴峻的挑戰,這挑戰不僅僅來自于數字電視技術本身,更來自于整個產業鏈。
盡管如此,國內主要彩電企業依然應該成為數字電視產業發展的主力軍。隨著數字電視產業的發展,機卡分離的數字電視一體機將逐漸成為數字電視接收設備的主流產品。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機頂盒與數字電視一體機將同時存在。目前推行的“機卡合一”只適用于捆綁經營,不同的運營商所采用的CA(有條件接收)系統不相同,就必須采用與之相配套的機頂盒。消費者只能被動地接受運營商提供的機頂盒,要收看不同運營商的節目可能需要多臺機頂盒。
在目前整體平移推廣模式中,用戶的第一臺機頂盒是運營商贈送的,第二臺則需要購買,顯然用戶只能向當地運營商購買。
CA系統的高額入門許可費和集成費,導致機頂盒的成本居高不下,不利于大規模、批量化生產,影響產業化進程的推進。
機卡分離一體機具有以下優越性:機卡分離一體機可以有效降低成本,促進規模化生產;只有發展機卡分離一體機,才能有利于開發多層次的新產品,形成數字電視產品豐富的產品線;用戶使用方便,不必購買多個機頂盒,不必因不同的運營商而更換機頂盒,不必操縱多個遙控器。
另一方面,根據國家廣電總局的推進計劃:到2005年,我國直轄市、東部地區地(市)以上城市、中部地區省會市和部分地(市)級城市、西部地區部分省會市的有線電視完成向數字化過渡。到2008年,東部地區縣以上城市、中部地區地(市)級城市和大部分縣級城市、西部地區部分地(市)級以上城市和少數縣級城市的有線電視基本完成向數字化過渡。中部地區縣級城市、西部地區大部分縣以上城市的有線電視基本完成向數字化過渡。到2015年,西部地區縣級城市的有線電視基本完成向數字化過渡。
根據此時間表,我國各地區、各城市將分別逐步完成模擬電視向數字電視的過渡。據分析,模擬電視的關閉時間很可能不會全國一刀切,將可能根據不同地區完成向有線數字電視過渡的狀況,分階段、分地區進行。在模擬電視關閉時,部分家庭會選擇機頂盒作為過渡,而另一部分家庭因原來使用的彩電已經陳舊,必然會考慮直接購買一體機。新增的用戶如新組建的家庭等,也很可能會考慮直接購買一體機。因此,隨著各城市逐步關閉模擬電視以及老電視的淘汰,一體機的市場便逐漸地成熟起來。
在模擬電視向數字電視的過渡時期,對于高端用戶或新用戶,可能會直接選擇高端一體機,發展高端數字電視一體機迫在眉睫。
近期制造的LCD、PDP、DLP等產品具備了高清顯示的要求,而由高端彩電構成的數字電視,充分體現了數字電視高清顯示的優點,而且,把STB(機頂盒)的功能做到彩電中,總體成本也可以降低。
因此,機頂盒只能是數字電視的過渡產品,機卡分離的數字電視一體機將逐漸成為數字電視產業發展的主流產品。
我國數字電視一體機的發展,尤其是高端數字電視一體機的開發,依靠的是國內主要彩電企業已有的力量。國內主要彩電企業是數字電視產業發展的主力軍。
機卡分離為數字電視一體機的發展開辟了道路,為了促進數字電視產業的發展,有關部門應加強產業調控的力度,建議參照美國推進數字電視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比如:可組織相關部門對數字電視產品認證時加以控制,對數字電視一體機的生產比例作出規定,逐步提高數字電視一體機的比例等。
根據我國的國情及發達國家發展數字電視產業的成功經驗,信息產業部制訂了機卡分離的產業政策,已得到國家發改委在內的我國相關政府部門的認可。隨著這一產業政策的貫徹落實,必將使數字電視產業步入快速、健康發展軌道。
機卡分離有利于擴大批量生產,有利于用戶的選購。機卡分離不僅可以為生產制造機頂盒的家電企業帶來規模效益,還疏通了運營商、家電企業和CA系統廠商之間的產業鏈關系,消費者能以實惠的價格得到更多、更好的服務,具有更多的選購機頂盒的自由。此外,機卡分離有利于發揮數字電視增值業務的特點,增值業務不是只依賴于接收機軟、硬件的升級,也可以通過獨立的各種應用業務卡來實現。
數字電視的發展離不開數字電視運營商、節目制作商、前端設備供應商、終端設備供應商等各方合作,環環相扣,缺一不可。目前我國廣電運營商的幾大數字電視推廣模式中,試運行所使用的機頂盒都是機卡合一的(即把CA系統集成在機頂盒里),由運營商在推廣數字電視時捆綁經營。這樣的推廣模式給機頂盒生產企業帶來了許多困難,不利于降低機頂盒的成本,不利于大規模、批量化生產,不利于由機頂盒向數字電視一體機的發展過渡,影響了數字電視產業化進程的推進。
因此業內人士呼吁,信息產業部與國家廣電總局充分溝通,對機卡分離技術政策達成共識,并提請廣電部門選擇確定機卡分離運營商,對機卡分離進行應用推廣。
信息產業部提出將有線電視作為推進數字電視發展的切入點,并被國家發改委認可。2003年以來,國家廣電總局已多次發布確定數十個全國的省、市和地級市作為播放有線數字電視的試點地區,因此,有線數字電視已經成為我國推進數字電視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式。
國家廣電總局制定了有線電視向數字化過渡時間表。根據時間表,到2005年我國有線數字電視用戶超過3000萬戶,2010年全面實現數字廣播電視,2015年停止模擬廣播電視的播出。
因此,國家廣電總局希望數字電視的推進能夠在2004年實現突破,所以,除了下發相關條令為中國數字電視的整體平移限定時間之外,還推出了青島、杭州、佛山等模式為中國各地的廣電運營商探索向有線數字電視過渡指明方向,并積累了有益經驗。
但是,不少試點地區繼續在以"垂直經營"模式,逐漸推進。而且,部分省、市推進地面移動DTV的商業模式(DVB-T和DMB-T)。
從2004年的情況看,國家廣電總局對幾個整體平移試點城市的推廣模式以及推進數字電視產業發展的政策導向,為有線數字電視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到2004年年底,有線數字電視用戶超過120萬戶。盡管如此,我們不難看出,機頂盒也只能是數字電視的過渡產品,機卡分離的數字電視一體機才是數字電視產業發展的主流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