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億萬美元的標準之戰正由全球移師中國,“狼”終于來了,“羊”卻并不是以前的“羊”。
2006年12月21日召開的第二屆中國音視頻產業技術與應用趨勢論壇上,主導BD的松下和主導HD-DVD的東芝,攜內容供應商華納與相關盤片生產商,在信產部領導面前展開了一場推介藍光、卻又爭相卡位的競賽。在它們的戰略安排中,進入中國市場,正從計劃走向現實。
但他們的熱情似乎并未打動相關決策者,信產部電子信息管理司廣電處處長白為民直言:“我們認為紅光高清還是值得再推動一下。”外敵“兵臨城下”之時,政府力量的傾斜天平又一次為本土紅光陣營爭取到了更多時間。
不過這一次,機會似乎并不是僅僅留給了已被定為行業推薦性標準的EVD……
競相卡位的藍光巨頭
即便是在信產部領導面前,BD與HD-DVD也一定要延續幾年來兩大陣營間典型的斗爭形式——即雙方都在這場遠遠不能結束的斗爭中互相攻擊。“好萊塢是對產業化極為重要的角色,BD聯盟則與好萊塢制片廠有著非常緊密的合作,我們甚至特別建立了實驗室。事實上,在現在發行藍光碟片內容的好萊塢制片廠中,49%都是支持我們的。”在著重突出自身支持陣營強大的同時,松下電器研發有限公司技術合作與標準化所所長趙桂志甚至直接“挑釁”對手:“目前BD聯盟正在加緊進行一個為市場提供一站式授權方案的談判,除東芝外,幾乎所有的3C、6C成員都參與了談判過程。”
而身屬HD-DVD主導者的東芝自是不會讓松下獨享。“美國、歐洲主要的世界影片提供商都是支持HD-DVD的,目前HD-DVD影碟已有180多種,今年春天更預計可拓展到300多種。”東芝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兼研發中心所長雷海濤在將矛頭輕松撥回給至今面市不過70多種影碟的BD陣營時,也不忘強調HD-DVD相對于BD所擁有的低成本優勢,向國內廠商大伸橄欖枝。
不難看出,兩大藍光陣營競相卡位中國的心態相當急迫,而這還不過只是它們近來加速國內市場布局的一個小小縮影。在去年11月3日、15日、21日分別于武漢、北京、上海舉辦的各種相關技術論壇上,都能看到它們頻繁推介、拉攏國內盟軍的身影。“在前不久于美國召開的董事會議上,董事會決定我們應該從現在起正式地與中國各方面進行接觸,并為此專門成立了兩個工作小組,一個是研究中國市場到底該怎么做的中國工作組,另一個是負責與中國業界專家進行交流的中國推進隊。”松下趙桂志向記者如是透露。
令兩大藍光巨頭都不敢小覷中國市場的原因在于,若想迅速實現藍光陣營的產業化普及,唯有將產品價格迅速拉低,而這一點,又只有在具備低成本規模優勢的中國才有出路。事實上,聯合光盤有限公司就已在上海投建了一條良品率可達96%的HD-DVD盤片生產線,所生產的HD-DVD盤片全部用于出口。而日本最大的光盤生產OEM企業“憶術公司”負責人丁偉也透露稱,它們同樣已在上海建起了3條可生產中國規范HD-DVD盤片的生產線。
與此同時,中國對于兩大藍光巨頭,還意味著雙方對抗中的更多籌碼。這早已不是一場技術的競爭,而是牽扯內容、技術、渠道等整條產業鏈的商業問題。標準的較量,在此時已成為彼此產業鏈中上下游整體力量的對比廝殺。因此誰能在國內擁有更多盟軍,誰也就將更可能從新技術中獲得最大的商業霸權。
撲朔迷離的國內紅光
國內高清碟機市場終于清晰地聽到下一代DVD的腳步聲。但值得琢磨的是,主管部門的決策者們似乎并未被藍光的熱情打動,甚至態度稍顯冷淡。白為民表示:“我們還是希望繼續發揮已有的紅光產業基礎。因為我們有成熟的光學頭,成熟的機心生產,而且有一批光盤的生產線。”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三研究所教授田玉靜也說:“國內重點還是做紅光的研究。因為我們VCD、DVD的產業結構是宏觀技術儲備較大,所以我們希望紅光能走得更遠一些,并且我們認為藍光的到來并不會終結紅光。”
不過,這似乎也并不意味著紅光高清代表者EVD正在發生命運的轉折。“我了解到的信息是,信產部要支持的并非EVD,而可能是去年11月初才剛剛在武漢光博會上正式亮相的NVD。”某高清碟機業內部知情者向記者如是披露。而在此之前,記者也曾聽聞,信產部有意拋棄EVD,另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三研究所再立一個高清碟機標準。
“去年11月NVD舉行亮相發布會時,其整機研發基地負責人謝長生曾透露,NVD的行業標準申請已在進行中。”一參加了那次會議的人士回憶稱,“田玉靜和清華大學光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陸達當時都有出席。”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當年12月6日張寶全轟轟烈烈舉辦EVD產業聯盟“誓師大會”時,將其列為行業推薦性標準的信產部竟無一人露面。
而NVD正是由武漢光谷牽頭發起,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中科院上海光機所、光盤及其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清華大學光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武漢高科國有投資公司、愛多集團等國內頂尖光存儲技術研發機構和企業共同實施研制的項目。記者從有關渠道獲得的一份由中科院上海光機所研究員侯立松撰寫的NVD演講資料上顯示:“NVD應用的恰是信產部2006年重點推進的AVS標準。”而早先曾稱要采納AVS標準的EVD,則實際一直擱淺、并無實質性進展。并且,在2006年11月NVD亮相時,負責人謝長生也曾公開表示:“NVD已實現小批量生產,2007年即將批量生產,且擬向市場投放幾萬臺。”
“我真的怪自己一直太過市場化,而忽略了政府的重要意義。我想我需要改變。”2006年6月初,張寶全曾百般撓頭地對記者如是慨嘆。當時,張正計劃對廣大農村地區免費贈送1萬臺蒙太奇數字電影播放機,以鋪開至少2000家EVD專賣店渠道,提前儲備資源應戰日本藍光。但當年4月剛剛啟動這一活動,5月底國家廣電總局就進行了一次農村數字電影播放機招標,而張的蒙太奇則被排除在外,將其計劃全盤打亂。
市場重現亂局。“國家允許多種紅光高清DVD技術存在與競爭,但最后只會保留一種。”某與信產部關系密切者如是稱。在EVD將HVD、HDV成功融合后,與NVD的新一輪捉對廝殺看來又在所難免。而其二者于市場上的推廣速度,則將是決定其未來競爭優勢的唯一砝碼。
藍光已經迫近,留給中國紅光的時間,真的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