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電視已經突破瓶頸價格,開始進入普通百姓家。據市場觀察,目前眾多消費者在選擇液晶電視的時候,非常在意屏幕大小與價格比較,同時也極為關注屏幕響應速等,但能夠注意了解液晶電視一些技術細節,并進行比較觀察的卻不多。譬如開機啟動速度、頻道切換速度、信號源切換與識別速度等。雖然這些技術因素不會影響液晶電視的一般使用,但與FULL HD、4ms反應時間、10bit的面板、廣色域技術、倍頻插幀技術一樣,液晶電視的一些技術細節也直接反映了一款產品的技術品質和功能性。對此,消費者更應有清晰的了解。
胡先生新買了一臺液晶電視,開機啟動很慢,大約10秒后才能看到畫面。關機重新啟動,仍然如此。他來信詢問:這是不是電視質量問題,能不能找商家協商調換。
所謂啟動時間,即按下電源鍵到看到影像的時間。一般來說,液晶電視開機啟動快慢,不屬于產品質量問題。因為液晶電視與CRT彩電、電腦、手機、數碼相機等數碼產品一樣,從開機啟動到進入完全工作狀態都需要一段緩沖時間,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開機啟動速度。
相比CRT彩電,液晶電視開機啟動速度差異較大。CRT彩電開機啟動速度一般在6-8秒之間,液晶電視開機啟動約需要2-10秒,有些產品集成的功能較多,甚至需要10秒以上的時間才完全顯示畫面和播放聲音。目前啟動時間長的問題不僅限于電視。在硬盤錄像機等產品中,甚至還有打開電源后近1分鐘才能進行操作的機型。在某種意義上說,這個問題稱得上是數字產品高性能化面臨的矛盾。不少用戶在選購時,并沒有注意觀察液晶電視的啟動速度,買回才發現開機太慢。個別急性子的消費者,往往會以為是電視出了問題,在液晶電視沒有完全進入正常工作狀態的情況下反復開關,導致本來沒有問題的電視也出現故障。
液晶電視的啟動速度與機型技術應用密切相關。消費者購機時最好要測試一下液晶電視的開機啟動速度,在使用中的時候要注意適應新機開機時間的變化,切勿在短時間內,尤其是電視沒有正常工作的情況下頻繁開關,避免人為因素導致產品故障。
劉女士來信反映:一萬多元買的液晶電視,頻道切換存在長時間畫面停頓現象,速度還趕不上CRT電視,這是為什么?難道電視越高級、花錢越多,就越不好用嗎。
據了解,劉女士所反映的液晶電視換臺時間過長的現象,也是眾多數字電視用戶非常關心的問題。其影響因素在數字信號轉換和電視硬件兩個方面。
一般來說,使用模擬電視信號的電視機,切換頻道反應時間不過1秒。而改換數字信號后,電視機需要加裝機頂盒處理數字信號,很難順利地實現連續快速跳臺,無論是CRT老彩電還是液晶電視和等離子電視,在切換頻道時都會有一定的延遲現象。但比較CRT電視,液晶電視這一問題尤其明顯,大多液晶電視在切換頻道時會出現黑屏現象,時間短暫的一般為2-3秒,時間長的甚至會延遲5-10秒多。其關鍵的原因就在于,CRT電視的頻道切換采用硬件設備直接實現,所以大部分CRT電視的頻道切換都很流暢,而目前部分液晶電視為了控制成本,省略了這部分硬件實現,改為用軟件來完成相應功能,所以切換頻道不如CRT電視流暢。同時有些產品的電路設計與主控芯片檔次偏低,也會延長切換頻道時間。目前數字有線電視頻道大多超過100個,如果每個臺切換都需要幾秒鐘的時間,用戶即便只是簡單的瀏覽一遍所有頻道,而不看頻道詳細內容,大約也少不了3-10分鐘時間。
真正的數字電視機是指能直接輸入數字射頻信號的機型,雖然現在國內市場開始推出概念性的數字一體機,內置了調諧接收器而無需使用機頂盒,切換頻道速度加快,但目前這類產品售價較高。在目前的條件下,消費者要想選購到頻道切換較快的液晶電視,需要進行比較選擇。即可以通過機頂盒對同品牌或不同品牌機型試機對比,就能很容易判斷出同品牌與不同品牌機型哪臺液晶電視在換臺的時候反映速度更快一些。
魏先生客廳擺放的一臺42英寸液晶電視,他在嘗試連接電腦播放視頻時,感覺有些過慢。他來信詢問,有沒有什么辦法改善一下這種現象。
接口配置是液晶電視的一大賣點。為方便用戶連接各種信號設備,目前主力液晶電視幾乎都配置了HDMI、VGA、色差、S端子、AV復合、有線電視、音頻、耳機等接口,有的產品還提供了多組HDMI和色差接口。與傳統的CRT彩電相比,雖然液晶電視的接口豐富了不少,但是不同品牌機型在信號源切換與識別速度方面存在明顯的差別,有的在切換到某些信號源時會出識別超時的不穩定現象,甚至會出現無法識別的問題。
據液晶電視輸入電腦信號測試,有的產品識別速度約4-5秒,有的則需要1分鐘左右,識別速度差異相當明顯。在通過色差接DVD碟機,和通過USB接流媒體設備方面,不同品牌型號的液晶電視的識別速度差異也較大。因此,消費者在購買液晶電視時,最好多切換幾組信號源,實際體驗一下識別速度,延遲時間感覺理想才好。如果產品識別新的信號源耗時較長,速度太慢,就可能是電視內部電路處理能力太低的緣故,此等產品不宜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