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后服務成為難題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遭遇“孤兒電器”的消費者還不少,但一般都會采取不了了之的態度,劉小姐就選擇了退讓。她說:“現在電器淘汰率也非常高,幾年一個新樣式,貶值得很快。找原來的生產廠家又找不到,要修一回成本太高了,還不如換個新的。”
業內人士分析,造成“孤兒”家電維修難,一方面是不少經銷商為追逐利潤,以增加銷量為主要任務,與生產廠家的聯系不夠;其次是代理銷售合同的不規范。一些家電企業雖然與地方電器維修商簽約,但一旦生產企業破產,與維修商的合同就可能自動終止,維修商也拒絕再提供任何服務;另外,有些中小生產商退出市場后,通常無力提供足夠的配件用于售后維修。
盡管國家相關制度規定,任何電器在退出市場前都必須尋找到相應的機構承擔他們所售出產品的售后服務,才能平安退市。然而,很多品牌在市場競爭中失利之后都人去樓空,把渠道商留下來做“替罪羊”。這樣一來,使得本身不具備專業技術維修能力的銷售商們陷于尷尬境地。
一位商場家電部經理無奈地說,由于信息不對稱,商場只能根據經驗判斷一個家電品牌的經營狀況。家電在“三包”期內的維修服務由生產企業指定特約維修點提供,一旦生產企業退市或倒閉,商場、賣場只能承擔起“三包”期內的免費維修服務。
業內人士透露,家電維修需要專業隊伍,由于企業退市,無人繼續承擔售后服務,消費者只能向“游擊隊”求助,由于這些從業人員大多未經過正規培訓,很難一次性徹底解決問題。還有一些不法分子趁機騙錢,由此引發的消費糾紛呈上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