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DVD、數字電視機等產業遭遇國外高額專利收費的嚴峻挑戰之后,我國的機頂盒產業又將面臨同樣的局面。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機頂盒生產國,機頂盒產業要應對殘酷的競爭,歸根到底是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繼DVD、數字電視機等之后,國產機頂盒產業可能也將會步前者的后塵,面臨歐洲MPEC-2組織索要專利費的嚴峻挑戰。國產機頂盒產業將何去何從?這不僅成為新聞媒體追逐的焦點,更成為業界專家、業內人士等關心的話題。
小產品孕育大市場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機頂盒生產國,資料顯示,我國機頂盒產業的平均利潤率為10%,每臺機頂盒的利潤為2至 3美元,其中低端產品的利潤只有1美元左右,即便是我國生產的多功能、高附加值的機頂盒產品也最多能拿到4美元左右的利潤。
去年年底,國內主要機頂盒生產商陸續收到歐洲MPEC-2組織發來的律師函,稱要向應用了其標準的機頂盒按每臺2.5美元的標準收取專利使用費,并表示征收專利費產品的時間要追溯至2000年,同時歐洲方面還曾提出按“打包”的方式收取費用,價格為每年300萬美元。格蘭研究公司有關人員稱,消費電子廠商將面臨一些不利因素,因為相關資料表明,2007年3月1日起,在美國國內銷售的所有電視機都必須是數字電視,而且不管是哪個國家、地區的彩電企業,要出口電視到美國市場,都要符合ATSC標準,即美國先進電視系統委員會數字電視標準的技術規范。事實上,這個標準背后捆綁著專利,進口電視要符合該標準就必須向那些擁有專利的企業繳納專利費,僅僅把目前公布的主要幾項專利費簡單相加就在15美元以上。
我國對歐盟機頂盒的年出口量超過1000萬臺,世界著名市場研究公司iSuppli的一份分析報告顯示,在2005年全球近7000萬臺的機頂盒出貨量中,來自中國的就達3000萬臺,約占全球總量的50%,2005年中國還有70%以上的機頂盒被銷往海外市場,而國內只消費30%左右的產品,說明中國市場還沒有成熟起來。因此,在這個時候征收專利費,對中國乃至全球市場都是一種打擊。
對此,國內很多廠商表示,如果歐洲MPEC-2組織按照每臺2.5美元的標準來收費,將要拿走一半多甚至全部的利潤,那么國內的廠商將會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
大發展需要大智慧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一位業內人士在接受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擁有知識產權的AVS是一個避開高額專利費的很好的選擇,他同時也認為,在原有的有線網內使用AVS還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摸索時間。顯然,我國機頂盒產業要想謀取更大的市場空間和發展,必須要有大的勇氣和智慧去迎接挑戰。可喜的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地面數字電視國家標準已經于去年公布,并將于今年8月強制實施。
中國廣播工業協會有線電視分會副理事長、無錫雷華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宏在接受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采訪指出,目前,我國企業在機頂盒上要實現技術自主,顯然需要加大研發力度,尤其是在標準和芯片這兩個方面。值得欣慰的是國家數字地面廣播標準的發布,以及以清華和上海交大基于這個標準推出的系統解決方案,真正意義上取得了自主知識產權。但目前產業化進程還不容樂觀,這需要相關行業共同努力。國家也要進行大力扶持。他同時強調,我國加入WTO后,必須遵守WTO規則。目前的DVB-T、DVB-S、DVB-C體制的機頂盒,其解壓部分主要都是采用MPEG-2標準,因此必然面臨專利費收取的問題。王宏認為,首先企業要聯合起來,共同參與專利費價格的談判;其次企業應聯合起來共同推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解壓標準。第三,從根本上講,國家應該制定自己的產業標準,并在產業政策上鼓勵芯片的自主開發和產業化。
上海高清數字科技產業公司媒介與戰略發展經理李志堅在接受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采訪時強調,我國企業迎接挑戰的策略,有三大要素需要重視:一是要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標準;二是政府要積極推行中國自己的標準,企業要積極支持、采用中國的標準;三是擁有中國標準中有關知識產權的企業和科研機構,要有促進民族產業發展的責任感、使命感,不可唯利是圖。
李志堅預測,下一步,政府有關部門將要創造條件推行中國自己的標準。而上海交通大學和上海高清公司,作為中國地面數字電視國家標準的核心企業和科研機構,從促進中國地面數字電視產業發展的角度,也早已制定了自己的知識產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