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頂盒產業的發展與數字電視的推廣息息相關。“模數一體電視機”帶來的“機卡分離”在為機頂盒打碎橫亙在各個區域數字電視市場間圍墻的同時,也搬走了機頂盒發展的溫床,機頂盒廠商再也不能憑借與地區廣電運營商的良好關系躲起來“稱王”。對機頂盒產業來說,真可謂成也數字電視,敗也數字電視。
隨著機頂盒價格的降低,國內機頂盒產業近來已漸入佳境。國內機頂盒主要廠商天地數碼的機頂盒銷量今年上半年甚至同比增長達292%,銷售營收也猛增173%至4200萬港元。然而“模數一體電視機”的出現當頭潑了各機頂盒廠商一盆冷水。
最早做好生產“一體機”準備的TCL和創維,不約而同地將此定義為“中國數字電視開始告別機頂盒時代”的標志性事件。
沒有人會懷疑這個被定義為“過渡產品”的機頂盒,在模擬電視向數字電視過渡中所擁有的市場潛力。以中國市場近3億臺的電視保有量計算,只要數字電視的接收和顯示功能仍舊分離,即便在數字電視普及之后,機頂盒廠商仍擁有廣闊的生存空間。
在現有的數字電視運營商主導的推廣模式下,機頂盒還有時間。機頂盒可以送、可以租,但“一體機”卻不能。
而打上運營商標記的推廣模式也因為運營商各自為政而裹足不前。“一體機”的背后是電視生產廠商再也無法忍受數字電視四分五裂市場的焦躁,是試圖掌握數字電視產業主導權的急切。
但在電視廠商欲出手整合數字電視終端生產之后,機頂盒的市場前景一下子黯淡起來。如果數字電視推廣緩慢,“模數一體機”的存在將使電視廠商擁有足夠的時間形成的消費心理預期,在價格優勢下逐漸淘汰舊有的“模擬電視+機頂盒”模式。此外,操作的便捷性也將成為“一體機”和舊模式競爭的有力武器。
如果數字電視能夠迅速突破內容和運營瓶頸,從而得到普及,機頂盒產業也許會擁有一段“回光返照”時期,但其退出市場的進程勢必加速。因此,在數字電視催熟機頂盒產業之后,也將機頂盒產業過早地送上了衰老的軌道。對于數字電視來說,一出“以機頂盒得天下,以一體機治天下”的大戲即將上演。
不難發現,大力推廣“一體機”的TCL和創維都具有電視機廠商和機頂盒廠商的雙重身份。不同于在家電市場司空見慣的炒作,“一體機”的推出著實是一步“一箭雙雕”的妙招。
首先,“一體機”成為事實上的“捆綁銷售”,TCL和創維可以以此降低機頂盒產品的推廣和渠道費用,以低成本在與其他機頂盒廠商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而較低的成本和較高的品牌認知度則有助于數字電視的迅速普及,以規模優勢為數字電視突破內容瓶頸和創新運營模式創造條件,從而創造更大的市場。
其次,TCL和創維的“一體機”可以藉此凸顯與其他電視產品的不同,從而打造市場亮點,以獨特的訴求打動消費者。而“一體機”的價格將低于“模擬電視+機頂盒”的價格,也能為廠商贏得數字電視潛在用戶的青睞。
甚至可以大膽預測,在TCL和創維之后,諸如長虹這樣既有電視又有機頂盒生產能力的廠商勢必不甘人后。而電視市場的激烈競爭,也將加速機頂盒的淘汰步伐,有助于形成統一的數字電視國內市場。
對于當今的中國數字電視產業來說,機頂盒的失敗未嘗不是一種“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