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頻器
分頻器有功率分頻和電子分頻器之分,主要作用均是頻帶分割、幅頻特性與相頻特性校正、阻抗補償與衰減等作用。功率分頻器也稱無源式后級分頻器,是在功率功放之后進行分頻的。它主要由電感、電阻、電容等無源組件組成濾波器網絡,把各頻段的音頻信號分別送到相應頻段的揚聲器中去重放。其特點是制作成本低,結構簡單,適合業余制作,但插入損耗大、效率低、瞬態特性較差。
電子分頻器也稱有源式前級分頻器,是由各種阻容組件與晶體管或集成電路等有源器件組成,它昌置于前置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信號線路中的一種模擬電子濾波器,能把前置放大器輸出的音頻信號分成不同頻段后,再送入功率放大器進行放大處理。其特點是各頻段頻譜平衡,相互干擾小,輸出動態范圍大,本身有一定的放大能力,插入損耗小。但電路構成要相對復雜一些。
分頻器按分頻頻段可分二分頻、三分頻和四分頻。二分頻是將音頻信號的整個頻帶劃分為高頻和低頻兩個頻段;三分頻是將整個頻帶劃分成高頻、中頻和低頻三個頻段;四分頻將三分頻多劃分出一個超低頻段。
分頻點與分頻斜率是直接影響分頻品質分頻頻率(交*頻率)。
分頻點是指兩個相鄰揚聲器(如二分頻中的高音與低音,三分頻中的高音與中音,中音與低音)的頻響曲線在某一頻率上的相交點,通常為兩個揚聲器中功率輸出的一半處(即-3dB點)的頻率,要根據音箱和每個揚聲器的頻率特性和失真度等參數決定。通常二分頻分頻器的分頻點取1KHz~3KHZ之間,三分頻取250HZ~1KHZ和5KHZ兩個分頻點。
分頻斜率(也稱濾波器的衰減斜率)用來反映分頻點以下頻響曲線的下降斜率,用分貝/倍頻程(dB/oct)來表示。它有一階(6 dB/oct)、二階(12 dB/oct)、三階(18 dB/oct)和四階(24 dB/oct)之分,階數越高,分頻點后的頻率曲線斜率就越大。較常用的是二階分頻斜率。高階分頻器可增加斜率,但相移位大;低階分頻呂能產生較平緩的斜率和很好的瞬態響應,但幅頻特性較差。決定高、低音濾波的階數主要應考慮到揚聲器本身在分頻點處相位的良好銜接問題。
對音箱的初步了解:
對于一對音箱的最初了解,可用“觀、掂、敲、認”的步驟來鑒別:即一觀工藝,二掂重量、三敲箱體、四認銘牌。
一觀工藝就是從音箱外表的第一部象來判斷該次和品質優劣:用天然原木精工打造的音箱當然最好,許多天價級的世界名牌至尊音箱,包括意大利的Chario(卓麗)、Guarneri Homage(名琴)等,但此類好箱因環保、資源匱乏加工工藝難度大,時間長等因素,絕不會普及得象隨處可見的“飄柔”洗發水,價格肯定沒法低。故常見的音箱均是以MDF中密度纖維板表面敷以一層薄薄的木皮做裝飾:敷真木皮精工外飾的音箱,尤其是如酸枝、雀眼、花梨、胡桃、楨楠、紅橡等珍稀木皮,其天然木紋視覺效果極好,手感滑膩舒適。尤其以對稱蝴蝶花紋真木皮經多層涂復打磨鋼琴亮漆者,大多均可視為中高檔精品音箱,仿冒品極少。用PVC(沙比利)塑料貼皮的箱子屬大路貨,雖做工精細,最好也只能算中低檔貨色。而以本紋紙貼面裝飾的箱子雖然看上去極時應多注意箱體背后的貼皮接縫和喇叭安裝位挖扎工藝是否精確到位。假冒偽劣產品一般都不會注意這些細節,因而稍加用心即可正確判斷。
二是掂重量:好的音箱大多是以18~25mm的優質MDF粒子板打造、高檔旗艦級音箱則是以紫檀、黃柚之類的超重實木或多層復合膠合板來打造,所以重量非常驚人。往往一對音箱凈重就達五六十公斤。中低檔大路貨多半采用質地松軟的刨花板,仿冒偽劣產品更采用質量低劣的紙膠板,故重量一般較輕。音響界常有“內行看質量、外行掂重量”之說,重的音箱肯定比輕的音箱要好些。但要警惕不良商家在音體底部灌沙石水泥增重以欺騙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