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法制社會建設的逐步完善一方面促進了社會生活的穩定,一方面促進了社會大眾的法制意識。為了避免刑訊逼供造成的冤假錯案、保障嫌疑人的合法人權以及實時紀錄審訊進程防止犯罪嫌疑人翻供。最高人民檢察院自2005年下發關于訊問職務犯罪嫌疑人實行同步錄音錄像征求意見稿到2007年對同步錄音錄像系統進行全國統一評測。數字化審訊系統的建設已經逐步發展到一個多方位的層面。
在具體應用中,數字化審訊系統依托于本身在存儲、傳輸以及擴展方面的優勢,在不同層面上體現了其在審訊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審訊室內的數字化建設
審訊室的建設是“兩房建設”(即審訊用房和辦公用房建設)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審訊用房在位置、通風、裝修等各個方面均有其特殊的要求。在審訊系統前端設備架設時需要遵循保證音視頻資料清晰、畫面可作為可靠證據出示的原則。
審訊室采用全景攝像機與嫌疑人特寫攝像機的雙機位安裝方式。通過畫面疊加合成組成有效畫面保證證據出示。審訊室溫濕度屏幕通過數字方式實時疊加到審訊合成畫面上避免嫌疑人以高室溫或低室溫為由,誣告辦案人員實施虐待。
審訊室內預留網絡信息點用于和本地局域網(LAN)與遠程專網(E1)進行信息交互使用。同時審訊室內應配置審訊用PC設備、實時打印設備、多媒體示證展臺、示證用電視機以及耳麥和手寫板等設備。
案例:新疆自治區某檢察院建設審訊室過程中,進行同步錄音錄像系統綜合布線時沒有嚴格按照要求進行布線,將音頻線纜與220V市電線平行走線,造成音頻干擾過大,無法正常錄制真實聲音。最終通過重新鋪設線槽解決問題,造成系統建設復雜化。
審訊室的數字化建設是數字化審訊系統的第一層平臺,所有系統的運行都是基于這個平臺的,屬于數字化審訊系統建設的基礎層面。
二、結合辦案流程 加快案件突破進程
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案件信息管理系統是在同步錄音錄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天地偉業公司在軟件研發基礎上開發出的一套專用審訊系統。
MIS案件信息管理系統與辦案部門的具體流程緊密結合起來。以案件為單位,嫌疑人為組成部分并將其審訊的具體信息與同步錄音錄像內容緊密結合。通過筆錄的電子化、錄像的智能查詢以及對于審訊的大量輔助功能體現其對辦案流程的作用。
MIS案件信息管理系統的建立改變了一直使用的紙質書寫筆錄的方式,通過筆錄的電子化存儲解決了以往紙質文檔保存單一、書寫筆跡易勘誤、復制性差、不易保存等長期存在的問題。有利于審訊記錄的存檔、查閱以及對比等。
將電子筆錄功能與同步錄音錄像緊密結合起來,通過電子筆錄中的問與答的信息在錄像內容中實時的打下時間戳。后期出示證據時在查看筆錄的同時可隨時調用與該問答信息相關的同步錄音錄像內容。
審訊過程中通過MIS案件信息管理系統可在權限允許的情況下進行其他同案件審訊室的實時審訊資料調用,通過分析對同一案件不同犯罪嫌疑人的問答信息找出案件突破點加快案件審訊進程。同時多次審訊時,審訊過程中可隨時調用前歷次審訊的電子筆錄以及音視頻錄像資料,對于找出案件的突破點,打開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線起到重要的作用。
案件:河北省某檢察院在李X貪污案件上充分應用MIS案卷管理系統對李X貪污犯罪團伙在短時間內完成了審訊證據采集。
該案件具有涉及案件人員廣泛、當事人熟悉法律抵抗情緒強、案件涉及時間長等難點,在以往的傳統審訊中往往需要進行半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采集充分證據,但該檢察院充分利用MIS案件管理系統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即提起公訴。
首先通過MIS案件管理系統為該案件建立基本檔案,并且將涉案所有嫌疑人進行統一數據庫錄入。
其次突擊審訊過程中全部采用電子筆錄錄入,每次審訊時可實時調用以往歷次審訊的筆錄信息并可聯動該筆錄對應的錄音錄像資料以了解重要突破點。
最后在掌握一部分證據的時候,對涉案所有嫌疑人進行同時同步審訊。審訊過程中,審訊人員通過MIS案件管理系統的在線交流進行統一問題突破,并可實時看到彼此審訊室的審訊紀錄情況。通過對重點問題的攻關突破一舉拿下了此龐大的行賄受賄集團。
在這起案件中MIS案件管理系統作為同步錄音錄像的流程擴展在檢察院的實際審訊過程中起到加快案件突破進程、保證數字資料備份的重要作用。
三、多方式數字數據存儲 信息安全可靠
最高檢察院反貪字(2005)43號人民檢察院訊問職務犯罪嫌疑人實行同步錄音錄像(試行)的規定中要求將審訊過程進行實時雙光盤刻錄用于封存和移交。雙光盤實時同步刻錄通過光盤硬盤數據交換的方式進行多區段刻錄(Multi-Session),刻錄同時進行硬盤的資料備份。通過刻錄緩存方式避免了激光頭的持續長時間灼燒。使得光盤的刻錄安全性以及激光頭的使用壽命大大的提高。
審訊資料通過MIS案件信息管理系統以案件名稱為存儲路徑進行數字存儲,并將案件信息、嫌疑人信息、筆錄以及對應的音視頻信息進行統一封存。方便了后期對于審訊資料的查詢、回放等操作。同時數字化存儲方式的復制無損性也解決了模擬系統長期存在的調檔問題。
硬盤光盤雙備份:根據辦案流程將審訊資料進行雙光盤實時刻錄的數字化存儲,辦案進程中即開始進行刻錄,辦案完畢后即時出盤,形成內容相同的兩張備份光盤用于封存和移交。同時在服務器硬盤上也形成相應的案件資料包,保證數據的完整性。
一鍵刻盤:案件審訊結案后可利用系統中的一鍵刻盤功能進行歷次審訊的同時打包刻盤,與實時刻錄的光盤一樣。打包刻盤的光盤中包含有案件信息、嫌疑人信息、電子筆錄以及對應的音視頻資料,同時還內建專用性播放器可播放進行數字水印加密的審訊音視頻錄像資料。
四、數字化審訊遠程交互信息指揮
傳統的審訊系統通過模擬信號進行傳輸,僅能傳輸音視頻信號。指揮室只能設置到一個比較小的范圍內才能進行現場音視頻信息的察看,同時交互信息只能通過手寫紙條和電話的方式實現。交互時效性差、傳遞信息量少。
審訊進程中遠程領導對審訊室的實時數字察看和指揮是數字化審訊系統在具體應用中的一個重要層面。遠程指揮在大案要案的偵破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數字化審訊系統的省級聯網可在省大案要案指揮中心進行全省案件的參與指揮。
音視頻資料的實時網絡傳輸:通過專線E1網絡進行審訊室音視頻信息的實時網絡傳輸,可將D1畫質的文件進行網絡傳輸時的低碼流化。即雙碼流傳輸方式,保證了資料的清晰性以及帶寬的最優利用性。
領導指揮信息通過IP網絡傳送數字信息,可將語音、圖形、文字……等多種信息進行數字量化傳送,所以在指揮方式上數字化審訊系統能夠通過語音對講、電子白板以及文字傳送等多種功能組件進行遠程交互指揮。保證了指揮信息傳送的完整性以及實時性。
數字化審訊系統在檢察院等機關的應用,推動了他們的法制建設進程,并且對系統內業務工作的展開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隨著數字化審訊系統在相關使用部門的不斷推廣必然將我們的法制建設推到一個更高的層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