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2000系列顯卡率先提供了VC-1、H.264全硬件解碼技術
同時,高清視頻的普及又帶動了另外一個視頻輸出標準的高速發展,那就是HDMI。HDMI是由日立制作所、松下電器、Quasar、飛利浦、新力、湯姆生RCA、東芝、SiliconImage等消費電子產品制造商和數碼內容保護公司所發起的,這種接口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同步支持影響與音頻輸出,并且還帶有相關的防拷貝技術(雖然已經被順利破解)。此外,HDMI也受到各主要電影制作公司如20世紀福斯、華納兄弟、迪士尼,包括三星電子在內的各大消費電子產品制造商,以及多家有線電視系統業者的支持。
HDMI全稱是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即高清晰度多媒體接口,是一種全數位化影像/聲音傳送接口,可以傳送無壓縮的音頻信號及視頻信號。HDMI提供所有相兼容的設備——如機頂盒、DVD播放機、個人電腦、電視游樂器、綜合擴大機、數位音響與電視機——一個共通的資料連接管道。HDMI可以同時傳送音頻和影音信號,由于音頻和視頻信號采用同一條電纜,大大簡化了系統的安裝。同時,HDMI的傳輸距離也相對DVI接口有很大的提升,根據官方資料HDMI的傳輸距離能高達10米無信號衰減(如果使用材料較好的話這個數值可能增加)。
雖然說HDMI接口已經普及,但是到目前為止都還存在著很多用戶使用上的問題。首先,由于AMD的顯卡產品在HD2000系列就核心內置5.1聲道高保真音頻解碼模塊,所以可以直接從HDMI接口輸出音頻與視頻,這樣做確實很方便,但是存在著成本相對較高的問題,因為HDMI必須要經過授權才能使用,顯卡廠商必須交納一定的“版權費”,才能在顯卡上板載HDMI接口,而目前顯卡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導致了很多廠商并不愿意直接提供HDMI接口的支持。
壓根就不能輸出音頻的HDMI(適合連接HDMI接口的顯示器)
“飛線”方式能保證有聲音并且成本比較低
光線線纜導入音頻方式也可以保證音/視頻同步輸出
前面我們說道,從AMD的HD2000系列顯卡開始,GPU就內建了音頻解碼模塊,也就是說從顯卡上也能解碼音頻信號。這使得HDMI音視頻一線通得以大幅度普及。在這之前,雖然市面上有部分帶有HDMI接口的產品,但是它們并不具備聲音、視頻同步輸出的功能,有時候甚至會出現聲音和視頻不對應的情況。
直接在核心里面內建音頻解碼單元無疑是實現高清一線通的最佳方式,所以很多顯卡廠商都直接在AMD的相關顯卡上提供了HDMI接口的支持,如上圖這款銘瑄的2600Pro高清版,采用HD2600Pro的核心,并且提供了HDMI接口,用戶可以通過HDMI線纜直接連接至高清電視機,不需要其他的音頻接入,電視機就既可以顯示視頻圖像,也可以輸出音頻。
ATI 2900XT率先實現了DVI to HDMI轉接支持
N卡和A卡的DVI to HDMI轉接頭并不一樣
前面我們說到了AMD顯卡實現HDMI音視頻同步輸出的兩種解決方案,當然,NVIDIA的實現方式也差不多,同樣有顯卡直接集成HDMI接口的方案,也有通過DVI接口轉接到HDMI的解決方案。但是相對于A卡來說,N卡GPU內沒有音頻解碼單元,所以就有一個必須的步驟——導入音頻信號。
由于顯卡只能接受數字音頻的導入,所以導入將主板上的音頻信號導入到顯卡,只能通過數字音頻的信號導入。一般來說,目前主要有SPDIF線纜、光纖、同軸等三種音頻導入方式。下面我們先來看看光纖的導入方式。
現在一般的主板上都集成了同軸/光纖音頻輸出
顯卡上必須有光纖/同軸輸入接口
耕升9600GT顯卡的光纖導入接口工作時會發出紅光,非常漂亮
除了前面我們介紹的通過光纖/同軸線纜將主板上的音頻導入顯卡之外,還有一種就是通過SPDIF線纜將主板上的音頻導入顯卡。
實際上,不管是SPDIF線纜還是光纖/同軸線纜解決方案,他們實現的原理都是通過SPDIF數字音頻導出、導入,只是實現方式不一樣。相對于前面介紹的光纖/同軸線纜來說,2Pin的SPDIF最大的缺點就是需要從主板和顯卡上找到相應的連線接口,這對于很多初級用戶來說有點困難。
顯卡和主板上的SPDIF輸入、輸出接口一定要找正確
華碩主板的說明書上明確標明了SPDIF OUT插針位置
不難看出,雖然目前HDMI音視頻同步輸出方法混亂,但是只要明白其中的實現原理,普通用戶也可以很簡單的實現。總體來說,實現音視頻同步輸出最方便的就是帶有HDMI接口的ATI顯卡;除此之外,N卡方面類似于耕昇9600GT紅旗H版那種通過光纖導入音頻的辦法也非常方便,不用在主板上找接口,甚至都不用打開機箱就可以很方便的連接。
公版8800GT沒有提供任何音頻輸入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