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重則不威 ! 給個特寫 !
左側左后環繞 BM6A
坐下來看一場 BT 多日的 C-More HD Lord of Rings III
當初準備處理獨立視聽空間時也想象很多,
1. 傳統 sterio 系統對于空間處理相當需要, 聲音的擴散, 吸收, 頻率響應是否平衡, 音效的定位感及包圍感如何獲得 (常言道前吸收(定位感)后擴散(包圍感))
2. 多聲道系統 (5.1 or 7.1) 已經在訊源處理音效時作聲道獨立分離, 是否利用多聲道的分離直接音效就能夠產生良好的定位感及包圍感, 甚至音像感及空間感
3. 為了能夠自由移動喇叭, 以及避免失敗的空間吸擴音處理, 所以除了隔音處理, 實木平貼地板, 輕鋼架天花, 其它都未處理, 一邊等待器材 run-in, 一邊熟悉自己原本空間的特性
4. 結論是, 運氣還好, 雖然空間不大, 沒有黃金比例, 駐波并不嚴重, 聲音平衡, 定位清楚, 聲音移動略有破綻, 仍有改進空間, 拜多聲道科技之賜, 空間不需太多處理, 多聲道喇叭照 DD5.1 or ITU-R or logic7 建議, 配合空間修正擺位, 即可還原大多數原片音效及感動
音響規劃謝謝 SleeplessInSeattle 版主建議
隔音及空間規劃謝謝 諾伊斯兄 的金耳朵和重得要命的測試裝備
投影器材購買及調整謝謝 WEI 兄慧眼獨具
電源及器材及空間的細節謝謝 gingarry 兄拔刀相助
HTPC 設備謝謝 HTPC 一票網兄的論戰精華
LIST
機殼: silverstone LC03(no lcd)
cpu : AMD Athlon 64 3200+ (939)
主機板: ASUS A8N-E
硬盤: EXCELSTOR 60G 液態軸承
顯示卡: ATI PCIE X700 靜音版
聲卡: Creative Audigy2 SPDIF output
RAM: 1G
光驅: Pioneer 121 (firmware 1.07)
投影機:Marantz vp-12s2
屏幕:請人制作的席白 92"(16:9)
DVD:Pioneer DV-S9
游戲機:X-BOX
BSD衛星接收器:Panasonic TU-MHD200
擴大機:Lexicon MC-12B
前置主喇叭:Dynaudio BM15A主動式喇叭
中置主喇叭:Dynaudio BM15A主動式喇叭
后置環繞喇叭:Dynaudio BM6A主動式喇叭
超低音:Dynaudio BX3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