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液晶和等離子的雙重夾攻之下,曾經風光無限的背投電視似乎離退出越來越近了。日前,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我國電子信息產業運營報告顯示,今年前10個月全國彩電產量達到7396.6萬臺,同比增長13.8%。其中,液晶和等離子平板電視都有不同幅度增長,而背投電視機產量僅為7000臺,同比減少89.1%,處于退市邊緣。
背投電視難找“下家”
目前在市內國美、蘇寧等家電賣場,除了液晶和等離子之外,已看不到背投電視的身影。這也導致背投電視在消費者心目中慢慢消失,慢慢被遺忘。據新快報記者了解,國內最大的背投電視廠家長虹今年年初就已經撤出一線市場,專攻三、四級城市。
更為有趣的事情是,一些前幾年買了背投電視的消費者,如今想換臺電視卻不知如何處置舊的背投電視。“我本打算把它送人,可大家都說太大了沒地方擺放。”市民張先生告訴新快報記者,即使是白送,親屬們也對他家的背投不感興趣。有同樣煩惱的市民王女士也抱怨道,她想處理掉家里的背投電視,多數家電回收者卻不愿意回收,而且報出的折舊價又太低,“原價1萬多元的電視才看了三年還賣不上2000元。”王女士覺得冤。
某家電回收公司的工作人員解釋說,二手家電的主要消費市場在農村,背投電視折價后總價仍較高,一般在數千元,遠沒有售價幾百元的二手CRT彩電銷路大。另外,背投電視體積龐大,不方便運輸,也是不受待見的原因之一。
全球市場同步下滑
與背投電視同比下滑近九成相比,工信部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液晶電視機產量為2043.9萬臺,同比增長51.6%;等離子電視機產量為166.5萬臺,同比增長142%。“背投電視產銷量都出現大幅下降,主要是由于平板電視不斷大幅度降價。”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大屏幕投影顯示分會秘書長趙漢鼎在接受新快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表示,由于平板電視尤其是液晶電視的異軍突起,令背投電視在成本、顯示效果等方面都占不到明顯的優勢,才導致市場的萎縮,其產量還會持續下滑。
據記者了解,今年國產平板彩電由于競爭激烈以及利潤空間擠壓,經歷了大幅降價過程,尤其在9月份之后,液晶價格仍在不斷摸底。上月中旬以來,先是52英寸液晶跌破萬元大關,其后46英寸、47英寸彩電也跌破6000元,日前32英寸液晶電視主流價格則普降至2900元左右。
背投電視在北美市場同樣處于退市邊緣。國際知名調查機構DisplaySearch 近日在北美電視出貨預測報告中指出,北美電視市場第三季度較上一季度增長6%,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2%,達到1000萬臺。其中,液晶與等離子電視的出貨量相對強勁,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21%和20%;背投電視則下滑50%;CRT電視出貨量雖然呈持續下降的趨勢,但對于價格承受能力較差的消費者仍是主要的選擇,因此CRT電視并沒有出現大幅度的下滑。美國iSuppli 公司預計,2009年全球背投電視還將減少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