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在與一位投影商家聊天,這位朋友表示,“由于市場宏觀環境以及行業環境所致,增速放緩,另外,加上原有投影市場體系混亂的狀況沒有改變,今年許多投影渠道商的日子可不好過。”最近一段時間,對于這位朋友的感慨,筆者可是聽說不少。在與一些投影商家的對話了解到,他們反映最多的問題,那就是“亂!市場亂!渠道亂!”,可以說一個“亂”字讓他們愁了頭。
那么現在投影市場到底“亂”成怎么怎樣呢?一位北京中關村地區投影經銷商表示,因為前幾年投影機市場增長快,單機利潤高,而且可以預見的市場容量相當大,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于是造成了一些許多經銷商紛紛涌入了這一市場,加劇了市場競爭。于是我們看到經營投影機的商家開始扎堆出現在各賣場,尤其是海龍、鼎好以及科貿這一帶更是許多經銷商盤踞在此。大量商家出現的直接結果就是,把在傳統IT市場中激烈的價格競爭帶進了投影機市場,讓本來可以經營為公司“藍海”業務的投影機成為一片“火海”,惡劣的價格站,低層次的競爭充斥著終端銷售市場。
另外,這位仁兄還動情的表示,行業內耗,惡意競爭的現象也是經常發生。不但各品牌之間存在著競爭,而且就是同一品牌、同型號,不同代理商之間的競爭,都在惡意的進行價格競爭。特別是新加入行業的商家,如果沒有足夠的上、下游資源,唯有通過價格戰搶奪客戶資源。這些初入投影行業的價格殺手,對整個市場的價格體系進行了重大的顛覆。
還有串貨依然是困擾各級代理的重要問題。串貨,只要產品價格存在區域差異,就一定會有。隨著網絡的快速普及,物流的日益發達,產品利潤的日漸扁平,串貨——“越演越烈”已成了不爭的事實。作為廠家,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也成為了目前固有的風氣。他們主要看經銷商的反應強度,重則出面管管,輕則也就隨之了。的確,一直以來也沒什么辦法能徹底解決這種“頑疾”。很多常規的管理辦法,比如:對經銷商嚴格的選擇和管理;區域差別化的產品包裝;供貨數量限制和產品流向控制;嚴明的獎罰制度;甚至于廠商設有專門的反串機構等等,也都是“止串不治串”。
可以說串貨對渠道,對市場帶來的傷害則更為直接和更為嚴重。跨地區的產品運作對當地經銷商的利益造成了嚴重的損失,而這種行為,也逐漸導致經銷商對渠道不忠。
因此,現在這種在投影機市場貌似在全面爆發還沒有到來之前,卻先陷入了“成長的煩惱”,面對如此現狀,投影商家們無何才能好呢? 這位經銷商朋友頓時陡生無奈之情。
確實這位商家的朋友深刻指出目前整個投影市場的弊端,這些不良的現象已經成為目前市場一種“自然現象”,可以說是當下投影市場還不完善下的一種產物。那如何才能在這局面“混亂”下獲得生存呢?筆者告訴這位朋友,以“亂中取勝”,“ 亂!市場亂!渠道亂!"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那么投影商家們首先就要積極面對這種局面,作為普通商家既然是無法改變投影市場的現狀,那么就需要改變自己。不要一味的去跟著其他已經在某些領域已經形成的代理商去死磕,因為我們可能在時間、資金以及一些行業市場的把握程度等方面起點要低。因此我們必須追求差異化的市場戰略,選擇具有差異化的產品來進行銷售,大打差異化。在目前這個投影市場還不成熟的環境中,對于每一個商家來說都是一個機會,如果一旦市場體系健康完善的形成,那只是一些小數強勢的商家的“優勢”,所以,筆者認為當下投影市場雖“亂”,但透露出無限的機會,重要的投影商家們是否能夠“亂”中取勝,把握住機會。
據業內資深人士分析,雖然投影機市場目前"戰局"混亂,但最終的勝利者其實早已確定,亂是市場發展過程中一種產物而已,而決戰主要將在渠道中打響。投影機渠道正在發生演變,亦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