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顯示技術正在飛速發展,建立激光顯示標準,我們應在市場競爭中爭得我國應有的激光產業知識產權,建立自主的新民族顯示工業。
顯示器是信息鏈的人機界面終端。伴隨著人類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于信息再現的高還原性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在視頻圖像領域,上世紀30年代出現了黑白電視(第一代),50年代出現了彩色電視(第二代),90年代發展成數字電視(第三代)。本世紀初,大色域的激光顯示飛速發展,開始進入激光顯示時代(第四代)。而在激光顯示之后將是三維立體顯示。
激光顯示是一場視覺革命
黑白電視的出現,使得民眾獲取信息的空間急劇擴大,電波傳送信息的內容由原來單一的文字、聲音擴展成為生動的動態圖像(包括文字和伴音),首次滿足了人們便捷、快速獲取動態圖像信息的需要。
為了能夠更好地傳遞和表達圖像的原有內容,人們將黑白圖像發展成為了彩色圖像。之后,為了解決動態圖像信息的高速傳遞和圖像的高分辨率再現問題,高清晰數字化顯示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到此,平面視頻圖像高保真顯示的最后一個問題———大色域問題就提到日程上來了。由于激光顯示采用的是高亮度的紅、綠、藍三基色激光(單色)合成白光光源,激光顯示基于最大色度三角形(最大色域覆蓋率),因此可顯示顏色最豐富、色彩最鮮艷的圖像;三基色獨立產生,允許白光合成的精確配比調控,因此可顯示最自然(不偏色)的圖像。激光的高度方向性發射和高穩定性運轉,將顯示出最清晰的圖畫,故可以說激光顯示將視頻顯示的高保真推向最高階段,是二維顯示技術的完美終結技術,是一場視覺的革命。
本世紀初,隨著激光技術的長足發展,激光顯示技術的研發風潮席卷全球,國家“863”計劃和中科院創新工程不失時機地支持和組織中科院5個院所聯合攻關,2003年9月在國內率先實現了激光全色投影顯示,2006年1月研制出140英寸激光全色顯示原理樣機并通過了相關部門鑒定,鑒定結論為總體與國際同步,色域覆蓋率國際領先。樣機的顯示效果給眾多顯示專家、各類人群留下了震撼的深刻印象。從觀眾主觀感覺上證實了激光顯示的優勢并驗證了激光顯示技術的可行性?梢哉f,原理樣機的研制成功,標志著我國激光顯示研究階段基本完成。由此中科院與社會資本在產學研基礎上成立了北京中視中科光電技術有限公司(中視中科),開始了激光顯示產業化攻關。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中視中科同有關顯示單位合作,經過兩年的努力,成功開發出全球首臺符合國際DCI標準的激光數字電影放映機,在北京成立全球首家激光影廳,受到廣大觀眾的熱烈歡迎。這一激光顯示產業化的首次嘗試向社會發出了一個有力信息,即大色域的激光顯示商業化時代已經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