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離子在大屏幕興起初期,在屏幕尺寸和市場方面占有優勢。當時液晶分辨率也不高,況且液晶自身問題有待解決。而等離子陣營在發展上更區域集中化、高端化,松下高舉大旗、日系廠商跟進。韓國三星和LPL雖然也有布局,但顯然液晶的比重更大。初期可能在價格品質方面更易把握,不過后期成本優勢并不明顯。加之液晶頻繁高舉“高清”口號,等離子在分辨率方面難以與之抗衡。
技術方面,等離子屬于自發光。就好像每個象素均為一個燈泡,通過燈泡的開/關和亮度色彩控制,組合而成一幅完整的圖象。等離子的優勢與劣勢恰恰和液晶相反
等離子優勢:更大屏幕(相對液晶)、徹底無拖影、色彩表現極佳。
等離子劣勢:燒屏現象、分辨率
相對液晶來說,等離子做到大屏幕,技術上更容易。這也就是為什么通常看不到32、37寸等離子,起步尺寸都在46寸以上。此外,前面說過等離子每個象素都好像一個燈泡,開關速度可以做到很快,肉眼不會感覺到延遲。也正因為如此,“燈泡”能夠完全熄滅,達到絕對的黑。不存在漏光,暗色調下色彩與細節表現更佳。可以說,在液晶、等離子、投影(包括LCD和DLP投影)中,等離子的色彩是最好的。這也是喜愛等離子朋友最欣慰的地方,如果你十分注重色彩,那等離子會是良好選擇。
也正因為等離子的發光方式,當長時間顯示同一副畫面時,容易出現“燒屏”現象。譬如觀看連續劇時,電視臺臺標始終不變,可能切換頻道后,原來臺標位置還會留下影子。對于燒屏,等離子基本上是不可避免的。應對辦法就是不要長時間顯示一個畫面,適當切換就好。盡管屏幕尺寸大,但分辨率卻不如液晶來的那么高。好在目前液晶市場頻繁發動攻勢,等離子陣營在價格上開始松動,我們甚至能夠見到1萬5千元左右的50寸等離子,足足比液晶便宜了幾千大洋。只要你不是必須需要1080P,等離子對于目前絕大多數電影播放,還是游刃有余的。更何況同等價格等離子,通常比液晶屏幕尺寸來得更大,能夠帶來更大視野。
等離子是四個陣營當中最為團結的,早期保持價格維持利潤,效果很明顯。如今在與液晶的對抗當中,為了搶占市場,消價行為也是整齊劃一。近期大屏幕等離子電視降價幅度很大,在50寸級別甚至低于液晶幾千元,著實令人心動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