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十一黃金周又快到了。面對每年一度的消費者集中采購的消費旺季,商家打折、賣場促銷、新產品層出不窮等等,都是吸引這消費者的消費欲望。忙碌了一年的人們也希望在金秋時節好好犒勞一下自己。于是眾多的消費者把目光聚向了今年最流行的平板電視。
然而,面對液晶電視和等離子電視兩大截然不同的技術陣營,普通消費者還真的搞不定買哪一個更好。其實為這個問題選擇一個答案還有捷徑可走。那就是看誰的缺點會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而增加。最后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有“擦不掉的幽靈”之稱的等離子的燒屏問題。
也許,消費者在賣場里也會向售貨人員咨詢等離子是不是會燒屏。那么銷售人員多半會告訴你,通過什么什么技術,這個缺點已經被解決了。但是千萬不要相信這樣的解釋。準確的講應該是燒屏問題被不斷改善了,但是并不是完全解決了。
舉個證據,松下等離子電視,是大家公認的品牌產品。但是在松下的說明書里依然能看到下面的表述。無論是去年上市的TH-42PV65C說明書中的“永久的殘像”還是今年秋季新品,采用最新技術的TH-42PZ700C、TH-50PZ700C、TH-58PZ700C三款說明書中的“余像”,它們的含義無疑不指向大家常說的“燒屏”問題。而且松下說明書中著重指出“不屬于故障,不在保修范圍內”。
松下 TH-42PZ700C TH-50PZ700C TH-58PZ700C
松下 TH-42PV65C (圖片來源PCPOP網)
通過以上的例子,消費者可以理解為什么說“燒屏”這個等離子的天敵為什么不可能完全消失了。事實上,燒屏的原理很簡單。等離子屏幕上的發光電類似于一個個的小燈泡。如果某些燈泡長期點亮(例如顯示靜止的圖象或者電視臺的臺標),這些燈泡的壽命消耗就會大于其它的發光點。壽命不平均的消耗會使等離子以后在顯示黑色的時候這些點都有一定亮度,顯示白色畫面時,這些點又有些偏暗——就如同留在屏幕的上的影子一樣。
雖然在燒屏現象出現的早期,通過播放其它畫面和降低對比度,能夠消除留在屏幕上的影子。但是一般消費者很難在初級階段發現那些很不明顯的變化。這種還可以消除的“燒屏”,業內也稱作“殘影”。雖然殘影是可以消除的,但是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則會發展成為永遠留在屏幕上的“燒屏”。而發生燒屏后,沒有及時改正使用等離子電視機的習慣,這個“畫面上的幽靈”還會不斷的加強。
也許有些賣場的銷售人員會建議消費者不斷更換觀看的頻道,以避免電視臺的“臺標”變成電視機屏幕的“LOGO”。但是這種做法許多時候不切實際。一般電視劇是兩集、三集聯播的,中間更換電視臺豈不是一件很煩所的事情嗎?而如果您在欣賞的體育直播節目,比如奧運會,整個下午,甚至更長時間都不會有換臺的時間空隙,那么燒屏就不可避免了。
另一個致命的問題是,電視臺的臺標都是固定在屏幕左上腳一個固定的矩形位置:無論中央臺、還是湖南衛視,幾乎都是相同的位置。這就決定了無論看哪個電視臺,這個區域都處于一種更高的工作強度,而且畫面沒有變化。例如中央1臺換成中央5臺,不僅前面的“CCTV”沒有改變,還是那樣顯示成“CCTV”,就連后面的“1”和“5”兩個數字也有相當部分的象素是重復的,一直保持白色的高亮狀態。這種局部重復,哪怕是從中央臺換成北京臺,還是有許多象素點處于持續工作狀態,燒屏的問題依然不能改變。由此看來,依靠換臺來改變臺標的燒屏問題是不現實的。
緩解燒屏問題的另一策略是降低屏幕顯示的對比度。不過這對于那些就是沖著等離子的對比度和色彩而購買了等離子電視的消費者幾乎是不可能的。降低對比度使用等離子的建議,實際上抹殺了等離子最大的優點,那就是對比度高于液晶電視。那樣還不如直接買液晶,根本不用擔心燒屏問題。何況降低對比度也不是萬能的。必須配合觀看時間縮短,比如兩小時休息一下,最長不超過8小時:否則燒屏問題幾乎會100%找到你的電視。這對于為奧運會而買平板的消費者也是不可接受的,因為誰都知道奧運會將是連續直播的。
更可怕的是,燒屏問題往往不會在購買后的幾個月內出現,當它在一兩年之后現身在屏幕上的時候,原來在賣場里承諾消費者這臺產品不會燒屏的銷售員早已經不知道換到了哪里工作。而且就如同松下說明書上提到的,“不屬于故障”,“不在保修之列”。到時候看著幾萬元的東西,遍布幽靈,恐怕會是“欲哭無淚”了(這樣說有些夸張了,主要是為了形容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所以到底是選擇液晶還是等離子只需要這么一條里有就足以作出判斷。“燒屏”可是會逐漸發展,并越來越嚴重的缺陷。更不用提等離子還有高功耗、高溫度、尺寸選擇余地少、亮度低,不適合白天使用等等缺憾。十一選購,買液晶電視絕對是明智地選擇。而且大多數消費者都選擇液晶產品作為新的電視,不相信別的咱也得相信群眾吧!
松下等離子電視說明書中對散熱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