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市場的動蕩 24英寸市場并不十分成熟
長城該次機型所引起的轟動一部分是歸功其低廉的價格,另一方面則是其使用了三星的S-PVA面板所致。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產品都是使用TN面板的居多,采用VA的面板的機器越來越少,曾經轟動液晶界的三星S-PVA更加是液晶愛好者所熱衷和夢寐追求的產品,因為S-PVA自身出色的性能和色彩還原能力讓不少網友和發燒友所追捧,不過相對而言該面板的機器價格方面都比市面主流的產品都要生生高出一截。
整個國際面板的市場各個尺寸都呈現上升的趨勢,但是由于生產線的提升面板的整體價格其實相比之前是下滑不少的。但是目前24英寸面板切割量并不如19英寸和22英寸出貨量大這個是無可厚非的。就目前來看阻礙24英寸推動的的還是成品的價格,因此市場上24英寸的產品并不多,而且消費者對24英寸的概念僅僅是停留在大的含義上,相比22英寸來說,價格相差數千元,消費者沒有必要為兩英寸而多投入數千元的的必要。
知識補充 各類面板特質
1.TN全稱為(Twisted Nematic)面板,TN+Film是目前入門級和中端液晶市場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譬如現在市場上呼聲最高的19和20英寸寬屏液晶顯示器全線機型無一例外都是采用TN面板 。由于TN模式液晶只是在原來液晶面板上增加一道貼膜工藝,沿用原有的生產線就可以大批量生產,并不需要開發更多技術本,成本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因此TN面板的價格更為低廉,這是它能在低端市場暢銷的非常重要原因。例如就連賣得最火爆的22寬HP W2207采用的也是TN面板。
TN面板是優勢和劣勢都很明顯的產品,價格便宜,快速的響應時間(暫時最快2ms)能滿足游戲要求使它的優勢所在,不過色彩要求較高的領域就不能滿足其需要。
2.VA類面板是中高端液晶應用較多的面板類型,憑借著廣視角、16.7M色彩和高對比度三項關鍵技術的絕對優勢,廣視角液晶顯示技術獲得了接近瓏管的顯示效果,成為LCD中的瓏管。
VA廣視角技術的優點非常明顯:可視角度更廣,通常可達到170°,色彩表現好,8bit的面板可以提供16.7M色彩;高達1000:1或者以上的對比度(非動態)。在國內市場上真正主流的VA廣視角技術主要有兩種,分別是:友達/奇美的MVA以及三星 的PVA。
PVA則是三星獨自開發的VA技術,可以說是MVA技術進一步的延伸和改進。由于三星本身其強大的產能和穩定的質量控制體系,PVA面板被日美廠商廣泛采用,目前PVA技術廣泛應用于中高端液晶顯示器中,如三星自家的高端顯示器全部采用PVA面板。去年三星最新的S-PVA面板, 1500:1的對比度、178°水平/垂直可視角度、16.7M色真實色彩還原和灰階6ms反應時間,各項參數都全面提升,三星 在LCD面板上繼續領跑業界。例如長城的V247就是采用這種液晶面板的。
3.IPS(In-Plane Switching)廣視角技術也是非常成功的顯示技術,它是由日立(Hitachi)的IPS一手創立和推廣。技術原理通過改變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讓觀察者在任何時候都只能看見液晶分子的短軸,利用空間厚度、摩擦強度并有效利用橫向電場驅動的改變讓液晶分子做最大的平面旋轉角度來增加視角。價格上三種面板中最貴的。
IPS面板有較高可視角度,色彩還原準確,畫面看上去較為通透。但同時也存在響應時間高、對比度難以提高、黑色純度不夠這幾個問題。而S-IPS作為第二代IPS技術,通過導入人字形電極和雙疇模式,改善了特定角度的灰階逆轉現象并進一步拓寬視角,通過光學膜補償來實現更好的黑色。S-IPS面板的水平和垂直可視角度均達到了178度,而且相比第一代的IPS液晶面板,響應速度快,色彩還原更準確。和其他類型的面板相比,IPS面板的屏幕較硬,因此又有“硬屏”之稱,它在受到外部壓力時不容易出現水紋樣變形,我們在賣場實際觀察中都有所體會。
目前IPS/S-IPS面板主要由LG-飛利浦生產,市面上采用IPS液晶面板的顯示器產品并不是很多,在日立、LG、飛利浦生產的大屏幕液晶電視機上比較常見,而采用該技術的液晶顯示器并不多見,只是在戴爾、飛利浦和EIZO(藝卓)一些高端型號上偶有使用。例如戴爾 2007WFP 就是采用IPS面板的。
另外液晶廠商的切割方面還存在一個面板切割效益最大化的問題:我們之前提及過了,由于21.6英寸的出現,所以面板的生產線也有了變化,目前主供DIY市場的面板廠商有奇美、友達、三星、LG飛利浦以及翰宇彩晶等,這些面板提供商用于顯示器面板的切割線以6代線為主,唯有奇美一家有5.5代線,這5.5代線切割22英寸是非常理想的,而幾大廠商(包括奇美)的6代線切割21.6英寸尺寸的面板可以獲得更高的玻璃基板利用率,無論是對于面板生產廠商這無疑是好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