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企業首先應該做好什么,答案很簡單那就是“產品”,每個產品都有自己的特點,產品和產品之間還有很大差異。我們拿平板電視這個產品來說。國內品脾和日系品牌的銷售差異化不明顯,那是因為大家都面對著中國大陸市場,對市場的了情況基本相同,但是產品差異化卻很明顯,日系產品的外觀設計和大部分元件出自國外,它們在質量的把控上十分出色(包括國內引進的生產線),良好的工業基礎成就了日本產品出色的做工。
外資企業他們傾向于追求產品差異化(我們就是要在產品工藝質量上打垮你)這些企業的絕大部分資金都投入到產品研發和制造上,在外國人眼里就是專注于產品,只要產品做的認真做的出色絕對不怕賣不出去,所以日本這種具有極強西方意識的東方國家做產品自然要出色。
·實際舉例
某外資品牌
某國產品牌
上面的兩張圖想必大家看得很清楚,看看做工差距在什么地方!這不是在詆毀誰,而是事實的一種體現。
進口電視面板特寫
上圖為一款進口液晶電視拆解后面板的樣子,整體干凈利落,接口全部直插式設計,方便插拔。
國產機器面板特寫
上圖為一臺國產液晶電視拆解后的面板樣子,可以看到這臺電視的布線混亂,做工粗糙,許多部件根本無法拿下,亂成一團。接口多數用膠粘住,十分粗糙。
問題就出在這一塊,或許是東方文化底蘊太厚重,中國企業對產品的理解有所不同,中國企業不會把資源全身心的投入到產品研發和制造上,大多數企業為了賣掉產品而生產(說白了賺錢第一位,無論質量是否過得硬),往往出來的產品就成了“銷售部”重任!很多企業加大營銷力度,在短時間內積累大量資金,根本就不管產品的持續性升溫,結果到最后“品牌”就成為大家發泄的對象。所以你不要光看到Made in China有多么自豪,在一定程度上產品的質量甚至趕不上Made in Korea,現在有越來越的外國人向Made in China說不,物美價廉已經不是中國商品的“殺手锏”。
好的做工和質量必定能帶來好的口碑,而只重視銷售產品,就適得其反。有可能你在短時間贏得市場,但是時間一長消費者不會再買帳,粗糙的做工,質量不行,光靠便宜是不可行的。
從這幾年我們能看到國內有很多企業意識到這些問題,建立自己的研發基地,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把“中國制造”轉變為“中國創造”,最終讓我們的產品屹立于世界的前列。筆者有感而發,并不是說本人非愛國人士,理性看待問題,別對日貨盲目說“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