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買平板電視,但自己并不懂該選哪種,商場的售貨員也各執一詞,賣液晶的說液晶電視更清楚,更省電,賣等離子的說等離子電視是未來發展的趨勢,不知該聽誰的。”北京的江小姐在選購家電時,與大多數消費者一樣,面對競爭激烈的平板電視市場,有些困惑。
中國電子商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家電課題組近日發布了《2007年中國平板電視城市消費者需求狀況調研一季度報告》,報告顯示我國高清平板電視需求加速增長,平板電視即將步入普及消費階段。
據了解,我國城市居民家庭平板電視產品保有量已超過800萬臺,預計到年底這個數字將翻一番。今年一季度,國內平板電視實現銷售168萬臺,其中液晶電視156萬臺,等離子電視12萬臺。報告顯示,近期有購買彩電產品想法的消費者家庭比重為19.4%,而其中打算購買平板電視的家庭比例更是高達82.5%。
隨著平板電視的快速普及,令諸多消費者頭疼的問題是:液晶電視與等離子電視究竟孰好孰壞?到底該買哪一個?
二者工作原理不同
從外觀上看,液晶和等離子的樣子差不多,但從顯示原理上看,兩者有本質的不同,因此二者在性能上有很大差異。
液晶(LCD)是一種介于固體與液體之間,具有規則性分子排列的有機化合物。在不同電流電場作用下,液晶分子會按規則旋轉90度排列,產生透光度的差別,如此在電源開關下產生明暗的區別,依此原理控制每個像素,便可構成所需圖像。液晶電視就是利用這種原理制成的,因此在工藝上較難做大,價格昂貴。
等離子電視機是利用兩塊特殊的玻璃板其內部充滿無數個微小的惰氣燈泡,在真空狀態下,通過高溫高壓,使氣體電離,產生紫外線,轟擊熒光粉發光,繼而產生畫面。等離子顯示器屏幕亮度均勻,沒有亮區和暗區,顯示器不會受磁場的影響,具有更好的環境適應能力,無X射線輻射。
銷售情況一冷一熱
2006年之前,液晶電視與等離子電視的相處還算太平,二者以42英寸為界,前者主攻中小尺寸市場,后者則在大尺寸市場占據優勢。然而,隨著2006年以來的消費升級,液晶電視大規模進軍大尺寸市場,40、42英寸電視市場就成了雙方短兵相接的主戰場。
如果單純從銷售總量上判斷,獲勝的一方肯定是液晶電視。由此,有些人做出了液晶電視好過等離子電視的結論。而這個結論又進一步推動了液晶電視的銷售。一時之間,等離子電視和液晶電視的銷售形成了一冷一熱的巨大反差。“現在液晶的電視是主流,銷售量也非常好。等離子我們已經基本不做了,有的也只是50英寸以上的產品,購買的人也不多。”蘇寧電器的LG銷售員小黃告訴記者。
明辨優劣 理性選購
業內人士認為,由于消費者對液晶和等離子的了解不多,在消費時有盲從傾向,因此應讓消費者更多地了解兩種電視的優劣。
對于平板電視來說,考察清晰度的高低主要就看分辨率的大小。以大屏幕為特征的等離子電視的分辨率確實不如液晶。從數據上來看,26英寸的液晶電視分辨率可達到1366×768,等離子要做到這個水平就需要50英寸以上的尺寸,42英寸的等離子最高只有1024×1080的分辨率。
但是,這些數據的得出都是基于靜態清晰度,也就是電視在顯示靜態畫面時的清晰程度,如果比較電視顯示動態畫面時的清晰度,等離子電視就要好于液晶電視。因為液晶板里液晶的轉動控制光線的通過,而轉動需要一個反應時間,所以液晶電視在表現動態畫面的時候有滯后的現象,也就是俗稱的拖尾,而等離子電視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對比度也是個不能忽略的因素。等離子電視的對比度要勝過液晶電視。從數據上看,目前等離子電視的對比度已經可以達到5000:1或者10000:1,而液晶電視想達到1000:1都很困難。
此外,在色彩表現上,等離子電視具有優勢。現在的液晶電視多是1667萬色,而等離子電視可達86億色,甚至更高。等離子因為是自己發光式,色彩飽和度更好,所表現的色彩種類也更豐富。
雖然在對比度和色彩兩方面略占下風,但是在耗電、不留殘影上,液晶電視就顯示了自己的優勢。等離子電視如果長期播放一個固定圖像,就會在屏幕上留下一個淺淺的痕跡,就是殘影,而液晶就不存在這個問題。
“由于等離子和液晶各有優勢,消費者在購買時應該根據自己的需求有針對性地選擇,這樣才能做到理性消費。”業內人士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