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一臺傳統的CRT(顯像管)彩電,還是買一臺液晶電視?相信會有很多人選擇后者,理由很簡單———價格越來越便宜了。2007中國寧波國際液晶電視產業對接會昨日舉行,100多家企業尋求與保稅區液晶產業對接。有關專家預計,今年國內液晶電視銷量將突破1000萬臺,到2009年,液晶電視的市場份額將首次超過CRT彩電。
世界級液晶產業基地將形成“用不了多長時間,液晶電視將取代CRT彩電走進千家萬戶。”寧波保稅區管委會副主任柴利達舉出的數據頗有說服力:2003年全國銷售的液晶電視不到50萬臺,而今年將超過1000萬臺,僅一季度,國內液晶電視銷售量就達到181萬臺,比去年增長了180%。他分析,液晶電視與傳統CRT彩電的價格更替、產品更替已經提前到來。
更新換代加速的原因就在于技術進步、成本下降和全球大尺寸面板廠的相繼投產。液晶電視產業難得的大發展機遇和其中巨大的市場,也會帶來資本的集聚。
2004年,臺灣奇美電子落戶保稅區,作為全球第二大液晶面板制造商,它的到來帶動大批上下游配套企業的入駐。 “以它為龍頭,液晶光電企業已增至30多家,總投資達20億美元。”柴利達介紹。寧波奇美電子有限公司總廠長徐世賢透露,今年4月,奇美液晶模組的月產能突破180萬片,到年底月產能將達到400萬片。據了解,奇美是液晶顯示屏的LCM (后端模塊)廠,生產的產品供給TCL、長虹、海爾等家電企業。目前在寧波出口加工區已建了3座LCM廠,以后還會興建數座廠房。而奇美的計劃也是雄心勃勃:5年內成為世界頂尖級的后端模塊制造服務公司。奇美目前已將寧波園區發展為全國重點液晶面板生產專區。一個世界級的液晶產業基地將在寧波保稅區形成。
產業延伸帶來更多商機
液晶電視產業的發展給普通市民帶來的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價格越來越便宜,而作為帶動力強大的新興產業,液晶產業鏈條的延伸,無疑會給一大批中小民企帶來更多商機。
“外來企業對區域經濟的貢獻,會隨其生產的本地化而成倍擴大,不僅包括量化的產值和利潤,還表現為對當地產業的提攜。”柴利達說,對接會的舉辦將進一步推動已落戶的奇美電子、全球第一大液晶顯示器生產企業冠捷科技、全球第四大液晶顯示器生產企業唯冠科技等龍頭企業逐步擴大與內地企業的上下游配套合作,促進寧波乃至長三角地區一大批中小民營企業發展轉型。企業應抓住這個做“生意”的大好機會,積極尋求產業合作,寧波的模具、五金、玻璃等企業都可以從這種“嫁接”中找到新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