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接系統的顯示單元按其工作原理可分許多類型,比較常見的有:CRT(陰極射線管)、 LCD(液晶)、PDP(等離子)、DLP(數碼微鏡)等。然而,就目前應用情況來看,主流產品還是DLP背投拼接系統,LCD液晶拼接系統逐漸受到關注。
CRT是最早應用的顯示技術,當初是以40英寸的三管CRT為主導。由于其歷史悠久、技術成熟、有成本優勢,以及圖像顏色鮮艷性,目前仍然廣泛應用在商場、酒店、大堂等播放視頻的場所。“不過由于自身的技術局限性(太陽效應和分辨率低),目前已經逐漸退出市場。” 北京清華紫光王展如是說。
DLP是目前大屏幕行業應用最多的大屏幕顯示系統,國內市場生產規模較大的廠商有廣東威創、寧波GQY等。不過,DLP拼接系統的一些核心元器件仍由國外廠商掌握著,如在芯片上,都是采用TI公司全球專利的DMD芯片。
在應用特點上,九鼎郭天彪表示:“DLP具有分辨率高、色彩豐富,單元尺寸大(目前市場上流行的DLP單元尺寸有50寸、60寸、67寸),可以實現大面積拼接,而且拼接縫隙可以做到很小(小于1 mm);但由于DLP是一種背投的形式,體積比較大,需要占用較大的空間,而且燈泡的壽命也不能讓人滿意,燈泡工作6000小時左右時就需要更換,這些是它的缺點。”
不過,目前業界許多知名的公司相繼推出了投影機雙燈系統,該系統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由于投影機燈泡問題而引起的顯示單元無法正常顯示的問題。
以液晶屏(LCD)為拼接單元的大屏幕系統,近年來在監控領域的應用逐漸受到關注,目前個別傳統監視器廠家也正在力推這一類產品,如創維和響石等。
LCD大屏幕拼接系統在監控領域得到興起,一方面,在于家電行業液晶電視的一路走高,據賽諾平板電視第3季度季顯示,2006年前3季度國內平板電視內銷出貨共計336萬臺,其中液晶電視內銷出貨280萬臺,同比增長209%,在這種大趨勢下,液晶在其它行業的應用也漸為潮流。
“另一方面,液晶屏的相關參數在提高,價格也在下滑,液晶拼接系統相對DLP系統成本低,這也是LCD拼接系統應運而生的個中原因。”億立方李玉江表示。
對于液晶拼接墻的優點,響石楊經理表示:“液晶拼接墻具有低功耗、重量輕、壽命長(一般可正常工作5萬小時以上),無輻射、畫面亮度均勻等優點,但其軟肋之處就是不能做到無縫拼接”。
創維王寶雄解釋說:“由于液晶屏在出廠時就有一條邊框,液晶屏拼起來就會出現邊框(縫),如單個21寸的液晶屏的邊框一般有6-10毫米,兩個液晶屏拼起來的縫就有12-20毫米,對于液晶拼接系統存在縫隙,目前業內有幾種做法,一種是窄縫拼接,另一種是微縫拼接,微縫拼接即廠商將買回來的液晶屏的外殼拆掉,將玻璃與玻璃之間進行拼接,但這種做法的風險性較大,因為如果把液晶屏的外殼拆得不好,會損害到整個液晶屏的品質,目前國內只有極少數廠商使用這種方法,還沒形成一個產業規模,此外,還可以使用拼接專用液晶屏DID,液晶屏DID因為是專門為拼接而設計的,廠商在出廠時就把其邊框做得很少。”
“PDP(等離子技術)產品體積小,拼接縫隙也可以做到小于5mm,但是它單元尺寸相對要小,只能做到42英寸,且目前該項技術由韓國歐利安公司獨家掌握,價格仍比較昂貴。” 九鼎郭天彪表示。 “Lcos分辨率更高,成本較低,整機電路部分相對比較簡單,可以減少維修,是被人們較為看好一項拼接技術,但目前來看,LCoS 還不是一項成熟技術,產品的成品率比較低(30 %以下),目前主要有JVC 、SONY 等廠家在做。” 清華紫光王展表示。
總的來講,目前LCD、DLP、LCoS、PDP等拼接技術仍處于并行發展的狀態,各有各的優缺點。在短時間內,仍舊不會有哪種技術能夠淘汰另外的技術之論,而最主要的還是看用戶根據環境特點、工程預算等方面來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