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投影機是個人使用或多人使用?操作簡單是重點!
公司采購投影機,一般分兩種情形,一種是配備給特定人員使用,如經常外出拜訪客戶的業務經理,以筆記本電腦搭配投影機向客戶演示文稿,此時因使用者長期使用,可以熟悉操作接口,只要接口不要太過復雜即可。另一種則是開放給公司多數同仁使用,通常以這種情形居多。為了提升投影機在公司內部的使用效率及效果,投影機的操作接口,一定要設計得很人性化,即使是第一次使用的同仁也能很快上手,因此在采購時應將操作接口的簡便性列入考慮。以BenQ投影機為例,在機身上有快速鍵的設計,使用者只要按下自動調整鍵,就能將畫面作最佳化調整,再通過快速鍵直接做梯形校正,不需要經過復雜的菜單設定,就可以開始演示文稿。另外搭配電腦使用時,如預算較為寬松,應盡量選擇XGA(1024x768)分辨率的機型,因為電腦多為XGA的分辨率,畫面的效果比較好,如果預算較緊,則應以亮度為主要考量,搭配SVGA(800x600)分辨率即可。
2、是否有移動需求?-便攜型的機器可以減輕你的負擔
目前投影機的技術已經非常進步,高亮度的投影機也可以做到非常輕巧,因此即使是吊裝在會議室的機器,也不要選擇太大的機型,因為有可能買到較舊的機型,一般建議買2.5kg到3.5kg的機型,就非常適合。如有需要經常外出拜訪客戶或舉辦活動,則建議購買便攜式的投影機較為恰當,因為通常都會搭配重約2kg的筆記本電腦使用,如果投影機太重,會給使用者造成非常大的體力負擔,一般的建議是選購2.5kg以下的機型。尤其DLP投影機在重量上都非常輕巧,目前市面上1.5kg以下的機型,都是DLP投影機的天
下。
3、使用的環境如何?根據會議室大小選擇適合的亮度
了解使用環境,對于選擇適合亮度的投影機和投影鏡頭等規格,有很大的幫助,主要應了解空間的大小和采光情況,針對大型會議室和小型會議室的需求,會有不同的考量。
適合的亮度,取決于投影多大的畫面和采光,畫面越大,則使用者感受到的亮度越低,反之越亮,太暗的畫面眼睛會感到吃力,太亮的畫面則容易覺得刺眼或疲勞,效果都不好。另外,采光太暗會影響使用者的會議進行,采光太亮則會影響投影的效果,故一般建議如有陽光的會議室可以安裝普通的窗簾,可以遮光同時又不會太暗。
以小會議室來說(15-30平米),開會的人數較少,不需要太亮的投影機,一般而言,1300流明就足夠了,稍大一點的會議室(30-60平米),可選擇1500-1800流明亮度的機型,超過70平米的會議室則建議用2000流明以上的機型。投影鏡頭的投射比,也是跟使用環境息息相關的重要規格,所謂投射比指的是多遠的距離可以投影多大的畫面,以BenQDS650D為例,投射比為2m@60”,表示在2米的距離可以投影60英寸幕面(3米可投影90英寸,這個規格對于商業用戶非常重要,因為商用會議室的空間都比較小,可供投影的距離經常都不超過3米,如果不搭配廣角鏡頭(市面上一般的規格多為2米投影45英寸),即使買了投影機,也無法擁有大畫面的效果,使客戶的演示文稿、溝通效果大打折扣。另外要注意,不要選擇太過廣角的鏡頭,因為通常在畫面的邊緣,容易出現無法聚焦的模糊現象。
4、使用的成本效益
DLP投影機的成本效益高30%投影機的單價較高,一般約在18,000元~40,000元之間,使用時間都會在3~5年以上,因此在選購時,應仔細評估一下不同機型之間的成本效益,再做決定。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機型分為LCD和DLP兩種,LCD主要的優點在于色彩飽和度較佳,但這是指新品的時候,液晶面板在長時間高溫使用后,畫面品質會隨著時間而衰減,實驗證明在使用3000小時以后,面板的衰減,足以使畫面造成非常顯著的不良,因此在考量成本效益時,應將液晶面板的衰退考慮進去,而DLP投影機則無此問題。
5.售后服務是否完整?原廠的保障是重點
對于投影機采購來說,售后服務主要考量的因素有:
質保承諾:至少應為2年,目前三包規定保換期為15天,保修期為2年,現在有廠商保修期已經達到三年,如東芝!
維修周期:以總代理形式操作的品牌,在國內多無原廠維修中心,備件采購周期較長,通常超過一個月,應選擇原廠在國內有維修中心的品牌,維修周期應在一周左右。
保修范圍:有些品牌在國內的維修網點較少,維修多通過銷售代理商送往維修點,但如出差在外或公司遷移,維修就會非常麻煩,應選擇在國內各城市都設有維修網點的品牌。
維修級別:有些維修中心為代理商級別的,在維修的專業度上不如原廠,應盡量選擇原廠維修的品牌,且代理級的維修站,會區分是否為自己代理的機型,而采用不同的收費標準。
備用機服務:一些服務較好的品牌可提供原廠備用機服務,在投影機發生故障時,將客戶的不便減到最低,應盡量選擇具備備用機服務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