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屏幕顯示系統的可用布局方案有:影院型、圓桌會議型、階梯教室型、線型。
影院型布局的大屏幕在顯示大廳的正前方,領導人員席居中,業務員席位于領導人員前后或兩側,技術保障人員在領導人員后專門設置的控制室內,便于對大屏幕顯示進行觀察控制。觀摩席在后排或外側,其參觀或觀摩不影響正常工作。這種布局使每個席位盡可能處于大屏幕的最佳觀看位置,有利于擴充席位,能接納的人員較多,適宜分散決策的管理體制,因此屏幕尺寸可以較大而且不止一塊,集中布置在正前方。但是這種布局不利于領導人員與其他成員之間的交談。
圓桌會議型布局可設三塊屏幕,主屏幕位于圓桌的一端,輔屏幕位于主屏幕兩側,幕間夾角視人數而定。領導人員位于圓桌的另一端,處于最佳的觀看位置,業務員或輔助決策領導人員位于圓桌兩側,主要觀看本席位正面的屏幕。這種結構有利于領導人員觀看大屏幕并與其他成員之間的研討,但不利于輔助決策領導人員觀看其他屏幕,需要通過合理劃分顯示區域和內容彌補解決。
階梯教室型布局的大屏幕位于正前方,各類人員按照對正常工作的重要程度不同,呈階梯狀排列位置,主要決策領導人員處于最佳的大屏幕觀看位置,其余人員次之。席位和屏幕之間,放置發言臺,供講演者用。這種布局適用于領導人員、觀摩人員較多,且完全依賴大屏幕提供的信息作出決策的管理機構。 線型布局的大屏幕呈直線或弧線型,按照部門、方向或任務將大屏幕劃分成若干個區域,有關領導人員位于相應區域的最佳觀看位置,相互獨立的行使管理職能。在這種布局中,每個決策者或一組決策者正面的大屏幕是是專門為其設置的,用以顯示最關心的信息,適用于以扁平分散式決策為主的管理控制機構。
2.投影顯示設備的布局
投影顯示設備包括投影機、控制器、信源機、信息接收及格式轉換設備,這些設備數量和體積較大,物理連接緊密,布局的基本要求是隱蔽、可靠、便于操作維護。
投影分為正投和背投。正投的光線穿過顯示大廳,將信息投射到屏幕上。正投影通過加大光線射程的方法,獲得較大的正投影幅面,適合單屏單機而對屏幕尺寸要求較大的場合,從而減少設備,降低成本,但是,正投影對顯示大廳內物體的高度有限制,而且光線的強度會隨著投射距離的延長而衰減,使屏幕的亮度降低,常用兩臺投影機疊加或降低大廳照明亮度的辦法,提高投影顯示的相對亮度。
背投一般用于射程較短的環境,為提高投影顯示的幅面,可采用廣角鏡頭或多臺投影機拼接的方案。鏡頭的性能通常用射程與屏幕寬之比表示,其選擇范圍可從0.88:1到7:1,廣角鏡頭只需較短的射程就可獲得較大顯示幅面。但是,與用多臺投影機拼接相比,為要達到同樣的亮度,要求采用廣角鏡頭的投影機的光源功率較大,而且屏幕越大太陽效應越明顯。因此對于單幅畫面較大的屏幕,趨向于采用拼接結構。拼接投影機固定在幕后特制的機架上,控制器、信源機、信息接收及格式轉換設備,位于幕后兩端或第一層投影機的機架下,以便在不影響正常投影顯示的條件下進行維護操作。
3.顯示控制室的設備與布局
顯示控制室通常設在顯示大廳的后面,用單向玻璃與大廳隔離,玻璃上留有傳聲孔,便于技術保障人員直接觀察和聽到顯示大廳內人員和設備情況,以便及時發現并響應用戶申告,及時進行技術支持和故障處理。
顯示控制室應包括:預覽監視設備、大屏幕操作控制設備、信源選擇設備、音響控制設備、多媒體播放設備、錄音錄時設備、燈光控制設備等。技術保障人員通過監視器墻,掌握正在投影顯示的情況,預審擬投影顯示的圖像,用顯示控制臺上的有線、無線、紅外、遙控器、觸摸屏、鍵盤鼠標等多種工具,對大屏幕顯示系統進行操作控制,完成對需要投影的計算機信息、各種視頻信息的顯示、切換、預覽控制,同時可利用集中控制器,對顯示大廳的燈光、音響、窗簾、攝像進行統一控制。
4.監控席的布局
監控席通常設在顯示大廳的最前排,配備大部分控制設備和簡化的監視預覽設備,具有顯示控制室的大部分控制手段和控制功能,便于在現場進行操作控制,及時處理用戶申告和故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