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投影機常用參數術語解釋
1) 分辨率
分辨率(Resolution)是指投射出來時所包含的點數,分辨率越高,畫質越細致,價格亦會越高,同時,用戶使用投影機時分辨率應與所接駁的Desktop/Notebook分辨率相同。一般投影機都支持比其真實分辨率(True Resolution)高或低兩級的分辨率,但畫質會略差。普通家用投影機使用SVGA投影機已夠用。
2) 光亮度
光亮度是指投影機在投射出來影像時的亮度,其計算單位是流明(ANSI Lumens),這是由美國國家標準協會(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Institute, ANSI)所制定的。光亮度的與投影機距離屏幕的遠近和屏幕視角,以及幕的增益指針有很大關系。不同亮度的產品的差異主要表現在圖像的清晰度、色彩的明銳度、亮暗部灰度層次上,也就是說,亮度高的產品的圖像更清晰、色彩的明銳度更高、亮部和暗部的灰度表現更完整。然而,普通家庭影院800流明已經很足夠,在會議室使用的投影機也不會超過2000流明,流明過高會使眼部不舒服,長時間使用亦會較疲勞。
3) 對比度
指畫面最亮與最暗部分的對比關系即黑色與白色的等分對比比例。對比度越高,畫質層次感較強,顏色亦較鮮艷。相反對比度過低,畫質則灰蒙蒙,故此,高對比度產品在黑白反差、清晰度、完整性等方面都具有優勢。但值得留意的是,對比度過高會使畫質顯得不夠自然。一般LCD對比度為500:1,而DLP投影機的對比度則為1500:1以上,這亦是DLP投影機在顏色圖像不及LCD投影機的主要原因。
4) 鏡頭
鏡頭是投影機中最主要的部份,鏡頭質量的優劣與播放的光度,對比度有很大的關聯,鏡頭一般以F為單位,F代表感光度,F越小,鏡頭的透光性越強。如F=1.4時就是說,在固定的位置上,畫面可放大1.4倍。鏡頭的光圈是用數值來表示的,一般從1.6-2.0,為使用方便,一個鏡頭設置多檔光圈,光圈的數值越大,光圈就越小,光通量也越少,每一個鏡頭的最大光圈都用數值標在鏡頭的前方。
5) 投影距離
是指投影機鏡頭與屏幕之間的距離,一般用作單位。在實際的應用當中,在狹小的空間要獲取大畫面,需要選用配有廣角鏡頭的投影機,這樣就可以在很短的投影距離獲得較大的投影畫面尺寸;在影院和禮堂的環境投影距離很遠的情況下,要想獲得合適大小的畫面,就需要選擇配有遠焦鏡頭的投影機,這樣就可以在較遠的投影距離也可以獲得合適的畫面尺寸,不至于畫面太大而超出幕布大小。普通的投影機為標準鏡頭,適合大多數用戶使用。
6) 有效掃描頻段
有效掃描頻段是水平掃描頻率和垂直掃描頻率總稱。
水平掃描頻率:電子在屏幕上從左至右的運動叫做水平掃描,也叫行掃描。每秒鐘掃描次數叫做水平掃描頻率,視頻投影機的水平掃描頻率是固定的,為15.625KHz(PAL制)或15.725KHz(NTSC制),在這個頻段內,投影機可自動跟蹤輸入信號行頻,由鎖相電路實現與輸入信號行頻的完全同步。水平掃描頻率是區分投影儀檔次的重要指標。頻率范圍在15kHz-60kHz的投影儀通常叫做數據投影機,上限頻率超過60kHz的通常叫做圖形投影機。投影機的水平掃描頻率都有一個范圍,如果來自計算機的輸入信號的水平掃描頻率超出此范圍,則投影機將無法投影。
垂直掃描頻率:電子束在水平掃描的同時,又從上向下運動,這一過程叫垂直掃描。每掃描一次形成一幅圖像,每秒鐘掃描的次數叫做垂直掃描頻率,垂直掃描頻率也叫刷新頻率。它表示這幅圖像每秒鐘刷新的次數,用Hz表示,例如:60Hz或每秒60次,頻率越高圖像越穩定。垂直掃描頻率一般不低于50Hz,否則圖像會有閃爍感,如果來自計算機的輸入信號的垂直掃描頻率超出此范圍,則投影機將無法投影。
7) 噪音
投影機工作時由于風扇高速轉動散熱帶來的噪音,對使用者帶來很大的干擾,尤其是會議、教學的進行中,還有家庭欣賞影片的時候,用戶希望低噪音的寧靜操作。既要保持良好的散熱,又要盡可能降低噪音。投影機所產生的噪音會使人心煩意亂,各廠商都在極力降低噪音。市面上大部份投影機均設有靜音操作工能。故此,在購買時可選擇一些擁有35分貝以下的投影機為佳。現在有很多投影機都已經將噪音降低到了22dB。
8) 光亮度均勻值
是指最亮與最暗部分的差異值,就是投影機投射至屏幕,其四個角落的亮度與中心點亮度的比值,一般將中間定義為100%。任何投影機投射出的畫面都會出現中心區域與四角的亮度 不同的現象,均勻度反映了邊緣亮度與中心亮度的差異,用百分比來表示。當然,理想的均勻度是100%,均勻度越高,畫面的亮度一致性越好。對于投影機而言,影像均勻度的關鍵因素是光學鏡頭的成像品質。一般現在的投影機的畫面均勻度都在85%以上,有些出色的投影機可以達到95%以上。
9) 投射尺寸
是指投出的畫面的大小,有最小圖像尺寸和最大圖像尺寸,一般用對角線尺寸表示,單位是英寸。這個指針是由投影光學變焦性能決定的,要投放預定的尺寸,需將投影機放置在與屏幕相應的距離上。根據各種投影機的鏡頭和亮度不同,畫面尺寸與投影距離的關系有所不同。一般來講亮度越高的投影機可以投出較大的畫面,投影機根據鏡頭焦距都有一個最小畫面尺寸和最大畫面尺寸,在這兩個尺寸之間投影機投射的畫面可以清晰聚焦,如果超出這個范圍,畫面可能會出現不清晰和投影效果很差的情況。
10)屏幕寬高比例
是指屏幕畫面縱向和橫向的比例,屏幕寬高比可以用兩個整數的比來表示,也可以用一個小數來表示,如4: 3或1.33。電腦及數據信號和普通電視信號的寬高比為是4: 3或1.33,電影及DVD和高清晰度電視的寬高比是16: 9或1.78。當輸入源圖像的寬高比與顯示設備支持的寬高比不一樣時,就會有畫面變形和缺失的情況出現。16: 9的圖像在4:3屏幕上顯示時有3種方式:第一種是變形(Anemographic)方式,在水平充滿的情況下,垂直拉長,直到充滿屏幕,這樣圖像看起來比原來瘦;第二種方式是字符框-A(Letterbox-A)方式,16: 9的圖像保持其不失真,但在屏幕上下各留下一條黑條;第三種方式是-B(Letterbox-B)方式,是前兩種方式的折中,水平方向兩側各超出屏幕一部分,垂直上下黑條也比第二種窄一些,圖像的寬高比為14: 9。目前的家用投影機為了迎合家庭影院的需求,通常屏幕寬高比為16:9。
11)投射方式
一般的投影方式有水平投射,背投及吊頂功能,其中以水平吊投及吊頂投射較常用,水平投射的優點是方便攜帶,同時亦可選擇投射位置,但因為每一次的投射位置也不同,故此所需要調校影像的時間亦較長。
吊頂投射功能的優點是不需要每一次調校影像,而且散熱亦較佳,亦可以節省地方,但缺點是不容易安裝,故此,銷售投影機的公司均設有安裝工程,由專業技師安裝及調校影像,使投影時達至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