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于電視、報刊等傳統媒體,戶外媒體的獨特優勢———高到達率和低成本優勢正日益凸顯,而最賺人眼球的戶外媒體則非LED莫屬。
戶外廣告目前是中國廣告業增長最快的子市場,過去幾年中國戶外廣告市場年均增幅超過20%。一年前,全球最大私募基金巨頭之一凱雷投資注資分時傳媒2000萬美元,共同打造“戶外媒體超級市場”。今年7月,分時傳媒又出手注資華語傳媒,整合樓宇電梯平面媒體。城市的發展、制作技術的進入、經濟的繁榮所催生的戶外媒體,表現得比傳統媒體更有生機和活力。LED戶外顯示屏作為中國戶外媒體領域中的一種新型發展模式,是目前國內戶外廣告業新的發展動力和發展方向之一。
但并非所有的LED顯示屏都能和周圍環境協調共容,也并非所有的LED戶外廣告都能給受眾帶來美好的心理體驗。比利時的巴可(B a rco)公司堪稱該領域走在同行前列的領導企業,以擅長為LED的
安裝和運營提供創意型解決方案而著稱,日前,巴可公司向位于北京CBD地帶的京信大廈提供了目前國內最大的戶外全彩LED顯示屏及相關解決方案。記者就此對公司高層進行了專訪。
記者:與傳統靜態廣告相比,LED帶給受眾最獨特的體驗是什么?
巴可:在有效時段內,不同時刻可以傳遞不同的信息給不同受眾,這是廣告投資方最期望的,也是靜態媒體力所不能及的。這是一個戶外活動空前活躍的時代,所以戶外媒體也擁有人與人之間溝通、社交的功能。譬如明年奧運會中國拿了金牌,這種時刻你可以選擇自己在家里抱著電視笑,也可以選擇在公共廣場,通過大屏幕跟大家共同慶祝,后者是完全不同的體驗方式!
體驗也包括技術方面。LED業務的特別之處就在于背后有很多技術性的東西,所以通過交流,能夠更好地向客戶說明這些專業性較強的部分。
記者:LED如何將這些“體驗”付之于營銷實踐?
巴可:最重要的不是賣產品,而是將創意應用于實踐。你看到京信大廈的屏幕是中規中矩的,但更多以LED為載體的產品是富于創意性的。像剛剛結束的廣州車展,本田的展位上就有長達80米的創意性LED產品,提供給觀眾非常新奇和震撼的觀感體驗。
另外,好的創意必須與屏幕的設置地點高度吻合。當廣告商發現了一個非常棒的地標性位置,他們自然會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通過屏幕的創意性方案為地標性建筑物增添光彩。
記者:我發現上海在LED應用方面比北京更多一些,是否意味著上海對這類體驗經濟的接受度更高?
巴可:這只是時間先后問題。作為更經濟化、更開放的城市,上海在人的思維、市場的需求、對潮流的開拓等方面要比北京走在前面。而北京也正好借助明年奧運會這個契機把更多的LED屏樹立起來,到那時市場接受度和需求都會提高。
記者:近年來,戶外媒體在國內市場取得了較大突破,我想這與它作為一個新生事物有很大關系。待它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如何避免“營銷飽和”可能帶來的新鮮感消退?
巴可:LED給受眾帶來的新鮮感不在于其形式,只要有更多的廣告商愿意通過LED向受眾提供新內容、新體驗,我們就可以根據其要求對產品進行革新。正如電視問世已經很長時間,但現在仍是強勢媒體一樣,關鍵是LED必須有能夠源源不斷更新的內容。
記者:在其他國家,出現過LED發展到一定階段時,政府會出臺一些法規、政策來限制其對環境的影響嗎?
巴可:國家法規、政策對LED的限制主要是在光污染方面。要想避免這種令人不愉快的體驗,生產商應當把提高品質作為營銷的前提條件。京信大廈的屏就用到一個環境光控制器,能根據周圍環境的光源來自動調整亮度,這樣不但能夠延長大屏的壽命,也能盡量節約能源。
再者,過去的靜態廣告如果舊了就要換一張新的,這也是一種資源浪費。而LED本身就是動態的,這是其環保方面的一個優勢。
記者:在不遠的將來,LED將如何做大國內市場呢?
巴可: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中產階級數量的不斷增加,看電影、聽演唱會、參觀各種會展將成為這部分人群的日常文化娛樂生活。這些對文化、體育和媒體的需求,將大大促進戶外廣告、數字影院及演出和會展這幾個領域的LED業務。
LED的涵蓋面是非常廣的,現在高端汽車的尾燈都已經變成LED了,將來家里的照明也都可能變成LED。雖然各廠商和運營商都在爭取市場占有率,但切分蛋糕的前提首先是將蛋糕做大。